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饮食男女 > 第827章 打骨折

饮食男女 第827章 打骨折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1 01:13:03

津门

津字取渡口之意,门当是门户了。

津门这块儿地方原来就是片大海,后来在黄河泥沙的作用下,慢慢地形成了平原。

津门地区原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但真正地成为城市还得是隋朝了。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南北运河交汇于金刚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

本来李学武一行人乘车路过是要来瞻仰历史古迹的。

很遗憾,接待的人说了,金刚桥早没了,桥墩子倒还有。

李学武从车窗往外看了看,确实,古桥已经没了身影,倒是有津门跳河队的在桥墩子上玩跳水呢。

嘿!一个个的,跟沙滩上晒阳阳的螃蟹一样,支腿拉胯的,好不自在。

同车的汪宗丽笑着对李学武谈起了津门印象:“人家都说在津门居住要比京城舒服的很,夏天低两度,冬天暖两度~”

“呵呵~可能跟大海有关系吧~”

李学武笑着看向车窗外,觉得津门这地方水可真多。

提前来这边做工作的贸易项目办公室小刘回头对着两人介绍道:“津门有七十二沽,所以也叫津沽”。

“津是渡口,沽是傍水之地,人家这地方又是五河尾闾,鱼米之乡呢”

“好地方啊~”

听着小刘的介绍,李学武笑着点了点头,道:“我只来过一次,还是培训呢,在津沽那边”。

“那太远了~”

小刘是个爱说的,侧着身子对李学武说道:“要去津沽,要么坐火车,要么坐船,开车实在犯不上”。

李学武微笑着看向他,问道:“你都去过了?”

“是,需要选址的嘛”

小刘笑着说道:“新港那边的运输优势很大,您不是在会议上强调了海运和货运的必要性嘛”。

“嗯,怎么样?”

李学武问道:“比紫竹林和梅河码头又如何?”

“当然有优势”

小刘使劲拧过身子,对李学武介绍道:“津沽新港比津沽港还要大很多,在设备和管理上更具现代化意义”。

“呵呵呵~”

听着小刘的强调,李学武笑了笑,拍了拍他的座位,示意他好好坐了,省的难受。

目光随着偏斜的阳光看向这座城市,嘴里却是对着汪宗丽说道:“汪主任,大家觉得这里更洋气,更时尚吧”。

“确实如此”

汪宗丽看向窗外的高楼,笑着说道:“就连建筑的样式都带着洋味儿呢”。

“毕竟是租界城市嘛”

李学武点了点头,道:“瞅着街道的布局确实是依水而建的,论人口可能不及京城,单论繁华程度,却是不输京城的”。

“我倒是很喜欢这种较为舒适的氛围”

汪宗丽也是四十多岁的年纪,看性格倒是比敖雨华柔弱些,甚至是有些多愁善感的模样。

李学武笑了笑,没在意,他清楚汪宗丽话里的含义,无非是觉得京城的气氛太过于压抑了。

正治城市当然有其庄严厚重的一面,而津门作为港口城市,从海上吹来的风气自然是带着开放的味道。

这个年代海员就代表了最先进、最时尚的前锋。

甭管在船上有多么的寂寞和无聊,只要下了船,那一身白就是最靓的仔。

说起来,津门作为北方重要的出海口,地理位置很是优越,但发展一直是被动的。

五六年,上面在听取交通部的汇报时,看了当时世界海船吨位表。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海上运输能力却不到全世界的0.3%。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太穷了。

所以,上面一致性决定发展航运业。

最开始是租赁外国货轮,但这无疑会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后来建议说贷款买船,领导不愿意,最后决定自己造。

营城造船厂其实就是这个年代自立自强的产物。

去年国内自行设计建造了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试航并投入了使用。

然后国内的万吨轮就跟下饺子似的,魔都、滨城、羊城等地造船厂纷纷开足马力,几十艘万吨级巨轮噼里啪啦的下水了。

十亿人口大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量可见一斑。

营城造船厂当初就是瞄着要造万吨级大船才搞的上不上,下不下的,努力了快十年都没把船厂建完。

而李学武给出的建议和计划是放弃造大船的不实际梦想,瞄准了渔船和货船这两个领域先把架子搭起来。

货船就造东风船务现有的那种千吨级货轮,渔船的吨位就更小了五百吨的最好造。

一路上小刘也给李学武两人介绍了津沽港那边小渔船的发展情况。

甭说千吨级大型渔船了,就是木制舢板还存在着呢。

渔船名目太过繁多,李学武是不懂这个的,全听小刘说相声似的报菜名。

按舱容分,有舢舨、二份船(俗称门里拖、二拔)、三份船(红头对)、四份船、五份船、独捞(大围船)等,载重2~20吨不等。

如果按作业方式又分张网、流网、对网等名目。

流网有鳓网、大霖之分;张网有沪艚、鹰捕、虾服、小航、大捕之别。

对网则有白底、小网、红头、舢舨、乌角、头、红旗等名色。

五几年津门港渔业发展很快,水产公司和渔民主动发展机帆船用于流网、拖网作业。

小刘介绍说,津门的渔业正在推动一项计划,那就是实现渔船全部动力化。

这个目标在国外已经不算什么了,发达国家的渔业早都成熟了,万吨渔船都不罕见。

但在国内,木制渔船仍被作为主力渔船在使用。

渔业公司提供桐油和渔具等生产材料,渔民则是按照60%的鱼获进行交付。

正是因为没有八十年代后期那种渔轮和钢质渔船,所以远洋流、钓作业几乎没有,鱼获也很少。

木制机翻船的工作效率很低,很多渔业港口都需要中小型渔船进行迭代。

李学武这才来津门,是想要亲自看一看渔业、船业发展情况的。

海洋捕捞关系到接下来的罐头产品和水产品进京的合作。

渔船业发展关系到营城造船厂接下来的发展目标。

跟津门海产公司合作自然不仅仅是从这边交易海产品,也不仅仅是将外地的特产同对方做交易。

最终目的是将轧钢厂自产的商品推销出去。

贸易项目最终服务和创造价值的还得是自身产出。

比如轧钢厂的五金小商品、汽车、生产工具、钢材,以及联合企业和工业基地生产的产品。

只有自身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提供优秀且有竞争力的商品,才能在贸易活动中占据有利条件。

既然都跟水产公司合作了,那不得拓宽一下合作范围?

渔船,大量的渔船订单,津门港造船厂都瞄着大船和巨型货轮在建设和发展。

尤其是煤炭行业的助力,越大越不嫌大,运输能力越强才越好。

工业发展是不全面的,也是瘸腿的,照顾不到所有需要。

比如汽车,出现212吉普车以后,其他工厂都被其所兼并了。

目的就是节约当前发展能力,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上去。

李学武在谈起轧钢厂正在搞的吉普车,说小了,太精致了,跟212的定位重合了。

其实不,212在原地踏步,京城汽车厂已经把设计精力转向了轿车。

很遗憾的是,李学武知道,他们搞轿车真是几十年如一日。

是的,几十年了,还跟最开始那一天差不多,没什么进步。

轧钢厂的汽车暂时是不如212吉普车的,但供应不受限制,没有生产任务限制,可以供给给更多需要的单位和个人。

物美价廉,打的就是时代差距。

船舶制造亦是如此,都造大货船,营城造船厂偏不。

脚踏实地,从小开始,先搞小货船,把近海航运搞起来,搞小渔船,把渔业捕捞需要满足起来。

企业的多种经营关键优势就在于灵活,不受整体工业形势限制。

每个厂都有自己的三产,三产生产的产品是由工厂自己来解决销售的。

总体来看,国内的三产产品很多都不合格,或者产品设计老旧,不符合市场和外贸需要。

所以国家不愿意收购和管理这一部分的商品。

但轧钢厂的情况不一样,轧钢厂走在了三产的前沿,已经开始造车和造船了。

这两样产品势必会将轧钢厂的先进性提升一大截。

李学武靠坐在车后座,目光看向沿途大街上的三层高楼,以及六层大厦……

别笑,这个时候三层的真是高楼了,六层的真能称为大厦。

似是特别高的那种绝对是地标性建筑了,不能放在全局上来看。

京城二环才刚刚形成,津门还是巴掌大的地方,绝对没有后世那种高楼耸立,直插入云的壮观景象。

正如汪宗丽所说,津门给她的感受就是年轻、时尚,租界的历史背景下,很多建筑都带着西洋风情。

“到了~”

三台吉普车缓缓地停在了津门海产总公司的招待所门前。

最前面那台车上坐着的是李怀德和提前到津门主持选址工作的销售处副处长庄苍舒。

李怀德的秘书栗海洋也在,车辆停稳的同时,栗海洋也跳下了车,给李怀德这一侧的车门子打开了。

李学武没用小刘帮忙,自己推开车门子下了汽车,目光不由的望向了眼前这座古朴却又堂皇的建筑。

“原来的‘富盛华’饭店,津门接收后交给了市里直管,六一年津门海产总公司成立,这一处就划拨给了他们”

庄苍舒从前车另一边下了车,看了一眼台阶上下来的人,从车后绕了走到李学武身边先是介绍了一下面前建筑的背景。

随后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李学武先走。

他是一周前来的,李怀德定下要来津门的时候他便来打前站了。

从火车站接到李怀德,一路上他跟小刘做的事情一样,都是给领导汇报工作。

李怀德没有李学武的业务精,只是问了问这边工作的开展情况,其他的都是些大面上的问题,应付起来倒是比小刘轻松。

而这会儿他得着空,自然是要来跟李学武打个招呼的,看见李学武好奇面前的建筑,他便主动做了介绍。

看见李学武微笑客气,他眼神示意了台阶上下来的人,轻声说道:“海产总公司的副总张长明”。

“张副总!”

请了李学武上前,庄苍舒主动笑着同走下来的那位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打了个招呼。

“这位就是李主任吧~”

被介绍叫做张长明的这位海产总公司副总倒是很客气,也很会招待人。

一边握住了李怀德的手,一边笑着看了庄苍舒打了一声招呼:“欢迎轧钢厂的同志啊!”

庄苍舒笑着给李怀德介绍道:“这位是海产总公司的张长明副总”。

“叨扰了啊”

李怀德笑着晃了晃张长明的手,说道:“感谢贵公司为我们在津门出差提供便利啊”。

“哈哈哈~一家人,您太客气了~”

张长明的目光一直都在李怀德的身上,并没有注意到李怀德身边的李学武。

两人一直都在说着话,没给庄苍舒介绍李学武的机会。

等张长明抬手请了李怀德上台阶的时候,再介绍已经不合适了。

庄苍舒满脸尴尬地看向李学武,真怕这位挑了自己的意见。

李学武却是没在意这个,这次出差是以李怀德为主的,人家副总出来接待自然也是奔着身份对等的李怀德来的。

再一个,李学武不信庄苍舒会不给对方通报轧钢厂这次来的都有谁,更不信庄苍舒敢直接报他保卫处副处长的身份。

既然都心知肚明的,人家没主动要认识,那就是没在意李学武这个纪监副书记了。

刚到津门,还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李学武没有喧宾夺主的想法,跟在李怀德的后面往台阶上走着,就像是一个普通办事人员一样,泰然自若。

庄苍舒也不知道是急的还是热的,额头都见了汗,许是对方不按套路出牌,给了他难堪。

招待所的门厅看着就很有派头,民国风混着西洋风扑面而来。

等进了大堂,更是富丽堂皇,奢华夺目。

摆着真皮的沙发的休息区,搁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古玩和书籍,还有南方木点缀其中,显得幽静又自然。

正前方的实木吧台显得历史感厚重又新潮,上面雕画的西洋浮刻让李学武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逗留在这里的时髦贵客。

水晶吊灯、长开的壁灯、透过高窗洒进来的阳光,更是将整个大厅晃照的耀眼夺目。

走在厚实的地毯上,众人的脚步声都隐去了,只剩下客气的寒暄以及墙角的高大西洋自鸣钟在“叮叮”作响。

“房间都已经安排好了,李主任你们先休息”

张长明将众人带到了大厅中站定,笑着说道:“晚上七点,就在宴会厅,我们韩主任说是要跟您不醉不归呢”。

“哈哈~韩主任客气了嘛~”

李怀德笑着摆了摆手,道:“家常便饭就行啊,我主要是想同韩主任见一面”。

说着话再次同张长明握住了手,道:“大家在一起合作,总不能面都没见过吧,下次遇到可就不好看了哇~”

“哈哈哈~”

张长明握了握手,道:“韩主任也是这个意思”。

“行,那您就先休息”

他示意了身后一直跟着的人介绍道:“我们办公室副主任柳林,有什么需要的跟他说”。

“好好~那就辛苦了”

李怀德笑着回头看了庄苍舒一眼,示意他同对方接触,自己则是同张长明摆了摆手,目送对方又出了招待所的门。

这个时间还是人家上班的点儿呢,张长明在这边就是代表海产总公司来接待的,安排好了李怀德等人自然是要走的。

庄苍舒同留下来的柳林沟通了两句,随后便由着对方带领李怀德等人上楼休息。

在上楼的时候,李怀德特意叫了李学武一起,低声交代道:“放好行李洗把脸,十分钟后咱们在一楼大厅集合,先去津门城里选的那处位置看看”。

说着话手指轻轻点了点李学武,提醒道:“不看见具体情况我不放心”。

“明白”

李学武点头答应了下来,从身后办事员手里接了行李包,随着他一起上了四楼。

这处招待所其实是有电梯的,不过摆在那也没人用,李怀德怕这个,所以都走的楼梯。

客房走廊里灯光璀璨,窗子都拉着白色的窗帘,显得很是私密幽静。

李学武同李怀德的客房是挨着的,虽然张长明刻意忽视了李学武的身份,可在招待条件上并没有区别对待。

房间里的设施很古朴典雅,就像置身于民国一般。

装潢同样不失奢华,精致的水晶吊灯,雕的木制家具,每一处都透露出经典与尊贵。

李学武真没想到海产总公司的胆子这么大,仍然敢继续使用这种风格的招待所。

当然了,当他打开了屋里所有的灯光,走到窗边拉开了厚重的大红色天鹅绒窗帘,看到窗外的津门城市景观。

这一刻他想的是:关我屁事!

九月的晚风有些凉丝丝的,吹到屋里却又变的柔和温暖了。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