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饮食男女 > 第754章 文化衫

饮食男女 第754章 文化衫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1 01:13:03

第754章 文化衫

“嘿!”

傻柱穿着布围裙坐在了李学武的对面,坏笑着说道:“这话要说也对,也不对”。

说完大脸往前凑了凑说道:“要是景副厂长请客你自然是没人缘,可今天是李副厂长请客啊,你别不是逗我玩呢吧”。

“呵呵,人家请的都是领导”

李学武叽咕叽咕眼睛道:“我还不够级别呢”。

“胡扯!”

傻柱一梗脖子,挑眉道:“保卫处一把手,纪监副书记要是都不够……”

瞧见李学武要拿茶杯砸他,傻柱立马止住了话头,叽咕着眼睛笑道:“我这不夸你呢嘛,伱看你,谁去了我还不知道?!”

说完见李学武放下茶杯凑过去笑着挑眉问道:“今晚什么局儿,我可见着程副厂长也在呢”。

“反正不是鸿门宴”

李学武轻笑一声,冲着从厨房出来的雨水招招手道:“妹子,来壶茶”。

“跟谁叫妹子呢!”

雨水翻了翻白眼嗔道:“我比你大,你得叫姐知道嘛!”

李学武点了点头,从善如流地再一次说道:“好的,大姐来壶茶”。

这会儿轮到雨水皱眉头了,嘴里动了动,扭身往西屋去了。

傻柱晃了晃脑袋,看了两人几眼,心里又开始不得劲了。

先叫姐,后叫妹,最后叫……

“瞅啥呢!”

李学武一回头看见傻柱瞪着大眼珠子在盯着自己,一副怀疑模样,跟斗鸡眼似的。

傻柱撇了撇嘴,再拿厂里那些事逗壳子的心思都没有了,他牙又开始疼了。

“你癔症了~!”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伸手掀开了桌上的茶杯,等着雨水的那壶茶。

傻柱盘着胳膊拄在桌子上反了一嘴道:“你才癔症了呢”。

说着话看了看西屋的妹子,又对着李学武问道:“你说雨水为啥不找对象呢?”

“你问我?!”

李学武看了看傻柱,道:“你跟你妹子是仇人啊?还是你俩隔着十万八千里啊?自己不会问她你问我?”

说完扭头看向西屋的雨水,大声问道:“雨水!唔~……”。

雨水听见李学武的喊声回过头只看见自己哥哥捂着李学武的嘴挣扎着不让他说话。

“干啥?”

“没事,催你快点~”

傻柱用力扳着李学武的脑袋,等回了雨水的话,见着妹子扭过头去嘀咕“有病”后,这才松开了捂着李学武的手。

“你想害死我啊你!”

“你想害死我啊你!”

傻柱说完这句,李学武也说了一句,使劲喘了喘气,瞪了傻柱一眼道:“你捡条命,我刚才要是出手,你今天都省了住院的钱了”。

“少吹吧你!”

傻柱狠了一个,随后捅咕了李学武一下道:“别问,一问就急眼,耍脾气”。

这会儿见着雨水端着茶壶过来了,傻柱也不敢多说了,坐好了跟李学武叽咕眼睛示意他别给自己惹事儿。

李学武翻了翻眼珠子懒得搭理他,见着雨水给他的杯子里倒了茶,笑着道了声谢。

放下茶壶的雨水想了想,看着李学武说道:“让你占个便宜,以后别管我叫姐了,还是叫妹子吧”。

“好的大姐”

“你!”

雨水见着李学武还逗自己,不由得瞪了瞪眼睛,打量了李学武的穿着嗔道:“你看你穿的跟老头儿似的管我叫大姐,你不嫌我还嫌呢!”

“呵呵,我就像老头了?”

李学武看了看自己的穿着,白加黑什么时候成老头装了。

“气质像!”

雨水扯了扯嘴角,随后用手指点了点李学武,威胁的眼神很明显,凶了一下又回了厨房。

李学武转头看向傻柱,挑眉道:“我认识一些体校的教师,特别能打的那种,我觉得特别适合雨水”。

“你什么意思?!”

傻柱心里还想着妹子说让李学武占便宜的话呢,可听见李学武一说这个,他这会儿倒是不愿意了。

傻柱无语地看了看李学武,随后又无奈地叹了口气,问道:“你有没有警查的关系,教师现在……咳咳,我觉得警查还行”。

李学武喝了口茶,苦着脸说道:“你也知道,我就在分局”。

傻柱点头道:“我就是知道你在分局才求到你的”。

李学武放下茶杯看向傻柱说道:“正因为我在分局工作所以才特别理解警查的辛苦,咱就别给他们找麻烦了”。

“……”

傻柱无语了,他特么还以为李学武为了自己妹子为难呢,没想到是为了警查为难。

自己妹子就这么不堪?

还给警查找麻烦了?!——

晚饭就是在倒座房吃的,回来的时候都快七点了,赵雅芳又因为迪丽雅的嘱咐,便没有生火。

天热,她又苦夏,屋里凉快些才好呢。

往日里婆婆做饭也都是用的南屋锅灶,她跟去婆婆那屋睡,留了南屋炕空着。

家里就剩这娘几个了,一铺炕睡着还空了位置呢。

姬毓秀因为作息原因,一直都在东院睡了,不管她回不回来,刘茵隔了三两天就去给烧烧炕,省的有潮气。

新房子就是这样,地面、炕面、墙面的潮气多一些。

后院倒是不用刘茵操心,时不时的于丽会过去,李雪有的时候晚上也会过去办公。

家里住的就剩下刘茵、赵雅芳和李雪了,娘三个倒是分工明确,一个上班,一个养胎,一个操持家务。

晚上了也都是刘茵一个人给孙子们准备戒子和小衣服啥的。

算计着大儿媳应该是腊月生,二儿媳应该是过正月生,两人相差三个月左右。

也正是因为赵雅芳和顾宁都有了,李学武才叫母亲趁着现在不忙赶紧去山上看看,好也放心。

不然整日里操持着家里,没上山看过父子两个终究是挂念着。

其实要说上山,每周老彪子都会去山上,只是母亲舍不得家里,又放不下大儿媳妇儿而已。

山上是大儿媳儿娘家,自己上山了,亲家问起了,把儿媳一个人扔在家里终究也不是个事嘛。

终究是老人思想,要搁李学武和赵雅芳这一辈的年轻人想来,实在没什么可挑理的。

吃饭还用愁?

倒座房哪天不得开火啊,一样是吃饭,倒座房这边的伙食可能没有家里精细,可这个年代精细的饭菜能有几顿啊。

赵雅芳也是借着李姝的光了,李姝不在家,棒梗送来的鸡蛋有一多半都给她吃了。

李学武是想着不用给家里留的,老彪子从山上也往下拉鸡蛋呢,李姝和顾宁都够吃。

可能是赵雅芳有些不好意思了,现在吃的鸡蛋还够不上一天一个呢。

晚饭回来,李雪照例拎着包去了后院,顾宁和老太太抱着李姝跟赵雅芳回了家里。

刚才饭桌上提起给赵雅芳和顾宁补身体的话了,回来老太太便叮嘱赵雅芳得注意着饮食习惯。

终究是中医世家,对养生和保养、养胎方面是有传承和理论支撑的。

顾宁侧坐在炕上,看着李姝穿着小布鞋在炕里撒欢儿,对着炕头对坐着的赵雅芳说道:“鸡蛋家里都有呢,他常往家拿的,这边的你跟妈说煮了吃”。

赵雅芳笑了笑说道:“够吃呢,能吃多少,让妈腌一些等着过年吃吧”。

“快别了”

顾宁接了跑过来跟她嘀嘀咕咕说着话的李姝,回话道:“过年有过年的呢,你亏了身子影响的是孩子”。

说着话又帮着李姝整理了一下拧歪的开裆裤,接了她的小汽车往炕里轱辘着逗孩子玩。

老太太见着妯娌两个相处的好,也是笑的开心,坐在炕里一边照看着李姝,一边听着两人说话。

顾宁在家的时候说话就少,基本上都是跟李学武说,跟她也就是日常那么两句话。

回来这边也就赶上事儿了,或者有了话题了才会多说一些,不然就像个闷嘴儿的葫芦,只听别人说。

赵雅芳是个能说会道的,两人学识、身份都相当,说话也能有个共同话题,不像她老太太了,嘴里念叨的也就院里这么点事。

顾宁跟赵雅芳说的也不是那么多,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看着两人都是上了大学的,又都是正经的工作和身份,可从小的家庭背景和生活观念都不同呢。

现在别人不觉得,刘茵是能觉得李顺选了老大养老是对的,跟老大的脾气秉性,也跟老大媳妇儿的家庭出身有关。

老二不用说了,就是选也不会选老二的,虽然过的最好,工作最好,可那脾气性格不是听老人话的,也不是沉稳随和的,可住不到一起去。

别看现在老二孝顺着呢,可你说啥他听了,做不做就不是他了,你是生气还是不生气?

老二媳妇儿也是一样,确实是个好媳妇儿,可不大适合在一块儿生活。

孤傲不是脾气,而是长久养成的性格秉性,顾宁从小就那个生活状态,不是针对他们。

可在他们看来,老二媳妇儿就是城里那种高干家庭出身的标准子女,可能小两口都是干部,在一起生活顺当的很,跟老人在一起就不同了。

就是老太太在那边生活有的时候都看不过眼了,更何况是几代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呢。

在生活习惯上,日常消费上,衣食住行样样都有着思想上的差异。

老二家如此,老三家就更是如此了,姬毓秀更是爹妈宠着,哥哥爱着长大的。

可能因为年岁小好糊弄着,再大一点儿,别说姬毓秀不满意了,就是老三学才也受不了他们家的传统生活观念了。

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传统家庭的观念和思想也在发生变革。

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生活,对应的就是接受较缓慢,或者说防备心比较强的上了岁数的人。

老人经历的多了,对生活的坑坑包包都有了防备和随遇而安的心,自然没有年轻人那种上进和冒险的观念。

两相冲突,自然各自生活的都不舒服。

为什么这个时候多选老大养老,原因就是等他们老了的时候,老大基本上也人到中年了,已经能感受到他们曾经感受过的危机和防备了。

更容易沟通,更容易理解,刘茵说李顺选老大合适的原因其二是大儿媳妇儿。

三个儿媳妇儿,两个出身是高干,唯独只有赵雅芳是出身农村的,再是经历过高等教育,可根子和骨子里还是农村人,生活上还是农村的思维模式。

勤俭节约,老实本分,孝顺恭谨这些品质都是刻画在了骨子里的,又是承担着长媳的责任,对待老人自然是要比其他两个儿媳要顺当些的。

老太太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很理解刘茵的想法,对赵雅芳的态度比其他几个孙媳妇也是不一样的。

有对长媳的尊重,也有对家庭未来主事人的倚重。

家庭是个很温馨的场所,可也有现实的一面,既然定了是老大养老养家,那老大媳妇儿自然就被定为李家未来的主事人。

这个不用争,也不用抢,有话语权的好处,也有当家人的责任。

赵雅芳现在其实已经承担起了家庭的一部分决定事务权,刘茵也有意放手家里的事由着老大媳妇儿做主。

其实这都是老大媳妇儿过门后应该有的意思,只不过当时赵雅芳一心想要单独出去过日子,不受老人牵扯。

婚后也是没接婆婆的账本和钥匙,想着小叔子也上了大学,二小叔子还在外面当兵,公公婆婆岁数都不大,再等等。

她想的是,但凡二小叔子和小叔子有一个张罗着继承家业或者提出要给公公婆婆养老,那她和李学文就搬出去住。

哪怕是住学校里的宿舍也不想在家里挤的。

可谁能想得到呢,计划没有变化快,原来预想着的家里会很挤,向对门那样挤得走不开身的,可才不到半年时间,在这院里他们家就有了四五处房产。

这会儿住吧,打扑嘞住都住不过来了,二小叔子更是在结婚后就搬出去了,留下三处房产在这院里空着。

现在可倒好了,兜兜转转,在家里住着的人都凑不够一间屋子的一铺炕了。

她和李学文在学校还有个分到手的住房空着呢,现在也没法过去住,以前担心的房子问题现在倒成了累赘。

环境的变换自然决定了观念的转变,赵雅芳逐渐的也对养老和当家这件事不再抵触和推辞,婆婆给了钥匙和账本她都接了,算是正式的成了管家媳妇。

说起来这就是个传统的习俗和仪式感罢了,李家能有多少钱,能有多少移动资产李学武还不知道?

甭问,他们家可没有娄家的那种传世翡翠手镯,更没有什么金银古董啥的,就是日常的工资和票据。

账本是要有的,京城无论大小家庭,是穷的,是富的,是人多的,是人少的,基本上家家都有本账。

记录了本月领工资几何,上个月盈余几何,欠款几何,本月按日费均会登记在本册上,以供反思核对。

买钢笔,订杂志了,修鞋了,买菜了,都得登记,出一笔进一笔,老百姓的日子都在账本上呢。

管家的媳妇儿管账管钱,她说这个能买,那就能买,她说账上这个月的生活费都不够了,不能买,那就是不能买。

男人和家里其他人只管着挣钱和提出要求就是了,至于钱和买东西都得经管家媳妇儿手。

在早这个权限也是给刚过门的主家媳妇儿管的,一直管到自己闺女十三四了,懂事了,就得带着闺女学着管家了。

无论闺女出阁与否,大儿媳妇儿一进门,这钱库的钥匙和账本就得从婆婆手里交到新媳妇儿的手里。

没有时间缓和,一般就是新婚第二天新媳妇儿给公婆磕头的时候,敬了茶,接钥匙和账本。

正常来说,新媳妇儿在家已经跟娘家妈学了好些年的管家经验了,不会怵头和麻爪。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