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饮食男女 > 第751章 上二楼

饮食男女 第751章 上二楼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1 01:13:03

“怎么样?”

李学武看着对面的萧子洪,从桌上的烟盒里抽出两支烟递了过去,嘴里问道:“新办公室收拾的妥当嘛?”

“挺好的”

萧子洪接了香烟,自己用火柴点了,目光扫过李学武点完烟后放在桌上的打火机,说道:“新办公楼的环境是比主办公楼那边要强一些的”。

“呵呵~”

说着话又是轻轻一笑,抽了一口烟,用夹着烟的那只手示意了窗外的主办公楼道:“来这边后,办公室反而比以前的大了”。

“新楼都这样,预算打的好”

李学武微微眯着眼睛,手里夹着的香烟就在嘴边,烟雾腾绕,好像增加了给两人谈话的气氛多加了一点玄幻色采。

萧子洪见李学武的目光深沉,知道是应该由自己主动开口表态的,不过他还是有一些迟疑。

以前两人接触少,并不代表他不了解保卫处的意识形态和正治思路,从桌上的那个打火机就能看出一二来。

“保卫楼落成后还真没来过这边”

萧子洪笑了笑,淡定地在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同时他也注意到了李学武办公桌上这个烟灰缸的特别之处了。

这个时候不是没有玻璃烟灰缸,也有用铁制的,但用这么大一坨钢材车出来的烟灰缸还是少见的。

这到底是烟灰缸啊,还是流星锤啊。

“以前的保卫处啥样我还能记得,但这半年来变化太大了”

萧子洪胳膊拄在办公桌上,看着李学武说道:“够我熟悉一阵的了”。

“那你得快马加鞭了”

李学武微微一笑,说道:“保卫处的工作还是比较多的,领导也是体恤我,知道我这边忙不过来,便将你请了过来”。

“呵呵,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萧子洪谦虚地摆了摆手,随后说道:“我以前没有接触过保卫工作,这一次倒是要安下心来好好学习学习了”。

“人生嘛,潮起潮落,哪有都是光辉时刻的”

李学武左眼微微一抬,笑着说道:“学习是有必要的,但也不耽误工作”。

说着话看了一眼桌上的文件堆,又看向对面说道:“你也知道,我还兼着分局那边的差,现在还是上午下午的两头儿跑,你得尽快熟悉业务,帮我把保卫处撑起来啊”。

萧子洪将烟递到嘴边抽了一口,看向李学武的时候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李学武的要求。

不过这种要求可能就是李学武的客气话,也有可能是李学武抛出来的试探。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路并不明显,他也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思想,现在来保卫处不意味着就得跟着李学武的步子走。

可他如果这么做,那将面临一个很严峻的事实,那就是能不能开展工作,打开局面的问题。

他的工作开展不了,那李学武最多在书记那边落下一个**的印象,可他一定是要再次面临被调整的情况。

这期间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三年都说不好。

人生有几个三年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啊。

如果跟随李学武的脚步,那就意味着他要放下先前的思想和方向,短时间内别有其他的动作了,自动划转到这条线上来。

其实只要主管领导变了,分工变了,岗位变了,都会带来这种选择难题。

到底是按照原来的工作思路走,还是遵从现在领导的思路走,有的人有选择,有的人没有选择。

按正常来说,副处长也是能有自己选择权利的,但在比较强势的领导手下干工作,能选择的余地就不多了。

李学武现在的态度他看的很清楚了,根本就没给他留下商量和犹豫的余地。

说强势,这个院里谁不知道李学武的强势,可谁又不说他为人仗义可靠?

很矛盾是吧,这全是因为所站角度的问题。

站在他对立面的人自然说他工作强势,掌控**强烈。

可作为保卫处的干部,或者说是跟他站在一个方向上的人自然觉得他办事有条理,谋算得当,为人可靠了。

萧子洪就面临着站位的选择难题,是体验一下李学武的强势,还是感受他的仗义。

选择权在他这里吗?

也不见得,他想站过去也得抖落抖落自己兜里都有什么,展示一下他身上都有什么能力。

很现实,也很残酷,当过处长不代表他能当好副处长,当过工程处的副处长也不意味着他能当好保卫处的副处长。

跟李学武的见面时间不长,一杯茶的时间,沙器之进来后便结束了。

萧子洪主动起身告辞,李学武也是站起身相送。

在办公室里两人再次握了握手,李学武示意了沙器之说道:“孙主任和萧副处长都还在熟悉工作阶段,你安排和做好服务工作”。

萧子洪再同沙器之握了握手,笑着说道:“辛苦器之同志了,帮我们安排一下资料和调研的事情吧”。

“好的没问题,萧副处长”

沙器之很是干脆地点头应是,有李学武的要求,他自然不会迟疑。

新领导上任自然是要转一圈的,跨单位调岗还会下去调研,这是新岗位开展新工作的应有之意。

李学武送了萧子洪到门口,再回到办公室后,沙器之跟李学武汇报了刚才安排好的工作,同时也汇报了上周那个考察团的反馈情况。

“有十四个单位提出了委托培训申请,其中七个是全方面委托,包括保卫、双预案、消防应急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业务”

“其余七家单位里有选择保卫的,也有选择双预案的,这是名单和资料”

沙器之一边汇报着,一边将手里的材料放在了李学武的办公桌上。

“委托申请函已经发到咱们办公室了,相关的报名程序您看是怎么安排?”

“尽快吧”

李学武看了看那份表格单,想了想,看向沙器之问道:“明天没什么事吧,就安排在明天吧”。

“上午就行,组织负责人开个座谈会,请作训科的同志参加”

李学武想了想,又点了点沙器之补充道:“这件事也请萧副处长参加”。

“好的”

沙器之点了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了李学武的工作安排。

“萧副处长的调研安排您看是……?”

手里的笔停顿了一下,沙器之又看向李学武问了一句刚才的工作。

李学武却是摆了摆手,示意了隔壁方向道:“这件事问萧副处长,由他自己来决定”。

说完看了看手上的时间,问道:“文学书记的车是几点的?”

“下午两点”

沙器之收起手里的笔记本回道:“他来过电话了,说不要咱们送了,他在家吃过饭后会直接汇合炼钢厂的同志去站台”。

“不去不好”

李学武抿了抿嘴,对着沙器之说道:“帮我准备一些水果吧,洗好了送去站台”。

知道董文学不让他送的意思,李学武也没有强求,但该有的情谊还是要表达的。

沙器之点头应下了李学武的交代,同时也提醒道:“处长,明天下午第二趟贸易列车发车,李副厂长安排了个工作会,在明天上午开,点了您的名”。

“我知道了”

李学武点了点头,示意沙器之可以去忙了。

贸易列车的事还是上周就安排好的,边疆办事处那边筹备的水果,张国祁连大会都没参加,直奔越州筹备黄酒的事。

昨天的会议开完,今天上午销售处副处长庄苍舒又赶往津门协调海鲜的事。

边疆的水果自然是不用再费心思的,已经有过一次合作经验了,金耀辉筹备起来是没问题的。

越州的黄酒有李学武的关系打前站,张国祁过去只是定好后续的交接和手续问题,同时在越州商谈筹建销售处办事处的事宜。

至于津门,李学武先是给在津门工作的郑晓燕打了个电话,随后又联系了上次培训时认识的那个在码头收鱼获的裴军刚。

郑晓燕在津门电子厂,没有码头和渔业公司的关系,倒是说了说电子零件采购的事。

一监所那边请李学武帮忙给联系的津门电子厂,大批量采购电子设备和零件,郑晓燕也是借着这个电话跟李学武说了说现在的情况。

京城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如火如荼,津门那边也在开展,毕竟离的很近嘛。

津门电子厂难免的会受到影响,郑晓燕在业务部门,对于一监所采购的事情还是比较在意的。

她是要李学武安排一下,津门那边会有人过来调研,同时也会请一监所这边的领导去津门重新洽谈采购的业务。

其实一监所的采购业务不是黄干他们谈的,而是老彪子借着一监所组建电子培训班的名头跟那边对接的。

现在出了情况,虽然不至于直接停了原件的供应,但不做好接待和对接工作,让郑晓燕那边不好办,接下来的业务也不好开展了。

津门电子厂过来调研,无非就是想看看一监所是不是真的在搞电子培训班和设备的生产。

电子培训班都无所谓了,重要的是无线电设备,这个受管制是一方面,影响了津门的产品销售又是一方面。

也就是说,采购零件可以,组装成收音机也无所谓,但不能影响了津门电子厂的产品销售。

李学武还真没仔细打听一监所那边的电子业务怎么样了,先是应了郑晓燕的话,晚一点儿还得跟老彪子问一下,不能真影响了津门那边。

只要是商品的生产,地域距离又是这么的近,产量上来了,那就一定有影响。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控制一定的产量,多出来的可以作为轧钢厂的贸易采购商品销售到外地嘛。

收音机在这个时候不缺买家,津门那边通过郑晓燕说这个事显然也是不着急的,只是预防这种苗头罢了。

李学武能猜到的,郑晓燕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借着大学习、大讨论的名头说了这么个情况。

当然了,用着人家了,自然是不能让人家为难的,就像李学武给裴军刚打电话一样。

裴军刚接到李学武的电话也是很意外的,半年都没联系的,突然联系上了,差点没记起来。

不过一次性购买了那么多的海鲜干货,自然不会让他忘了李学武是谁。

这一次不是买干货,而是买海鲜,还是成火车皮的购买,还是公对公的,自然让他很犹豫和紧张。

犹豫的是,这件事他能获得什么,紧张的是,李学武是不是钓鱼的。

不过在提到轧钢厂这边会委派销售处的干部带着合作函过去,一切走正规手续的前提下,裴军刚同意帮忙引荐水产的领导。

当然了,这只是引荐而已,并没有说其他的。

可李学武哪里会让他置身事外,所以就又提到了水果和黄酒的事。

水产是他们的工作,可水果和黄酒就成为了福利品,以及后勤的业务来源了,这个是有好处的。

他不是主管后勤的,但这个业务是他办的,那他还不是在后勤那边,以及他领导那边获得好处嘛。

谁会想一辈子都蹲在海边当收购员,谁不想走一走捷径尽快进步啊,这机会不就来了嘛。

有些事自然是不用说的很明白的,聪明人和成功只差一个机会,李学武就是那个善于创造机会和提供机会的人。

以前这些外地的物资和运输回收站自然是不敢弄的,李学武有方便条件可也不能全国各地的跑啊。

所以予人方便,予己方便嘛。

搭轧钢厂贸易项目的列车,回收站现在光明正大地干贸易,没危险,没风险,不接触货物,只在两个合作单位之间搭桥。

这件事只需要一个老彪子和两个会计,李学武可以放心的把自己的关系网跟贸易列车挂上钩。

这个时候的京城想要吃上海鲜还是很不容易的,虽然离津门很近,但就是这么近的距离,那海鲜到这也成了海臭了。

保鲜运输是个大问题,现在主要解决的不是口味问题,而是能吃饱饭的问题。

但现在的经济环境是矛盾的,农村确实有粮食问题,正在温饱线上徘徊,可城市不是啊。

现在的城市已经进入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渠道,工人上班,手里有了钱买不到与之匹配的商品,也就是钱多了,货不够。

这也是为什么供销社商品紧缺的原因,买的人太多了,得用票来限制。

那海鲜呢?

四九城里的人想吃,有钱买,但没有渠道,也没有对应的票据渠道。

反正厂里发的票据里面李学武是没见着有海鲜票的,水产市场是时不时的会有一些海鲜过来,可能买到的又有几个。

多是河鲜一类的,螃蟹和虾,鱼和王八,这些还是有的。

明天的这趟车是从钢城来的,车上装的粮食和干货,主要还是食用菌,核桃和松子等副食品。

到京城会卸下一批,转而装运京城这边准备的轻纺织产品,以及二十台威利斯二手车。

到边疆乌城后,这些货物都将卸下,在乌城销售或者兑换水果账单,再装运水果启程赶往越州。

从越州卸下一部分水果用于递偿黄酒账单,再装运黄酒北上津门。

从津门卸下一部分水果和黄酒,抵偿装运的海鲜产品账单,直接去往钢城。

在钢城卸下一部分黄酒和水果以及海鲜抵偿粮食和干货的账单后再运转新一批的粮食和干货回到京城。

全流程下来每个地点都获得了当地稀缺的特产,而这些特产也不会在车上待太长的时间,造成运费损失。

京城总部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运营成本,就连运费都可以用这些产品跟京城火车站那边结算。

最后这些产品一部分供应给厂里职工无票购买,一部分供应给合作单位,剩下的全部供应给经销单位。

贸易列车下来的货物是很多,但种类也很多,细化到种类上,再细化到分销渠道上就不会显得那么多了。

合作单位吃的饱,厂里工人吃的好,负责分销的回收站也吃的消。

贸易项目执行的还是计划经济,车还没走呢,货是一定要准备好的,货还没到呢,销售渠道一定是准备好了的。

也就是说,似是水果和海鲜这样的新鲜食品,一下火车就会被送往销售渠道。

可能是上午到的货,下午就能出现在供销社的货架上。

这种快速的分销制度让轧钢厂不用承担货物销售和损失的压力,也让回收站免于承担运输和网点建设的压力。

供销社是不怕这种压力的,他们的渠道比较固定,限制了所销售商品的多样性。

比如海产品,从津门上岸,要经历津门水产,再经历运输公司,再经历京城水产,再经历供销总公司,再到马主任的供销社。

别的不说,海鲜一定是不行的,到他这真就臭了。

而轧钢厂这个渠道则是不然,看似倒手也很多,但只是账面上的倒手,并不涉及到货物的倒手。

鱼虾从津门水产出来就上火车,下了火车就到供销社,最多也就是从马主任这里的中心供销社分往其他网点罢了。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