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饮食男女 > 第725章 铁打的

饮食男女 第725章 铁打的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1 01:13:03

李学武仔细的将手里的烟头按灭在了土里,随后站起身用脚踢了土掩埋了。

大山里,火星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虽然现在是夏季,但李学武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也不止我们的情况不好,可能都不是很好”

“也是”

齐耀武微微叹了一口气,吹散了嘴里的烟雾。

“我们这边一直在叫弄活动,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弄,就把人都拉来了田里搞生产”

说完有些无奈地微笑着看向李学武说道:“劳动也是活动”。

“呵呵~你倒是会整活儿~”

李学武轻笑着拍了拍齐耀武的胳膊,随后一起往下走。

“有的时候逃避不是办法,还是要主动面对的,不过你在山里,还好”。

看得出李学武的状态在提到工作的时候很疲惫,齐耀武微微点了点头,言说道:“如果有需要的地方尽管提,能帮忙的我一定帮忙”。

“哈哈~会有这么一天的!”

李学武笑着看了齐耀武一眼,随后示意更高的山,以及那边山顶上的建筑问道:“中医院医务工作站在这边的情况怎么样?”

“挺好的”

齐耀武微微一笑,知道李学武关心和担心的是谁,嘴里介绍道:“那边山顶上的房子是一处观测站,也是工作站在那边设置的实验室,很简陋”。

确实很简陋,站在山下离的远,看的不是很真切,不过想来才一个多月,山上的建筑条件又是那么的不方便,只能是木头房子了。

“纯原木打造,很原始,也很结实”

齐耀武颇为自豪地说道:“山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材,砍了大树直接搭建房屋”。

“当初我们来的时候还以为要住地窨子,就想着用这种方法在土里刨坑,用木材搭棚子住呢”。

说完这句话,齐耀武看了看周围的几处木制房屋,有的是岗哨,有的是值班室,有的是工作站,很好,很齐全。

人多力量大,几千人在山上劳动,移山填海是不可能的,但换个容貌还是可以实现的。

他是想把这山沟沟弄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呢,李学武倒也是希望这里成为训练场的后园。

“说是不同的海拔高度对中草药的种植也有区分,环境因素很重要,所以才有了几处观测站”

齐耀武带着李学武沿着踩踏出来的小路往下走,边走边介绍道:“他们并不是一直在山上办公,只是每天都会去看看,寻找还未发现的草药,或者种植一些草药进行对比”。

说完示意了山坡上的几处位置对着李学武解释道:“那边是已经开垦出来的试验田,有的已经种植了中草药”。

解释完又继续往下走,嘴里说道:“工作站的人说,只要今年的草药长得好,那明年就可以依托周围开垦药田了”。

“好啊~”

李学武笑着点了点头道:“只需用个三五年,咱们这儿可就不是穷山沟了,真叫你种出金疙瘩来不可啊”。

“咱们共同的努力”

齐耀武回头看了李学武一眼,笑着说道:“什么时候等这中草药真的做成了中成药,那个时候才是咱们摆酒庆功的时候呢”。

“我等着那么一天!”

李学武笑着说道:“好酒我来准备~”

两人说说笑笑的下了山,跟随而来的韩建昆看了看身后的山,以及山里已经看不见的牛羊猪狗,觉得这里能开垦出这副模样,真是不容易。

待回到人工湖的旁边,几人都蹲在水边洗了洗手和脸,看着青山绿水,李学武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年的耕地和菜田开垦告一段落了”

李学武站起身看向齐耀武说道:“不如试试暖洞子吧”。

“种菜?还是种药?”

齐耀武挑了挑眉毛问道:“这成本可就高了,我们可没整过这玩意儿啊”。

“呵呵,当然是种菜!”

李学武跺了跺脚,看向了这山沟沟,微笑着解释道:“山里的地肥,取材方便,不缺煤,不缺人工,不缺土地,冬天总不能闲着吧?”

说完又示意了山沟的方向,解释道:“冬天这里的风还小一些,向着阳光的方向搭建,成本并不高”。

“还不高?”

齐耀武皱了皱眉头,说道:“暖洞子得用玻璃吧?这么大的面积,得用多少玻璃啊!”

“新材料”

李学武摆手拒绝了齐耀武递过来的香烟,解释道:“十多年前了,跟小鬼子那边引进的农用聚乙烯薄膜技术,前些年咱们京城和魔都就都能生产农用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了”。

“四季青那边已经完成更换,不再用玻璃的顶棚了”

李学武示意了挖人工湖时弄出来的土坝,道:“弄个砖窑吧,不费啥事儿,赶着入冬前把它搞出来,今年冬天咱们就能赚着钱了”。

“你可真敢想!”

齐耀武见李学武没要自己的烟,他自己也没抽,而是把烟凑到了嘴边叼着,不由自主地蹲了下去,好像是老农一般,目光虚着望向前方,心里琢磨着李学武的话。

“人工是不钱,可粮食要钱呢,干活就得加伙食,不然哪有气力……”

李学武看着他嘀嘀咕咕的算着小账,不由得笑了出来,跟着他蹲在了一起,道:“这会儿就糊涂了?”

说完捡了脚边的树棍,在面前的地上给他算起了大账。

“薄膜是贵了一些,但比玻璃要结实方便,吃饭是多了一些,可你这是每年都能用到的基础设施,砖窑是麻烦,那以后盖房子、搞建筑不都得用嘛……”

两人就跟店铺里的掌柜似的,就差穿上大褂,手里再填一个算盘子了。

韩建昆和齐耀武的警卫员站在后面看着他们如此也是忍俊不禁,对视一眼,均是扭过头去,不让领导看见自己的笑脸。

搞大棚是有好处的,垦区的山地多,平地少,想要用粮食耕地实现给养自由是很难的。

出苦大力也搞不来多少粮食,倒不如用巧劲儿,弯道超车,搞现在最金贵的反季菜。

四季青那边之所以称为四九城的菜园子,那边的合作社和公社搞的红红火火,就是占了这个便宜。

四季的蔬菜四季供应四九城,不怕吃苦,就怕找不到好的方向。

这山沟沟里能被开垦的田地已经不多了,再能打粮还能打多少。

如果自己搞小砖窑,木头、人工和煤炭都是现成的,只要再搞一些水泥和塑料薄膜,今年准能种出反季节蔬菜来。

说是没搞过,可又能有多少技术含量,大不了去偷师呗,四季青离这边能有多远,那边都搞十几年了,经验丰富的很。

这个时候可没有技术保留那一说,只要是兄弟单位来学习,都是敞开了怀抱包教包会的。

现在搞暖洞子还有个优势,那就是垦区作为八一六团自己搞出来的生产基地,是能跟上面要政策的。

买薄膜也好,买水泥也罢,没有批条和政策是搞不来的。

上面正在提倡搞小工厂,小生产,那还不赶紧抓住政策的尾巴薅它一手毛!

这大山里空荡荡的没人管,垦区具体的边界也没人来丈量,那还不是开多少算多少嘛。

这也就是齐耀武思想僵化,胆子小不敢干,搁李学武早就在这边大搞生产基地了。

齐耀武也是被李学武说的心动了,最心动的话便是那句“一斤黄瓜等于一袋进口白面”了。

“干!人家十几年前都敢干,凭什么我们不敢干!”

齐耀武从嘴边摘下香烟使劲往地上一摔,蹭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现在就开干,我给政委打电话,让他搞水泥和你说的那个什么薄膜,我这边现在就组织搭砖窑,入冬前搞它三十座暖棚出来!”。

李学武略微惊讶地抬头看了齐耀武一眼,发狠心就发呗,摔什么烟啊。

而齐耀武这会儿也看见了李学武的目光,以及地上被他摔了的烟。

“艹!”

齐耀武喊完决心又默默地蹲了下来,重新将他刚才摔在地上的香烟捡了起来。

刚才摔的有多猛,现在捡烟的动作就有多心疼。

李学武站起身拍了拍齐耀武的肩膀宽慰道:“撸起袖子加油干,我看好你明年能抽华子”。

“七分的劳动我都快抽不起了,还抽华子!”

齐耀武站起身,看了看李学武撇嘴道:“我们家底儿薄,可不敢胡乱糟践钱,还想着把家属们安置过来呢”。

“想好在哪儿安置了嘛?”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示意了眼前的方向问道:“准备安置在这山沟沟里?”

“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四海为家”

齐耀武感慨地看了一眼前面的世外桃源,抿了抿嘴说道:“我想着能在这边建家属区总比城里好”。

“安全,方便”

“你说的倒也是”

李学武挠了挠脑袋,低头看了看脚边的土地,道:“不过大人都是方便了,孩子们呢?”

问完这句话,李学武看向齐耀武说道:“得上学呢~”

“上学?”

齐耀武苦笑了一声,随后说道:“现在的学,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家来消息,学校停课了”。

“会有复课那一天的,文化知识是要学的”

李学武直了直腰,看向齐耀武说道:“砖窑搞起来,就跟训练场对面的空地上建家属区吧,土地的事我去跟尹书记说”。

“至于上学嘛……”

李学武迟疑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我的建议是跟尹书记说一下,可以一起搞,就在红星村建一所小学”。

说完看了看大山外的天空,又继续说道:“训练场、医务工作站、食品厂、你们团、红星村”

“以后还会有其他单位的人上来,组建个小学是不成问题的,包括中学”。

“搞自主建校嘛~”

“这倒是新鲜”

齐耀武抬手示意了回去的路,同李学武一起往山顶训练场的方向走,边走边问着建校的可能。

李学武是不大懂这些的,但红星公社有自己的小学,再往上还有自己的中学,京城周边的教育资源还是蛮不错的。

这段时间他也带着顾宁走访了一些距离京城比较近的学校,感受了一下现在的教育教学环境。

城里的小学已经放假了,但城外的还没有,对于他和顾宁带去的书籍和文具都像是看到了希望一般。

望着一双双求知的大眼睛,怨不得后来会有希望小学这一说法呢。

他的力量很小,能给孩子们带来的帮助也很微弱,一些文具和书籍算是给这些孩子的童年里增添一份美好的回忆吧。

现在齐耀武跟他打听这些事,他倒是能说一些自己看到的情况,还是建议同红星村结合来做。

家属院建成后来多少人不清楚,不过孩子应该是不多的,单独建校的成本太大,下山上学还不方便,倒不如联合建校。

齐耀武倒是没着急确定下来,因为家属院的建设还得排在暖棚的后面。

只有暖棚赚到了钱,其他项目赚到了钱,有了经济上的富余,他们才有能力安排家属过来。

两人也是边走边聊,谈话间便将这山沟沟同八一六捆在了一起,也将红星村的命运同山上的这些单位捆在了一起。

下山后,尹满仓在通讯基站找到了正在检查工作的李学武。

也从随同一起在基站的齐耀武口中得知了刚才山上两人商量的这些工作,他是欢欣鼓舞的。

尹满仓满口答应了齐耀武说的这些他们今年以及明年将要做的事。

无论是砖窑或是暖棚,无论是家属院还是小学校,这些对红星村都是有利的,他是要支持的。

不仅是从口头上支持,食品厂附近的土地也做主让给了八一六团,支援他们建设家属院。

这里的家属院就跟城里的不一样了,没有高楼的那种设计,只要是砖瓦房,一趟趟的整齐就好。

给医务工作站盖的那些房子就是这样的,当宿舍住,或者当家属区也是一样的。

三人代表了三方,关系好,话也好说的很,一根烟的时间便将现有的工作梳理了个遍,也将未来的工作确定了下来。

他们两个各代表了一方,李学武其实代表了两方,一公一私,有些话也就只能在山上说了。

倒是现在山上的单位多了,合作也多了,很多事情也不明显了,往来也方便了。

老彪子经常从山上往下拉菜,因为补给车的缘故,也没人去管他,问他。

从训练场建成以来,这边的物资补给都是需要从山下拉上来,补给车基本上一周得跑几趟。

现在这个季节少了,今年山上又开垦出了农田,冬天也不会像是今年初那般费力了。

合作共赢,从多角度出发,攥起拳头干大事。

红星村不吝啬土地和人力,八一六团不吝啬人力和生产力,轧钢厂不吝啬物质支持和条件支持,回收站保证销售渠道的畅通无阻。

以训练场、八一六团、红星村为主,三方搭建的结构体系完成了初步的整合运转,正在孵化新的支柱产业,包括食品厂和中医药产业。

未来还会有粮食、蔬菜、家禽、渔业、畜牧业、养殖业等等产品从大山里走出去。

山高水远,弯折难走的道路将风雨阻拦了,红星村的发展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李学武是想在通讯基站这边等一等父亲李顺的,齐耀武说早上还看见他带着人往山上观察站去了,说不定就要回来了。

但看了看手上的时间,李学武只能先回山下的训练中心了,那边还有三个考察团在,不能缺席了中午的聚餐和下午的座谈会。

齐耀武是跟着他的车一起回来的,他在这边还有其他工作。

下山的路上李学武跟尹满仓聊了聊,说起食品厂的事来了。

“第一窖咸菜已经腌下去了,都是按照师傅教给的方法做的”

尹满仓是个老烟枪,嘴里的旱烟袋一直没停歇,边跟李学武汇报村里的工作,边抽着烟。

好在是开着车窗,不然非呛死在车里不可。

实在是旱烟的味道太冲了,一般人接受不了,直接扎肺子的那种呛。

“师傅说了,腌制好了清洗一下就能分包装瓶了”

尹满仓看向李学武问道:“你说这罐头能装瓶,这咸菜也能装瓶?”

“装坛子里才好呢~”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