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饮食男女 > 第1369章 欠了一屁股风流债

饮食男女 第1369章 欠了一屁股风流债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1 01:13:03

第1369章 欠了一屁股风流债

“二丫,坐飞机啥感觉?”

“哎妈呀,吓死我了都!”

“哈哈哈——”

周六,李学武连轴转忙了两天后终于处理了积压的工作,得空请家里人一起吃饭。

就在四合院,能叫的都叫上了,就连二丫都跟着他们一起来了这边。

去金陵的时候李学武大包小包的准备了那么多礼物,回来的时候丈母娘哪里会亏了他。不仅有他和顾宁的,还有孩子们的。

更是没忘了家里这些个,包括老太太,李学文和李学才一家也没落下。

给老太太和刘茵的是上好的衣服料子,实在是这个年月很少有送成衣的。

送爷们和孩子礼物都很简单,爷们抽烟喝酒就送烟酒,孩子们就送文具和玩具。

送女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女人,珠宝首饰拿不出来,毕竟都不是大富人家。衣服料子便成了这个年代女人交际最好的礼物。

做什么样的衣服全凭对方的喜欢,等做出来以后给对方看看又是一种回礼的交际。

摸着丝滑的料子,老太太和刘茵虽然在嘴里客气着,训斥了李学武不该代他们收这么重的礼物。可目光里的欣喜和笑意是藏不住的,两人也向顾宁表达了对亲家的谢意。

顾宁对礼尚往来没什么印象,可也能想到一定是婆婆托李学武给金陵带了礼物。

就算婆婆这边没想着准备礼物,那李学武也是不会差了的,也会代婆婆准备。

亲家相处并不太看重礼物的贵贱多少,而是一份惦记,一份心意。

对于太婆婆和婆婆的客气、感谢,顾宁笑着让了,也学着李学武讲了母亲的带好。

“亲家得多暂回来了?”

听李学武提到了顾延的婚事,刘茵关心地问道:“是年前还是年后?”

“哎呀——”不等儿子回答,她又轻轻拍了拍大腿遗憾地感慨道:“一晃你们结婚都快三年了,跟亲家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我丈母娘也想您呢,说是年后回来,一定来家里看您和老太太。”李学武笑着应了,同时也回答了母亲的问题。

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是顾宁来回答,只是她心思不在这个上面,李学武哪里会苛责她。

顾宁后知后觉,看了李学武一眼,嘴角微微翘起,扭过头去,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正应该来家里坐坐,这可是实在亲戚。”刘茵看向老太太讲了一句,又看向李学武叮嘱道:“你小舅子结婚,你也得上点心。”

“嗯,知道了,妈。”李学武应道:“出来的时候我丈母娘跟我说了,他们两个想要在工人新村买房子,这不是迁就周瑶嘛。”

“可不就是实在亲戚嘛。”老太太手边放着衣服料子,点头道:“你这当姐夫的多帮忙张罗。”

对于母亲和奶奶的叮嘱李学武都笑着应了,即便是没有她们的提醒,李学武也记得这件事呢。

买房子倒是简单方便,周瑶本就是厂里人,又是干部,无非就是钱的事。

丈母娘能让他帮忙挑选房子,顾延是带着钱回来的。有他自己攒的工资,也有丈母娘给的支持,买个一百平米的不成问题。

这件事李学武并没有过多的参与,顾延的休假还有几天,他让小两口自己挑去了。

左右楼房的信息就在那,选好了交钱领钥匙,他给找个合适的工程队装修就是了。

家具家电不用愁,集团三产里尽可以挑选,要是喜欢好一点的家具,他也可以跟大姥这边交代,量尺寸订制一套。

其他的软装和准备就没什么了,当姐夫的可以帮忙张罗,也不能越俎代庖。

毕竟房子装修还得看小两口的喜欢,未来是两人住在那边。

像母亲和老太太说的实在亲戚,这一点李学武承认,姻亲不是亲那就没有亲戚了。

小舅子能把家按在他眼皮子底下,也有他主动照顾的意思。他能看出这是丈人和丈母娘的意愿,当姐夫的哪里有拒绝的道理。

这天下的夫妻也不尽是他和顾宁这般和和美美,从结婚以后从未有过矛盾。

年轻男女,但凡有一方成熟,也不会出现打架拌嘴的时候,可这种情况得多难得。

李顺和刘茵对儿子愈发看重和满意的主要原因便是从不用他们为小两口操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养儿育女,日子过的井井有条。

李学武丈人和丈母娘亲近他,尊重他的原因也大多是如此。都在京城居住倒也不用这般担心,金陵距离京城千里迢迢,两口子哪有不担心闺女的婚姻是否安康和美的。

丁凤霞见人就夸姑爷,也不是没有哄着他的心思,一颗心还是为了闺女。

对顾宁都是如此,对顾延更是担忧。她多精明,儿子的吊儿郎当和准儿媳的认真正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要不是看着两人凑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她可不敢相信两人能成为夫妻。

李学武笑言这叫琴瑟相合,性格互补,丁凤霞也见了不只一对儿,虽然面上欢喜着,可还是放心不下。如果小儿子两口能在姑爷眼皮子底下生活,有个矛盾也好有人解决。

他们在金陵,就算知道了也鞭长莫及。

小夫妻更是不能经常吵架,本就都是青春烂漫的年龄,吵的狠了容易伤感情。

但凡有人压一压,时间一长也就磨合了。

所以说丈母娘表面上托他帮助小舅子买房筹备婚礼,实际上是将小两口托付给他照顾。

“工人新村的房子怎么样?”

李雪也收到了礼物,是顾宁同母亲逛商场时一起挑选购买的钢笔。不仅李雪有,参加工作的赵雅芳、李学文、李学才和姬毓秀都有。

只是这会儿李雪的注意力被二哥同母亲的对话吸引,主动问起了房子的话题。

“怎么?想独立出去了?”

赵雅芳哪里看不出小姑子的心思,故意逗了她道:“是不是在家住着耽误处对象了?”

“我要相处对象,住哪都不耽误——”李雪有些羞了,揽住了坐在一边大嫂的肩膀晃了晃,道:“您还说我,当初是谁要分房的?”

“呀?——”赵雅芳听得出来小姑子说的是六五年学校里分房,她和李学文还是借着二小叔子李学武的光分到一处一居室的住房。

只是这几年家里条件越来越好,二小叔子和小叔子都有了自己的房产,公公婆婆虽然没有要求他们,可终究是定了大房养老的规矩。

再加上这两年形势变化,又有了李唐,她便早改了心意,还是觉得住在四合院里舒服。

有人帮忙带孩子,回家有口热乎饭吃,不比住在学校住宅里自己张罗着要强?

不过学校那边的住宅他们也没有浪费,简单收拾了一下,用来防备恶劣天气。

要是天气不好,交通不方便,两人就会在学校那边留宿一晚,省的来回折腾遭罪。

正因为这个,听见小姑子的“指责”她才好笑地转过身问道:“你也怕雨雪天气?”

“怎么不怕,我现在可没有方便车了。”

李雪抿了抿嘴角,笑着说道:“以前还能借着领导照顾,占点工作上的便利。现在我哪有乘用车的资格,还不是两条腿蹬轱辘。”

“要是怕不方便就坐车。”刘茵也看出了闺女的心思,只是不舍,便嗔道:“人家要结婚才决定买房子,你买房也是要结婚啊?”

“妈——”李雪嘟起嘴嗔了一声。不过她也知道,这件事的决定权不在母亲的手里。

“你看我干什么?”李学武好笑问道。

李雪是行动派,松了大嫂的肩膀来到了二哥的身边,故意撒娇道:“二哥——”

“哎呀、哎呀——”李学武夸张地推开了妹子,故意似的挽起袖子说,“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二哥!”李雪不满地拍了二哥的肩膀,道:“我还是不是你的好妹妹了?”

“你先好好说话就还是。”

李学武将她推向了顾宁,道:“赶紧让你嫂子给你看看,是不是嗓子有毛病了。”

“哈哈哈——”

听见家里人的笑声,李雪却发现自己成了开心果,顺势揽住了二嫂的肩膀,不依地耍起来无赖。顾宁哪里应付得了她这样,却又是不满地瞪了李学武一眼,众人笑的更欢快了。

姬毓秀有些羡慕地看了小姑子,她知道李雪有独立的心思,是羡慕这份潇洒。

要说住楼房,她们家还有一处空着呢,真要是喜欢,早搬回去住了。

现在是她嫂子在住,她要是回去,嫂子还巴不得呢,正好添了人气。

只是住在这边不仅有婆婆的照顾,距离单位也很近,骑车子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楼房有楼房的好处,地房有地房的方便。要不怎么李学武舍不得后院的那处房屋呢。

说起来,他不仅有后院那一处房产,海子边上还有个独门独院呢。只是斯人已远,再没有回去过。不是畏惧思念,是怕自己心软。

——

“你回来了?啥时候到的?”

李学武赶在周日来俱乐部这边处理业务,正在门口撞见周常利。

见到这小子他并不意外,因为是他让于丽给周亚梅打的招呼,安排周常利回京的。

在这个关键时期,京城年轻人正在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回收站体系哪能不捞一把。

“李哥,我昨晚上到的家。”

周常利依旧习惯地把京城当做他的家,每次回来说的也是回家。

当然了,这小子油了,不排除有拍马屁的嫌疑,话里是把这里当成他的家了。

为什么?怕李学武不信任他呗。

一个个的都把这里当成家,把自己当做是李学武的门徒,在体系内也有面子。

回收站体系内,京城去的年轻人自成一派,在这个关系网里又分了很多细支。

有四合院回收站那边过去的,比如说十三太保,很受重用,过去就是重点培养。

也有顽主跟着周常利过去的,但也分是否在俱乐部效力过,从这边过去的,更受信任。

这一次赵老四去钢城可是带了不少人,部分就是俱乐部的小子,还有健身教练。

特别要表一表这体校出身的健身教练为啥也要跟着赵老四去钢城蹚浑水。

还不是白的……银子,是银子晃了他们的眼。周常利不是唯一一个从钢城回来必住在俱乐部的体系内人员。很多跟着他出去的,无论是海员也好,业务人员也罢,都把俱乐部当做是回收站经营体系的大本营了。

这里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什么都有,就算是回家住,还能有招待所住的舒服?

他们在外面都享受惯了的,哪里能吃的家里那种苦,看看爹妈,把钱留下便要回这边。

这些跟着闯出去的顽主,没有一个不是“项羽”: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嘛。

真正是富贵了才敢还乡,那些没混好的也舍不得回来,也没脸回来。

所以俱乐部这些健身教练看在眼里的便都是一个个赚了大钱,衣着光鲜的狂项羽。

要说起来,俱乐部给这些健身教练或者体育生的待遇并不差。他们的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大,那些高中生都没有工作分配,更何况是练体育的。

这个时期对文化要求非常严苛,对体育活动也是如此,大型运动会很久没有组织了。

就连红星厂都只在66年搞了一次,往后就再也没搞过,文艺汇演也是十分地谨慎。

京城这几处体校毕业生基本上守在家里等着天上掉馅饼。当初还是李学武承了八极拳的情,从这些体校里选了不少好苗子出来培养。

俱乐部这两年正式运营,各个项目也陆陆续续招了不少人,可也不至于都安排了。

所以招进来的体育生工资待遇并不低,对比同龄,对比同学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可这份“幸运”也得分跟谁比,他们在俱乐部做服务指导工作,也有做保卫工作的,听那些回来休假的顽主们讲了外面的刀光剑影。

说起来实在是好笑,这些刀光剑影,风霜雨雪,在这些体育生看来有点小儿科了。

要论“动手能力”,三五个顽主也打不过他们啊。别说顽主们更凶狠,体育生不敢下死手,这么说的纯粹不了解这个年代的体育生。

了解一下解放后第一届武林大会,真刀真枪的上场,还没结束就被叫停了。再往后有谁听说过再举行类似的比赛吗?

这些体育生遵循的是新式教育,可也要拜师傅的,学的也都是真本事。

刚开始听这些顽主讲外面的业务,讲外面的危险,他们还糊涂着,听多了也就明白了。

无非是长脑子,有手艺。

手艺他们不缺,能主动要想跟着去赚钱的就不缺这份脑子。他们自认为手艺不比那些胡同里的顽主差,凭什么人家能赚钱他们不能。

所以赵老四去钢城,报名的就不止一个体育生,全都是手上有工夫的。

正担心周亚梅无法从老彪子手里接过指挥权,压不住下面的刺头,有赵老四汇报,李学武也就应了,这才有了十八罗汉闯关东。

有“手艺”的需要,有“活儿”的也需要。这些体育生再能打,也不如胡同里走出来的顽主们机灵,有活儿。

老兵那边惶惶不可终日,终究是在面上,李学武不敢轻易牵扯,只安排左杰去招兵买马,选一些妥当的招进东风建筑里工作。

虽然津门顺风商贸暂停运营了,可架子不能散了,京城销售的团队还得保留元气。

下乡的这股风吹的太急了,很多人都站不住脚,可也算是大浪淘沙了。

真正能留下来的,无一不是牛掰的。

左杰选的那些人还得培养,作为恢复和规范化建设营销体系的管理架构。

这些人选他早就记录,是营销体系中表现优秀,性格沉稳,没有太特立独行的人。

像是张海洋、李援朝这样的不用选,家里一定有安排,也留不住。像钟悦民等人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且张狂的也不能用。

同顽主这些散兵游勇不同,李学武给左杰下的命令是在精不在多,要选精兵强将。

而给周常利布置的任务则是挑选一些愿意闯的,敢打敢拼的,都可以带去钢城。

让周常利紧急回京,安抚和招募这些没头苍蝇似的顽主,李学武另有目的。

京城有老兵组建营销体系,未来将会陆续向周边扩充发展。下乡的老兵不一定就消散殆尽,脱离了营销团队,完全可以反向带货嘛。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对比乡下的艰苦生活,这些从京城营销团队里走出去的老兵更会想念曾经的生活。

当青春的热血开始冷却,革命的热情开始消散,理智重新占领高地,他们会主动联系京城这边,甚至是打开营销的思路。

就算贸易管理中心的货物无法适应农村的经济体系,可也是细水长流的经营。

锻炼个三五年,等这些老兵回归,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无法安置,转而成为营销体系的助力。

京城的老兵同其他地区的学生结合在一起,朋友介绍朋友,回收站埋下的种子会生根发芽,绽放出一样的未来。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