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饮食男女 > 第1265章 来都来了

饮食男女 第1265章 来都来了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1 01:13:03

第1265章 来都来了

吉利星号游艇25号上午自京城出发,26日下午便到了营城港码头。

到港当日,京城传来了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一机部拟同意红星轧钢厂报部委关于成立红星钢铁集团的申请,时间不晚于70年3月份……

注意,现在批复的才是集团化的申请,上个月批复的是红星厂因发展和建设需要提级管理的申请。

李怀德等厂领导的职级变动以及红星厂在此期间组建分公司和专业厂,都是按部就班地走程序。

一环套着一环,缺了哪环都不行。

也是直到此刻,红星厂继提级之后,终于拿到了集团化的批文,走上了更宽、更广的快车道。

当然了,拿到了批文不等于已经完成了集团化。

拿到了建房许可也不等于你有别墅了,你得按照规范和要求把房子建起来,经相关部门查验审批才算完。

集团化的进程也是一样。

现在红星厂只是拿到了资源整合重组、搭建集团化管理结构、完成集团化业务划分和调整的许可证。

这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还有九十九步要走呢。

分公司、专业厂管理机构重组并正常运营、相关业务调整划分实现正常生产、集团管理结构完成搭建并正常运行、全集团上下实现千根线一根绳的管理状态……

这么说吧,一机部给了红星厂整整两年时间,这绝对不是上面故意拖延时间,或者瞧不起红星厂的速度。

这是真爱,也是关爱。

两年时间能够完成上述工作调整和布局,一机部就要给李怀德戴大红,发大奖状了。

如果不是红星厂吸纳了十七家相关企业的管理班子,这个时间或许还要拉长至五年或者八年。

就连上面的一些领导都很诧异,红星厂走的为何如此顺利,每一步都踩在了点儿上。

前脚看似冒进取得的机遇和成就后脚就能用上,而且跟形势和时机卡的刚刚好。

不能说严丝合缝吧,也得说太特么巧合了,巧的一些领导看李怀德的眼神都不对了。

你小子不会是窥探天机了吧?

不知道的领导要认同李怀德的足智多谋,深谋远虑,知道的领导也要赞叹老李有选人之智,用人之能。

一些领导私下里也在讲,红星厂原来的二杨——杨凤山和杨元松输在李怀德的手里真是不冤枉。

哪怕李怀德接手三五年后再有如此发展,他们都不会如此说,仅仅半年不到。

不,确切地说,早在二杨执掌红星厂大局的时候,李怀德就已经在布局今天的辉煌了。

站在今天往回看,二杨的碌碌无为,鼠目寸光在李怀德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之下,不输才怪了。

一个早有目标,两个稀里糊涂,怎么比啊。

是,二杨的名声更好,思想更谨慎,做事更清白,但工作不出成绩也是白搭啊。

反观李怀德,小事糊涂,大事不含糊啊!

敢于简拔人才、选贤用能、大胆放权、真抓实干。

当初那些笑话老李屁也不懂还胆敢造汽车的家伙,现在都排队等着、求着红星厂的技术和标准输出呢。

当时那些嘲讽老李人小胆大硬上集团化的负责人,现在一个个地看着老李意气风发,胃里酸水直上涌!

天地不仁,老狗当道!

他们只能说:码的,羡慕的要死——

可羡慕归羡慕,仅仅是集团化的这么一步,红星厂付出了多少,努力了多久,让那些羡慕的人望而却步。

集团化项目,不是谁都能上的!

老李现在相当有的吹了。

没看文件一下来,就原文转发给了分支机构了嘛。

各专业厂和分公司知道了,那系统内和合作的相关单位也就知道了。

按照李学武的要求,这一类的“好消息”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公布,提振士气,振奋人心。

好了,营城市相关领导带队,在营城港码头欢迎携势前来的考察调研团队,规格都提了几级。

原本打算安排主管工业发展的副主任代表市里前来迎接应酬,并发出关于市属企业考察邀请的。

现在不成了,李学武玩了一招挟天子以令诸侯,扯了虎皮当大旗的勾当,对方也不得不接招了。

营城市班子一把特意调开行程,代表市里前来迎接,李学武可算把考察团的面子给扯足了。

其实付采凝并不在乎这些,她此次的行程除了想要系统地考察红星厂的综合实力外,最想看的便是红星厂所掌握的物流和航运能力。

也就是以集装箱运输为标准的铁路运输、内河运输、海上运输等等。

从资料上来看,红星厂的一些分公司和专业厂都还在筹备和组建阶段,其实没什么好看的。

能看的也不过是现有的生产能力和企业规模。

五丰行早就同红星厂有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和联系,信任程度不用怀疑,看这些也影响不了什么大局。

但是,李学武能影响到营城的主要领导来迎接他们,还是给考察团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和意外。

当那些外商听说红星厂组织的考察团的到来,受到了当地行政负责人的欢迎时,他们的目光都变了。

尤其是欧洲来的那些客商,他们在船上可刚刚了解了营城市有多大的。

面积是欧洲小国卢森堡的两倍那么大。

纵向掌握着钢铁工业上下游多个企业,横向重工业和轻工业混合发展,还有不小规模的第三产业。

这当然是托拉斯企业,毫无疑问的,听说他们还有自己的电台和电视台发展计划,这相当了得了。

以前船上的这些商人还有可能瞧不起红星厂的负责人,但现在的态度和想法绝对不同了。

只要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工人,这片土地之上永远不会缺少孵化红星厂这样托拉斯企业的机会。

资源整合之下,抓住发展机遇,随随便便就能捏成一个托拉斯集团型企业,这真是太可怕了。

关键集团的业务和发展还能跨省,并且能得到当地的支持和拥护,这在国外是很少能遇到的。

去年这里刚刚点爆了一枚荷包蛋,拥有了绝对的安全自保能力,必然迎来几十年和平发展的机遇。

现在谁还敢小看这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托拉斯企业?——

考察团的行程安排十分紧凑,完全是为了考察参观而来,不讲一点虚头巴脑。

到营城的当天,舟车劳顿都顾不上,同营城的负责人进行了简短的谈话和寒暄过后,由营城船舶组织考察团全体成员,就近参观了营城船舶。

看了岸上作业区,看了船坞生产区,也看了新船坞建设区,同时也看见了正在进行最后检查的万吨货轮。

今天是二十六号,二十七号上午,考察团被安排参加由圣塔雅集团委托营城船舶设计并制造的万吨级散装货船的下水仪式,该船即将开始试航程序,即将交付。

这是红星厂作价同圣塔雅集团的补偿交易内容。

为了更快、更稳妥地回本,圣塔雅集团放弃了商品补偿协议,要了特别“保值”的重资产,万吨货轮。

只要红星厂还欠着圣塔雅集团的债,就需要不断地生产这种型号和吨位的散装货轮,直到还清债务。

而圣塔雅集团也将保证,钢铁工业的先进技术保质保量地从全世界先进企业带到红星厂来。

为此,圣塔雅集团甚至考虑从欧洲一些经济产业正在进行调整的企业直接购买钢铁生产设备,转运过来。

当然了,业务不能以出口给红星厂为先决条件,执行相关设备和技术买卖的,也不能是圣塔雅集团。

反正就是船在海上走,手续全球转着溜。

等运送设备和技术的货船到营城港了,这批货早就不知道倒了多少手,最后以废铁处理的名义出手。

放心,只要有利可图,这一套早有人驾轻就熟。

阿美莉卡对老三如此的恶毒和防控,也没耽误了人家乘坐迈巴赫。

在没有完整贸易关系网络联通的情况下,技术和设备封锁只能在高精尖行业领域能达成目标。

钢铁工业早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了,红星厂只不过是取各家之所长,利用手里现有的资源,完成从落后到最新技术的大跨步技术迭代罢了。

圣塔雅集团不是技术的保有者,也不是发明者,而是搬运工,红星厂需要什么,他们就偷运什么。

反正他们得到了想要的,红星厂也是一样。

在营城,考察团将度过三天两夜。

在参加完圣塔雅号的下水仪式后,他们将分组分别考察红星厂在这里布局的营城船舶展示会、营城港码头选址、铁路运输调度仓库、集装箱运转等等项目。

有意向买船的可以看船,有意向扩展贸易的可以看看红星厂的集装箱货运交易能力。

当然,最重要的大客户,五丰行负责人付采凝代表了五丰行和中润将重点考察营城港码头的项目。

李学武虽然没有袒露红星厂会对码头项目进行融资,但中润和五丰行来此就已经表达了相关的态度。

码头,不是几万、几十万就能建成的,就算是这个时候扔里几百万都悬,尤其是先进的集装箱货运码头。

李学武估计,这个项目要吃进两千万的投资。

——

啪嚓——

香槟酒由圣塔雅集团董事长香塔尔女士投掷,第一下便破碎在了船头,也赢得了满堂喝彩。

“我特么准备了鼓号队她不用,非要糟践人。”

徐斯年站在码头边上,轻声给李学武逗了一句壳子。

李学武也是特么够损,嘴一努,示意了正笑着鼓掌的香塔尔说道:“你都应该给她普及一下龙王和妈祖的传说,让她知道知道,在这儿得拜哪座庙哪个菩萨。”

“滚犊子吧你——”

“哈哈哈——”

三月二十七号,营城船舶试航码头,万吨级货船圣塔雅号雄姿英发,即将开启试航。

彩旗飘飘,欢声笑语,虽然没有用徐斯年准备的鼓号队,吹一曲大巷航行靠舵手,但也足够热闹。

圣塔雅集团算是露了脸,红星厂也涨了威风。

万吨巨轮的交付不仅仅代表了红星厂营城船舶制造厂拥有了大型船只的制造能力,也代表了圣塔雅集团与红星厂合作间的互相信任和默契。

最重要的是,让那些外商们看到了红星厂的诚意和实力,更有信心开拓和考虑长远的合作项目。

目前只有吉利星、圣塔雅和三禾株式会社与红星厂签署了贸易补偿协议,也就是技术换商品的协议。

但红星厂需要更多更先进的技术,不可能只依靠这三家企业就敢说在对外贸易上取得了什么成就。

目前贸易旅行团更多的合作是短期订单式的贸易形式,也就是对方在京完成考察签署采购订单,将定金和预付款汇款至港城东方时代银行的信保账户上。

红星厂这边收到了资金到付通知,便会开启生产加工模式,将订单所需按时按批次生产出来,打包装箱经过调度运往津门港码头,由东风船务联合顺风远洋完成从津门港到港城,再到相关港口的航运运输。

对方将分别按照货物批次出厂、出港和到港以及提货等多个步骤完成相关货物资金的给交付程序。

资金引导货物的传送,差一步都会影响了货物运输的速度和安排,直至全部订单完成交付,最后一笔资金进入相关的账户。

红星厂也是从第一批货物出厂开始,在东方时代银行的账户上,陆陆续续地从信保账户上得到货物款项。

所有的贸易流程从签署订单到最后一步完成,可能要三个月、五个月甚至是一年两年。

有可能这笔订单还没有完全交付,该客户又追加了一笔新的订单,可一笔是一笔的,没有绝对的连贯性。

双方只有货物和资金的贸易往来,再无其他技术和设备上的互通交易。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订单不好,也不是红星厂狂到不需要,只是低成本的廉价商品输出,并不是最终目标。

红星厂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通过廉价的商品对市场的适应和敏锐攻击力,吸引更多资本将技术和设备带到人力资源充沛的内地来,以便于完成初代工业化的迭代和飞速发展。

既然都已经有了合作的基础,为什么不吸纳现有合作伙伴所能提供的先进技术呢?

在补偿贸易这一形式已经很成熟的现在,更广泛地开展复合型贸易合作,是红星厂的迫切需要。

哪怕是阿特这样的打着食品贸易商旗号,干着“维护世界和平”买卖的兵器贩子,也有一定的技术手段。

只要他能提供红星厂需要的技术和设备,那红星厂在订单贸易的过程中就会进行货款减免。

简单来说,喜欢执行订单贸易的小商人无法同红星厂签署圣塔雅集团那样全面的合作框架协议,也无法签署吉利星船舶这样技术和货物领域专一的代加工协议。

他们完全可以蚂蚁搬家式的搜集行业先进生产技术,只要符合红星厂的需要,就等于技术和设备换钱了。

减免的货款不是钱吗?

在看到圣塔雅集团切实拿到了补偿贸易的万吨巨轮;在听到三禾株式会社于东南亚用雅致牌电器开疆拓土,大杀四方;在听到吉利星船舶将这里生产的游艇卖给了港城的富豪、卖给了港城的中产,卖到了迈阿密。

你就说,这些小贸易商信不信,眼馋不眼馋。

一旦形成了集群效应,大鲨鱼必然会被吸引过来。

其所拥有的技术储备能力远超行业贸易商,必然会给到红星厂发展和进步的机会。

——

“用原材料组合人力成本,换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掌握和学习能力,这一步你们走的很明智啊。”

付采凝一袭风衣走在营城港码头的选址区域,身边是红星厂副主任高雅琴和营城工业负责人葛平。

李学武走在了她的右后侧的位置。

“也是无奈之举啊——”

高雅琴同为女同志,气质对比成熟内敛的付采凝并不差,更有一股子英气勃勃。

“我们要是有技术、有设备,绝对不可能贱卖劳动力,”她言语间的无奈任是谁听了都感受得到,“但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和机遇,毕竟没有免费的午餐嘛。”

“哎,你这话说的很对。”

付采凝笑着看向她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组织就是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呵呵呵——”

一行人从车上下来,多走了几步,便到了一处选址地,葛平指着前面做了情况介绍。

其实葛平走在队伍也很憋屈,红星厂不干人事啊。

早就有风传出来,红星厂要在营城追加投资三千万,建设集装箱货运码头,建设铁路运输仓库区等等。

反正风吹的很大,人却迟迟不来营城谈话。

现在人来了,风特么吹歪了。

因为红星厂根本没有直接同营城谈话的意思,是越过了他们,直接联系到了辽东。

要依着营城市的态度,是要给红星厂一个下马威的。

当然了,这个下马威也要适度,不能太狠了。

因为东北这一块,适合开港的地块可不老少。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