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饮食男女 > 第1154章 身不由己,迫不得已

饮食男女 第1154章 身不由己,迫不得已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1 01:13:03

第1154章 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再晚一点这西瓜真就不好吃了,过了八月份有股子闹腾味儿。”

刘茵用勺子舀了一点点,喂给了李宁,嘴里笑道:“瞧瞧这小模样。”

刚刚接触世间百味的孩子,对什么都是好奇的。

李宁的小手有劲了,逮着什么抓什么,抓到手里就要送进嘴里尝尝。

李姝小时候坐过的手推车成了他的座驾,但不能往盆边上推。

一走一过就能把叶给你揪下来,比他姐姐还能祸害人。

不过对味道敏感的孩子,在品尝到人生中第一口西瓜时,却并不是那么的美。

李宁的小表情就像是在吃药一般,没有牙齿的他只能在嘴里抿着滋味。

“弟弟不喜欢吃西瓜——”

李姝挤到了奶奶身边,打量着小车里的弟弟,道:“他喜欢吃馒头。”

“哈哈哈,就你知道——”

刘茵点了点她的脑门,笑着解释道:“不是为了让弟弟吃饱,是让他尝尝滋味。”

“你小时候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嘛,你忘了?”

“我——我不记得了——”

李姝听见奶奶如此说,站在那使劲地想了想。

想了有几秒钟,便抬起头说道:“奶奶,你再喂我一口,让我好好想想啥味的。”

“你当这是药引子呢!”

秦京茹好笑地用毛巾给她擦了脸,刚刚吃西瓜弄的小嘴巴成了小猫。

她点了点李姝的小肚子,提醒道:“你已经吃的够多了,再吃下去就爆炸了。”

“小姨!我吃的是西瓜!”

李姝还不服气呢,看着秦京茹强调道:“我——我——我吃的又不是炮仗!”

“哈哈哈——”

刘茵笑得手里的西瓜都快拿不住了,点了大孙女说道:“你个小机灵鬼儿!”

“嘿嘿——”

李姝其实也不知道奶奶和小姨在笑什么,只是见她们笑,便也陪了一个假笑。

李宁手扶着小推车的扶手,愣愣地看着她们。

这副可爱呆萌的小表情让刘茵更觉得可乐了。

一个孙女,一个孙子,成了这家里快乐的源泉。

每天照顾这两个孩子,就算是辛苦一些,也觉得开心。

就在李姝踅摸怎么再骗一口西瓜的时候,窗外传来了汽车的声音。

“快看看,是不是你爸爸回来了——”

秦京茹快要糊弄不住这小丫头了,顺着汽车声音吓唬了她。

李姝支棱着耳朵听了听,随即脸色一变,迈着小短腿跑出了餐厅。

要不怎么说孩子的耳朵就是好使呢,等秦京茹追出来的时候,李学武刚刚打开院门。

“爸爸——”

李姝兴奋地叫了一声,随后小心翼翼地下了台阶,顺着甬路奔向了刚刚下班的李学武。

“小心点,再磕了脖棱盖儿——”

李学武正要回身去帮忙,见闺女跑出来,只能顾着她了。

一待李姝跑到跟前,便双手接住了闺女,一把抱了起来。

“咯咯咯——”

小孩子独有的清脆笑声响亮在李学武的耳边,悦耳动听。

这就是童年的味道,养孩子的意义所在啊。

人不能重新拥有童年的快乐,就把这份快乐传给下一代。

“到底是想爸爸了,还是想好吃的了?”

李学武抱着闺女往外走,见她盯着韩建昆搬下来的箱子,拍了拍她的小肚皮笑问道:“小猪吗?”

“我是小猫——”

李姝双手互相抓着,眼含期待地看着韩叔叔往车下搬东西。

前些天爸爸回来就给她带了好多好吃的和好玩的。

就像这一次一样,是用小汽车带回来的,可好吃了。

“你说她精到什么程度?”追出来的秦京茹点了点李姝的小手,给李学武告状道:“只早晨听了那么一耳朵,足足念叨了一整天。”

“临到晚上了,这眼睛就盯着大门口,耳朵支棱着等你带了好吃的回来。”

“我没有——”

李姝的眼睛虽然盯着车后备厢,可嘴却是最硬的。

她声音喳喳地喊道:“我就是想爸爸了——”

“嗯,我闺女说的,我信,必须信。”

李学武故作认真地点点头,说道:“我闺女说想我了,那就是想我了。”

“绝对不是想我带回来的这些好吃的了”就在李姝抱住他的脖子,很认真地点头附和时,他又说道:“所以这些都给李宁吃吧,我们不吃!”

“爸爸——”

李姝嘟着小嘴,看着顽皮的爸爸,真想问问他,咱父女两个的感情是塑料做的吗?

“弟弟不喜欢吃,弟弟只喜欢吃馒头!”

“你算是记住了——”

秦京茹给韩建昆帮忙,从车上往下搬箱子,瞅了人小鬼大的李姝一眼,撅了撅嘴逗她道:“晚上也给你吃馒头!”

李宁长牙了,下门牙冒出两点小白尖,就喜欢啃东西。

家里也没有啥给孩子吃的零食,更没有后世的磨牙棒,便是这馒头可叫他逮着了。

看见弟弟抱着馒头啃,李姝便认为弟弟是喜欢吃馒头。

所以一见谁说给李宁吃什么,她便要提醒对方,弟弟不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

“是哈哈瓜!大葡萄!”

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小姨的话,她便看清了爸爸带回来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好吃的。

——

得益于冷冻列车支援边疆专线的开通,这两年红星厂职工家里算是有了新鲜玩意。

瓜果、牛羊肉、海鲜等等外地特产摆上了京城的餐桌。

当然了,不是说有了这条专线,这些东西就便宜了。

而是相比于以前,拿着票揣着钱也买不到的东西,现在可以在厂里供销部选购了。

几万人的大厂,供销部从厂区食堂一直开到了大门口。

原本是空地,现在盖了两趟砖瓦房,每到下班时间,这里就跟菜市场一样。

好在是厂里有规定,管的严,自行车进了大门以后,只能存放在车辆存放处。

厂区的主干道宽阔,门市部众多,供销的商品种类也多,才没有出现拥挤的状况。

人事变革的初期,从车间下来好些个不适应劳动生产的女同志,有一部分考虑身体条件,被调剂到了服务处。

服务处本来人数就多,在接收了这些人以后,还能有序地做好安置工作,除了厂里新增了诸多分厂,亟待用工外,这服务供销处便是人力消耗和安置的重点项目。

瓜果蔬菜、海鲜肉食、锅碗瓢盆、干果干货等等。

有厂里自己产的,也有供应链供应的,还有特殊渠道进口的。

虽然在全品类上不如一般的供销社,但要论供应量,那绝对要吊打所有供销社的。

以前供应链专线只有一条,每个月一趟,后来有了两条,再后来两条冷冻专线每天都在路上,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办事处所在地带回来特产。

资源多了,人也多了,但资源品类和数量的增长盖过了职工数量的提升,红星厂职工的幸福指数也就直线上升了。

说现在年轻人闹的厉害,打架斗殴的事时有发生。

可你看看老李,他真的害怕厂里职工打架吗?

不,他不怕,他只是不想因为这种腌臜事影响了红星厂得之不易的发展形势。

在确定这些年轻人的冲动并未给红星厂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且保卫组控制得当,这把火没有烧到红星厂,他也就不在意了,甚至都不管了。

为什么?

因为大势所趋,外面的形势很复杂,厂里的形势很稳定。

其他企业正面临着管委会构架的组合和磨合难题,但在红星厂没有任何乱的迹象。

外面风风火火搞的大学习活动,在厂里基本上实现正规化、组织化、程序化了。

该学习学习,该生产生产,只要别影响了生活。

在红星厂,正因为福利待遇有保障,职工生活水平高,所以才没有人搞事情。

那些青工完全是头脑发热,在其他人看来就是没长脑子,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参加什么打架的活动。

从最开始的那一批,到现在,一个不落,只要参与了的,无论是动没动手,一律按组织程序执行开除手续。

涉及到的任何人,没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谁来求情都不好使,指定是扫地出门。

保卫组已经有了十足的处理经验,在完善厂区保卫和主要职工居住区保卫工作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分局之间的合作,对重点人员进行了监控。

机关人事变革,一大批老科员从岗位上调整到了基础管理岗位上,主抓思想教育工作,专盯青工思想培养建设。

以前的思想教育归车间书记或者正治组长管,他们都是老同事,甚至是老邻居了。

那些青工拿他们说话当放屁一样,嘻嘻哈哈不当回事。

可机关下来的这些人不惯着他们,思想教育工作一到岗就抓了起来,连车间主任都得参与学习,不然等着挨处分。

思想学习笔记、思想动态汇报、组织文章学习等等,每天都有学习任务下发。

这项工作还就是针对青工的,有家有口的老职工基本上不用参与,只需要完成基础学习,唯独刚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青年工人,必须参加学习。

车间主任、段长、组长起模范带头作用,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工作扎实,管理工作到位,在出现治安问题时,是可以减免行政处罚的。

这也是保卫组在处理了三批车间管理干部之后,对管理责任处罚做出的一个调整。

负责组织和生产工作的领导找李学武谈话,治安管理不能把所有的车间主任换一茬。

该有的责任可以严查,但概率问题还是要照顾到的。

李学武是个硬脾气,可也得考虑领导的意见。

所以拐了个弯儿,只要通过监察部门的调查,在思想和管理工作中没有缺失,那就免责。

不是不给他们机会,喊着不会的,已经安排思想教育经验丰富的老科员下去传帮带了,你要是再喊冤就不行了。

车间主任知道这是保卫组,是李学武最后的底线了。

所以他们也发了狠,在车间里骂了娘。

也甭管什么老关系、老同事,更别说老朋友、老邻居。

谁家的孩子自己管不住,敢在他的车间里队伍里搞事情,敢给他惹麻烦,那就甭说别的了,我自己倒霉,你们也别活,这辈子就带逮着你们全家往死弄。

车间干部陪着这些青工在下班后一起搞学习,一起学思想,连小牌都没心思打了。

还打个叽霸毛,这些小崽子们不消停,他们早晚要被折腾死。

也不是没有聪明的,有车间主任就提出来了,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管不行,这些小崽子可不是只在一个车间里交朋友,街坊邻居一拉一大串。

甭嫌麻烦,所有车间主任聚在一起开了个会,回去后小组长把手底下的刺头报上来,一个一个地过,一个一个地找谈话,找家长谈话。

要不怎么说还是群众的力量大呢,保卫组上上下下为这件事折腾了这么长时间没压住,还得是这些叉腰骂娘的车间主任会玩套路。

有不懂事的家长不在乎,任由小子闹的,第二天就收到通知,全家“移民”营城,劳动队正缺少这样的“人才”。

见天的让你去挖沼泽地,一个班下来身上是蚊子包脸上是泥。

累得你有走路的劲,没抬手的劲,躺地上没力气爬上床,看你还有没有心情去打架。

一周了,自机关人事调整后,在车间主任主动参与下,保卫科已经一周没有接到厂职工打架的消息了。

可喜可贺,李学武在今天下午的时候,还跟管委办的敖雨华商量,是不是跟厂工会协调一下,搞一搞联谊活动。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这几次开除的青工,没特么一个是有对象的,都是单身狗。

这些家伙一下班便成了无所事事的不稳定因素。

组织起来搞思想教育和学习是一方面,压榨他们生活中的剩余时间也是个必要手段。

你就想吧,后世抖m出来之前,有多少奇葩事,有了短视频的洗脑和消耗,台球室、网吧、ktv是不是冷清的多了?

这些最容易滋生事端的场所做梦都没想到,年轻人都去线上嗨了,线下都成了乖宝宝。

现在可没有这个条件,但并不妨碍红星厂创造条件。

青工,本质上就是有工作的青年,有稳定收入,年轻没结婚,下了班不知道干啥。

你想吧,他们但凡有对象勾着,也不至于下了班去跟同事或者朋友们出去鬼混。

这是婚后男人的处境,可婚后男人不会这么没脑子。

真挚的友谊一般不会毁于借钱,但往往会因为一句“我有对象了”而慢慢地疏远。

联谊,必须搞联谊,纺织厂是女工大户,红星厂这样的高福利工厂正是她们的绝配。

李学武给敖雨华说了,要在思想上提升青年工人的认知,也要在生活上对他们表示关心和爱护。

双管齐下,治标治本。

——

“你们厂要造飞机了?”

顾宁给儿子套上了围脖,接了婆婆手里的饭碗,喂李宁吃鸡蛋羹。

小家伙眼睛叽溜溜的,吃一口玩一会儿,打量着正在餐桌上吃饭的众人。

同时也在看他的小姐姐,跟他一样,坐在儿童餐桌上吃饭,这是他们太姥爷的手艺。

这带小桌子的儿童座椅,还是李学武跟大姥提了一嘴,也没敢把自己的灵魂设计手稿拿出来显眼,好在是大姥懂他说的意思,就有了孩子们的方便。

不仅李姝有,院里的孩子们都有了,西院可不卖这个,但耐不住这玩意儿好用,舍得脸上门求呗,都在一个院住着。

也是真好用,就一个不用大人抱着孩子吃饭,得剩下多少力气。

尤其是李姝这样的大孩子,正是好奇心重的时候,吃吃饭就跑了。

一般的爷爷奶奶得端着饭碗子在后面跟着喂,家里宽敞的,能追出二里地去。

这小椅子一关,不吃完别想着下桌。

李家的家教更严格一些,李姝能自己吃饭了,就没让人喂了。

虽然一顿饭吃的跟鸡蹬狗刨似的,哪哪都是,但已经在学习了。

李宁就坐在爸爸的身边,李学武自己吃饭的同时也抽空给顾宁打下手。

听见她问了,便应声回道:“上个月的项目了,你那都听说了?”

“韩姐的爱人在三机部,不知道怎么听说的,跟我问来着。”

顾宁手里的勺子轻轻磕了磕碗底,警告李宁好好吃饭,不要三心二意。

李宁跟他姐姐一样,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怕妈妈。

他奶奶喂吃饭的时候手里还得抓点东西玩着,等他妈妈喂饭的时候老老实实的。

“跟日商合作的出口型项目,主要是生产日改的kh-4型轻型直升飞机。”

这不算机密,连秘密都不算,李学武也没在意,随口解释了。

“生产线还没拆回来,得等日方做好安排,还得改装升级一下。”

他咬了一口馒头,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笑了笑,继续说道:“厂里组织了个考察团,准备参与这一次的行动,也是个学习的机会。”

“就是赵雅军参与的那个?”

顾宁还记得上周大嫂家里闹出来的笑话,知道赵雅军要出国参加行动。

想到这里,不由得看向了李学武,问道:“是需要你带队出去吗?”

听她这么问,不仅仅刘茵紧张地看了过来,就连秦京茹两口子都停了吃饭的动作。

“我不去,不太合适。”

李学武笑了笑,对顾宁安慰道:“放心吧,我这个岁数哪里有可能带团出国。”

“我也不希望你去,要去也不去小鬼咂国”刘茵很是认同地点点头,说道:“那的人没有好下水。”

“是,您说的对——”

李学武没有跟母亲解释,而是同样笑着安慰她道:“出去半年呢,我可离不开家。”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