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饮食男女 > 第1125章 爸给你买条狗

饮食男女 第1125章 爸给你买条狗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1 01:13:03

第1125章 爸给你买条狗

“二哥,街道贴了通知。”晚饭过后,后院李学武家里客厅坐满了人。

姬毓秀从厨房里端了一大盘子西瓜出来给众人分了。

这还是沈国栋从山上带回来的,红星村自己用暖棚扣的。

“说是要抓歪风,不允许再闹了。”

他从沙发上起来,帮着姬毓秀分了西瓜,同时给李学武汇报道:“街道王主任还叫了我们一些人过去开了个会。”

“开什么会?”

李学武接过西瓜咬了一口,还挺甜的。

晚上的时候,沈国栋就说凉水里镇着西瓜呢,吃晚饭正好解暑。

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后世的西瓜经过科学的培育,的含量一定比现在高。

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冰箱冷藏方式。

可吃起来无论口感还是这种氛围,都没有现在这西瓜吃的舒服。

就连李学武这种不喜欢吃甜食的人都忍不住来了一块。

夏天来了,四九城的老百姓实属难捱,如果晚饭后能来一块西瓜,那属于顶级的享受了。

沈国栋吃的也香,一大口吃完,也不管脏不脏,捡了桌上的抹布擦了擦手。

他解释道:“王主任说让我们多做做工作,把摊子支起来,支的大一点,好把这些不安分的崽子塞进来。”

“呵呵呵——哪里塞得下。”

说完这个,他又笑着摇了摇头,道:“同去的还有街道的几个小厂子,那些厂子的领导也是一脸的为难。”

“王主任怎么就盯上你了?”

小燕吐了西瓜籽,瞥了沈国栋一眼,道:“你可注意点,别什么事都往身上揽,到时候给二哥惹麻烦。”

“我也不也跟二哥汇报呢嘛——”

沈国栋点点头,看向了只吃了一小块便不吃了的李学武,问道:“二哥你说这事我得咋办?”

“王主任问没问你的个人情况?”

李学武叠起右腿,靠坐在沙发上,看着沈国栋问道:“有没有说些别的?”

“这个……是刘主任跟我打听了咱们回收站的情况。”

沈国栋想了想,解释道:“问了经济合作组的形式,又问了问合作组成员以及我现在负责的业务。”

“我没说彪哥他们的事,只是说了我在京负责的一小部分。”

“你不说他应该也知道的。”

李学武缓缓点头,看向姬毓秀问道:“你们应该早几天收到的通知吧?”

“是,六号当天就收到了。”

姬毓秀坐在了缝纫机旁的凳子上,见二哥问,便回道:“我们是主要负责单位。”

“不光光是我们,卫戍那边应该也要负责思想教育工作吧?”

“嗯,我是今天收到的通报文件。”

李学武看向沈国栋解释道:“这是好事,上面既然要稳定局势,街道一定会有所行动的。”

“想要维护稳定的局面,势必要表彰一批、安抚一批、处理一批的。”

“那我是……被安抚的那一批?”

沈国栋愣了愣,好像听明白了,好像又没听明白。

小燕倒是懂了,好笑地瞅了他一眼,道:“你屁的委屈都没受到,谁打你还是抢你东西了,安抚你什么?”

她看向了李学武问道:“二哥,街道的意思是想表彰宣传国栋这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型?”

“算是吧,正面宣传嘛——”

李学武点点头,笑着看了沈国栋说道:“你们这算街道领导下的集体经济,是先进的,也是奉献的,更是光荣的。”

“嘿嘿——这我就放心了。”

沈国栋听了个半拉柯基,不过大概的意思是懂了,所以笑着说道:“总算这两年的好事没白干。”

“呵呵呵——这就满足了?”

李学武轻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恐怕接下来你要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了。”

“啥意思?二哥我咋没听明白呢?”

沈国栋也没心思吃西瓜了,看着李学武说道:“咱们在街道干回收站这两年,好事真没少做啊!”

“冬天扫雪、除冰,帮扶孤寡老人,夏天修缮房屋、减震救灾、消防救火……”

“二哥没给你说这个——”

姬毓秀从后面笑着拍了他的肩膀,提醒道:“你以前做的这些工作是很有意义,但照顾和帮助的人还太少了。”

“二哥的意思是说啊,组织上很看好你,准备给你更多的机会去为人民服务。”

“啥——?”

沈国栋回头看了一眼姬毓秀,又转过身看了李学武问道:“二哥,街道准备提我当干部?”

“这还没到睡觉点呢,咋就开始做梦了?哈哈哈——”

姬毓秀笑着解释道:“选你做个谠员还是可能的,当干部这件事你还是甭想了。”

“也说不定,万一呢。”

二爷笑呵呵地说道:“咱们国栋醇厚善良,懂得感恩,这不就得到组织的信任了嘛。”

“这哪里是组织信任他,分明是组织信任回收站——”

小燕见二哥这么说了,知道是沈国栋得了好处,便也忍不住笑了。

只是笑归笑,该谦虚的是要谦虚,该提醒沈国栋的,还是得在这说明白了。

沈国栋这个人哪都好,就是有点小心眼。

你看他跟这些兄弟,跟家里人不小气,吃点啥用点啥可大方。

但钻牛角尖的时候十匹马都拉不回来,放个屁都当是好玩意儿。

有时候两个人私底下说事,沈国栋就容易胡思乱想,生闷气。

要在李学武跟前儿说了,他自己怎么都能想明白。

“回收站的工作不就是国栋在负责嘛,那就是组织信任他嘛。”

李学武笑着鼓励小兄弟道:“别紧张,别有顾虑,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街道这个时候用你,就是想给大家起个模范带头的作用。”

他放下手里的茶杯,解释道:“大学习活动进行到新的阶段了。”

“你们看,学校里已经很少组织活动了,工厂这边也基本上都完成了既定的变革目标。”

“下一步大学习的重点任务是要建设,是要恢复,破而后立嘛。”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了,总要有个模范标兵,有个带头人,让年轻人知道该怎么奋斗。”

“我看国栋这个例子就很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虽然没有很高的文化,没有进厂工作的机会,但组建了经济合作社,给其他街道上的年轻同志提供工作机会,这也是很好的嘛。”

“这个时候农业需要先进,工业需要模范,建设需要标兵,青年也需要学习和奋斗的榜样嘛。”

“二哥,你再说他都要晕了。”

小燕笑着说道:“夸得他找不着东南西北了。”

“别瞎说,我还能找不着北?”

沈国栋笑着说道:“你没听二爷说嘛,我这个人敦厚淳朴,善良友爱。”

“二爷那是自家人啥都好,笨蛋都能当个宝,你还真信了啊。”

小燕笑着瞥了他一眼,看向李学武问道:“二哥,你说说他,别叫他犯了错误。”

“要是他自己的事都无所谓了,毕竟是代表咱们回收站呢。”

“对对,二哥你说给我,我应该怎么做。”

沈国栋煞有介事地从茶几下面掏了笔记本和铅笔出来,还准备要做记录呢。

“哈哈哈——”

姥爷和二爷等人都被他给逗笑了。

李学武也是笑着看了他说道:“不是叫你别慌,该干啥干啥嘛。”

“我问你,王主任跟你说的,搞几个小工厂,这件事顺利么?”

“还算顺利吧——”

沈国栋迟疑了一下,汇报道:“我也想不到我们能干啥。”

“也就是废纸旧报纸啥的重新打纸浆做包装箱,或者搞个火柴盒厂。”

“嗯——好像不太行,街道的意思可是想让你帮助更多的人啊。”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道:“有没有想过人数多的,大家聚在一起能发扬集体效应的工作?”

“呵呵——二哥,你是知道我的。”

沈国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您要让我干啥绝对没问题,至于说拿主意,这个我不在行啊。”

“嗯,还是思路的问题。”

李学武指了指姬毓秀倚着的缝纫机说道:“这玩意儿好多人家都买了,你就没想过搞个缝纫社啥的?”

“缝纫社?那不都是公家出钱买机器吗?”

沈国栋还真不懂这个,愣着问道:“再说了,咱也买不到布啊,能干啥。”

“你个人当然买不到布了,王主任不是给你办下集体的手续了嘛。”

李学武看着他说道:“街道领导的小集体经济,是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实施的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啥、啥资料?还要亏钱?”

沈国栋有点跟不上李学武的话,手里赶紧做着笔记,不过写了个哩哩啦啦。

“意思就是,你跟王主任申请成立缝纫社,拿到手续后,找街道的家庭妇女们,或者没有工作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们,把家里的缝纫机搬出来,放在厂房里,大家一起搞被服生产。”

李学武怕他记不住,所以掰碎了,扭匀乎了喂给他,说的慢,还得通俗易懂。

“你有了合作社,就能凭借合作社的资质,从纺织厂也好,从供销社也罢,获得生产所需要的布料等等,用于被服生产。”

喝了一口热茶,他又道:“你手里有这方面的资源,无论是布匹还是,可以跟雨水说,也可以找供销社的马主任。”

“至于要生产什么,可以打听打听,渠道都是现成的,往供销社也好,往红星厂的联合贸易平台也罢,都可以的嘛。”

“好好,我记下了,还有吗?”

沈国栋闷头做着笔记,听着武哥把工作的流程都讲的这么到位了,他还有啥不懂的。

不用管别的了,只要照着武哥说的做就行了,准没错。

“你真当我是给你出谋划策的了!”

李学武好笑地训了他一句,道:“用用脑子嘛,想想这个市场需要什么,你能找到什么,把资源想办法拢在一起嘛。”

“还公家出钱买缝纫机,那得多大的成本,谁能给你兜这个底儿?”

他摆了摆手,道:“给那些人说,小集体经济,按工作量计算劳动报酬,保证质量的同时,做的越多越好。”

“二哥,您要这么一说啊,恐怕这街道上一小半的人家都得来。”

姬毓秀是当过街道所所长的,对交道口还是比较熟悉的。

“一台缝纫机也才一百多块钱,真要能搬进厂里按工计酬,半夜都不带休息的。”

她认真地解释道:“现在就业的情况属实困难,家里有两三个妇女的情况比比皆是。”

“母亲带两个闺女,这台缝纫机能从今天早晨踩到明天早晨去。”

“重要的是保证质量,无论是生产资料的质量,还是产品质量。”

李学武点点头,指了沈国栋提醒道:“你的被服产品卖不出去,社员们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这集体也就干不起来。”

“她们不缺少赚钱的能力,就是缺少赚钱的渠道,而王主任看重的,恰恰是你的渠道和协调能力。”

“二哥,我懂了,我知道该咋整了。”

沈国栋不仅把李学武的话做了记录,就连姬毓秀说的话也记了下来。

“您看看,我还有啥能干的,这家庭妇女和姑娘们有着落了,小年轻的能干啥?”

“回收站招了多少合作社员了?”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道:“这个工作你心里有谱吧,集体经济,还得看人品呢。”

“我懂,不是啥人都要的。”

沈国栋谨慎地说道:“目前招了有四十多个人,有的自己带车,有的是咱们的车。”

“用咱们的车,我都是请街道给出了个使用手续,盖的也是街道的章。”

“自己带车的,有自行车,也有三轮车,现在都在大仓库那边管理和收货。”

“嗯,人可以慢慢收。”

李学武喝着茶,说道:“四九城这么大,你养一百人都不够,可还是那句话,人品重要,管理更重要。”

“队伍大了,你也可以发现好苗子,慢慢培养,慢慢相看,路遥知马力嘛。”

他想了想,点了沈国栋提点道:“我们厂跟京城火车站合作,搞了个货物配送站你知道吧?”

“知道,我经常去那边接货。”

沈国栋在本子上做着记录,嘴里快速地回答道:“那边我熟着呢。”

“你琢磨琢磨,能不能搞个运输队带货站,毕竟现在有仓库了。”

李学武微微昂着头,边思考边说道:“运输队也属于合作社的范畴,街道就能给手续。”

“这个……我也是想过,那个时候咱们不是有三轮车嘛。”

沈国栋解释道:“我还想着去拉货来着,可去了才知道不成。”

“人家的货包这么大个儿,比咱们的三轮车都大,完全拉不下。”

他手比划着,强调道:“那都是大卡车才能拉的,咱们的三轮车太小了。”

“那就搞个大一点的三轮车嘛,排子车那样的。”

李学武点了他说道:“电焊机才几个钱,去轧钢厂拉点钢条钢管,买一些自行车配件,自己焊大排子车。”

四九城这个时候是有排子车的,有的是倒骑驴,有的这是正三轮。

要说拉货的能力,你总不能往排子车上装煤吧。

几百斤的货还是没问题的,只要排子的结构设计的好,人力蹬得动就行。

这个时候的运费其实蛮高的,是对标大卡车汽油和车辆消耗的标准制定的。

要不怎么说开放后国内兴起了运输热呢,那个时候最早买大卡车的人都发家了。

“别说自行车的零部件不好掏噔啊——”

李学武瞪了要提问的沈国栋说道:“跟街道申请个自行车维修点,或者就以回收站自行车维修的名义去采购,要活动脑筋嘛。”

“哎——知道了武哥。”

沈国栋讪讪地笑了,他没想到武哥都会抢答了,知道自己要问什么。

小燕瞅见了他的窘态,主动插话问道:“二哥,听说红星厂要生产汽油大三轮了,那个是不是能搞货物运输?”

“当然能搞,现在道上不就跑着呢嘛——”

姬毓秀给解释道:“你们要买,可以来找我,我帮你们办牌照手续。”

“客运和货运都成吗?”

沈国栋这会儿的脑子也够用了,还知道客运的市场更大呢。

不过却是把姬毓秀为难着了,她解释到:“我们还真就没有收到关于这类业务的管理规定,不过现在的运输队都在干,你们也可以啊。”

“那些运输队都是公家的,这个性质还是不一样的。”

李学武提醒沈国栋道:“你要搞运输队,先从排子车开始,给街道做出个样来,然后再想客运的事。”

“至于说大三轮,这个一定是有的,载货量标准能干到一吨五。”

“明白,我记下了,这个算发展的第二步。”

沈国栋笑着说道:“缝纫社、火柴盒、包装盒、回收站和运输队,绝对能让王主任满意了。”

“我倒是有个主意,你可以参考一下。”

姬毓秀建议道:“我记得今年年初看报纸,吉城那边街道办事处,几个妇女办了个小化工厂,生产升华硫酸、亚硝酸钠、硝酸钠啥的。”

“人家从四个人开始干,现在都有几十个人的规模了。”

她回忆着介绍道:“起初就是生产这些化学产品,能有个十几种,后来开始生产小药片,能生产二十多种药呢。”

“啥?药厂也能集体办?”

沈国栋愣了一下,道:“这要是把人吃坏了咋整?”

“你当是造假药的呢?”

姬毓秀笑着看了他,说道:“人家是有医药站给指导生产呢,你要想搞,可以去医药站问一问,让王主任给你办手续。”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