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 第112章 真正的帝王,喜怒不形于色

大安宫的殿门,在李承乾身后缓缓闭合,发出沉闷的声响。

那声音,就像是某种终结的宣告,又像是新一轮角力的开始。

暮色已深,屋檐上檐角挂着的铜铃在晚风中轻颤,却没有人敢去听那本该清脆的声响。

随着李承乾从大安宫走出,程处默等人的掌心渗出细密的汗珠。

作为千牛备身,按照职责,他应当习惯这样的场面。

毕竟,当年太上皇也是如此对待无上皇的,现在不过是陛下将太上皇对付无上皇的手段用在了太上皇身上罢了。

就在刚刚,大安殿里面的争吵声,在场的千牛备身都听到了。

虽然是一些只言片语,但也都足够骇人的了。

他们今日‘有幸’听到了这种宫中秘闻,他们不知道是不是陛下对他们的一种试探?

帝王心思高深莫测,谁能猜得对呢?

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程处默等人感到一阵窒息。

程处默偷偷地望向同僚们风,他发现所有人的脖颈都绷得笔直,仿佛他们稍一松懈就会人头落地似的。

“处默......”尉迟宝琳低声道,声音细若蚊呐。

程处默用眼神及时地制止了他。

宫墙内的每一句,都可能成为自己的催命符。

尉迟宝琳这个愣头青到现在还没有明白,实在是让人无奈。

按照年纪来说,尉迟宝琳的年纪比他还大。

可是,尉迟宝琳的心智......一言难尽。

忽然。

大安宫殿内突然传来瓷器不断碎裂的脆响。

程处默等人的肌肉瞬间绷紧,右手下意识地按上刀柄。

李承乾的反应,他们没敢去看,纷纷目不斜视。

这不是他们该过问的事情,而且,但凡今天的事情传出去了,他们在场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跑。

一想到这里,程处默觉得等有机会了,再和尉迟宝琳等人说出其中利害,免得他们中有人犯傻然后牵连了自己、同僚和家族。

今日所听所见到的,为了自己性命着想、为了家族,他必须全部将它烂在肚子里。

而且,必须将它们全部忘掉才行。

如此谨慎,才能在这宫墙内保全自身,以及不牵连家人。

这一刻,他总算是明白了自己阿耶平日里对他说的那些‘道理’是很有用的,保命准没问题。

程处默心中的程咬金形象愈发地高大,同时,他心中对阿耶的钦佩也多了很多。

阿耶并非是其他人所理解的那种莽夫,没有那么简单,在他看来,阿耶是有大智慧的人。

李承乾没有理会紧闭的大安宫殿内李世民如何发怒砸碎瓷器这件事,他该说的话,已经都说了。

剩下的,就看李世民那边今后的表现了。

“回东宫正寝殿......”李承乾忽地开口道。

说罢,李承乾在黑甲铁卫和千牛备身等人簇拥下,往东宫方向而去。

......

贞观二年,七月四日,甘露殿

殿角铜漏滴答,窗外蝉鸣聒噪。

李承乾伏案执笔,朱笔在奏疏上勾画,笔锋凌厉如刀。

烛火映在他冷峻的侧脸上,眉宇间凝着一层霜色。

案头堆积的奏疏已批阅过半,墨迹未干的纸页散着淡淡的松烟香,与殿内沉水香的气息交织,却掩不住那股若有若无的血腥气——那是权力独有的味道。

忽然,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极轻,却刻意控制在能让皇帝察觉的范围内。

李承乾笔锋未停,眼皮也未抬一下,只是淡淡道:“进来。”

殿门无声开启,无禄躬身趋入,双手捧着一封军报,漆封上烙着百骑司的暗记。

他行至御案前三步处跪下,额头抵地,将密报高举过顶:“陛下,百骑急报。”

李承乾搁下朱笔,指尖在案上轻叩两下。

无禄会意,膝行上前,将密报呈上,随即又退回原处,伏身不动,宛如一尊石雕。

军报入手,触感微凉。李承乾拆开漆封,抽出内里薄笺,目光一扫,便见上面寥寥数语:

孔颖达,流放岭南途中病卒,尸身就地掩埋。

纸上的墨迹尚新,字迹工整,不带半分情绪,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承乾的指尖在“病卒”二字上轻轻摩挲了一下,唇角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又迅速恢复如常。

他的眼神依旧沉静,甚至连睫毛都未颤动半分,唯有嘴巴嚅动了一下,泄露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孔颖达,死了。

那个曾经在东宫授课时,板着脸训斥他“不修德行”的大儒;那个在朝堂上屡次谏言“太子失德”的腐儒;那个在他登基后仍暗中联络旧臣,并煽动国子监学生生事且妄图扶持李泰余党翻案的逆臣……终于,死了。

岭南的瘴气,果然没让他失望。

李承乾缓缓合上密报,指尖在纸面上轻轻一敲,随即将其丢入一旁的炭盆。

火舌倏然窜起,将薄笺吞噬,化作一缕青烟,袅袅散入殿顶的藻井。

“百骑司的人,办事还算利落。”他淡淡道,声音平静得听不出喜怒。

无禄依旧伏在地上,不敢抬头,更不敢接话。

作为贴身宦官,他深知陛下越是平静,心思便越是深沉。

此刻若多说半句,恐怕明日甘露殿外便会多一具无名尸首。

殿内一时沉寂,唯有炭盆中火星噼啪轻响。

李承乾重新执笔,蘸了朱砂,继续批阅奏疏,仿佛方才之事从未发生。

他的笔锋依旧稳健,朱批的字迹工整凌厉,不见半分滞涩。

然而,无人察觉的是,他的目光在某一瞬微微飘远,似乎透过眼前的奏疏,望见了多年前的某个午后——

那时的孔颖达手持戒尺,冷着脸训斥他:“殿下身为储君,当以仁德为先,岂可任性妄为?”而他跪坐在席上,低垂着头,指甲却深深掐入掌心,渗出血丝。

如今,那个训斥他的人,已化作岭南的一抔黄土。

李承乾的唇角终于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转瞬即逝。

“无禄。”他忽然开口。

“奴婢在。”无禄浑身一颤,额头贴得更低。

“传旨,孔颖达虽为罪臣,然曾教过朕读书,着令其子嗣收敛尸骨,归葬祖坟。”

无禄一愣,随即叩首:“陛下仁厚,奴婢这就去办。”

李承乾不再言语,只是摆了摆手。

待无禄退下,殿门重新闭合,他才缓缓抬眸,望向窗外。

夕阳西沉,余晖染红了甘露殿的飞檐,宛如浸了血一般。

他的眼神幽深如潭,无人能窥见其中翻涌的情绪。

——孔颖达死了,他很高兴。

但这份高兴,不能显露半分。

因为,真正的帝王,喜怒不形于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