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 第90章 千古一帝

刀光闪过,婴儿的啼哭戛然而止。

妇人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却被校尉反手一刀钉在了祖宗画像上。

画像中的崔氏先祖眼角竟渗出血泪,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狰狞。

“一个不留。”校尉擦去刀上血迹,冷眼看着甲士们挨个补刀。

有白发苍苍的老者跪地求饶,被一刀削去头颅;有少年郎君持剑反抗,被乱箭射成筛子;更有怀胎八月的妇人,被活活开膛破肚。

当朝阳升起时,这座传承四百年的世家大宅已化为焦土。

校尉命人将三百颗头颅垒成京观,最顶上正是崔民礼那颗独目怒睁的首级。

微风拂过,带起几片未燃尽的族谱残页,上面“五姓七望之首”六个烫金大字,正在余烬中慢慢蜷曲、碳化,最终化为飞灰。

校尉站在这片焦土前,目光却是看向长安的方向:我的名字,应该能够入陛下的耳了吧?

这一次参与灭五姓七望的行动,是百骑的人找上门的,然后,他没有丝毫迟疑,就同意了。

而且,做这件事,对他来说,早就盼望已久。

既能报仇,还能为陛下效忠,这种机会,可是不多!

而庆幸的是,他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

辰时。

太原王氏祖茔。

晨雾未散,冷风卷着枯叶掠过坟冢。

七名王氏子弟跪在祖坟前,双手被缚,面前是七口新掘的土坑。

黑衣甲士列阵而立,铁甲森寒,刀锋映着晨光,无一人出声。

王珪的族弟王肃忽然暴起,肩胛一拧,挣断绳索,反手夺过身旁甲士的横刀。

刀光一闪,两名甲士喉间血线迸裂,仰面栽倒。他身形如电,直扑鬼面将领,刀刃破空,寒芒直逼咽喉——

“嗖!嗖!嗖!”三支马槊同时刺出,精准贯穿他的双肩与腹部,将他生生挑离地面。

鲜血顺着槊杆流淌,滴落在祖坟的碑文上。

王肃悬在半空,口中血沫翻涌,却仍死死盯着鬼面将领,嘶声道:“你们……咳咳……那个戴鬼面的……明明是隋炀帝的……”

鬼面将领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抬手,五指一收——

“嚓!”三支马槊同时一拧,王肃的躯体在半空中四分五裂,内脏与碎骨洒落坟前。

甲士们沉默上前,动作整齐划一。

两人一组,拖起剩余的王氏子弟,按跪在土坑边缘。

刀光一闪,六颗头颅滚入坑中,无头的尸身随即被踹入。黄土覆下,掩埋了最后一声未及出口的惨叫。

鬼面将领转身,走向王氏祠堂。

甲士紧随其后,无人交谈,唯有铁靴踏过青石的闷响。

祠堂内,供奉着历代先祖的牌位。将领抬手,指尖轻叩供桌三下——

“轰!”祠堂四角同时燃起烈火,猛火油泼洒的痕迹蜿蜒如蛇。

火焰吞噬木雕金漆的牌位,将“太原王氏”的匾额烧得噼啪作响。

风起,灰烬盘旋升空。

鬼面将领最后看了一眼燃烧的祠堂,转身离去。

甲士们无声跟上,仿佛他们从未出现过。

太原王氏,就此绝祀。

......

三月五日,真珠毗伽可汗牙帐。

夷男盯着金帐中央那堆大唐诏书,突然放声大笑。

镶着狼牙的金冠随着笑声颤动,惊得帐外拴着的海东青扑棱棱乱叫。

“十万头牛?二十万只羊?马五万匹?”他抓起《授夷男左骁卫大将军制》诏书砸向使者,“你们唐人的皇帝是做梦吗?”

唐使面露愤怒,“夷男可汗,你难道不怕我大唐天兵降临吗?”

夷男冷冷地看向唐使,然后做了一个割脖子的手势。

下一瞬。

唐使的头颅高高飞起。

这一变故,令大帐内回纥、契苾、同罗等铁勒部落的首领面色骤变。

“可汗,您这样做,只怕会......”回纥首领吐迷度面露恐惧地看向夷男。

“你们以为唐人皇帝为何会提出十万头牛和二十万只羊、五万匹马?他们这是要让我们没有活路!既然唐土的那位小皇帝不肯给我们活路,那我们反了又怎样呢?”夷男冷着脸大声道。

同时,他心里对大唐充满了忌惮,他知道一旦他答应了这些苛刻的条件,这些部落首领就会和他离心,大唐皇帝提出的这些东西,终究还是由他们这些部落凑出,这是一个针对他的阴谋。

只是,面对大唐,如何应对那轰天雷那种神秘的武器呢?

颉利三十万大军都败了,他如何取胜?

......

三月八日。

吐蕃。

逻些城。

红山宫。

松赞干布赤脚踩在颉利可汗的头颅上,石灰簌簌落下。

宰相尚囊上前一步,怒道:“唐皇欺人太甚!赞普,我提议......”

松赞干布直接打断道:“宰相,不可,如今唐强而吐蕃弱,对于我们吐蕃来说,还需要隐忍。只不过,我没想到的是,唐皇竟然拒绝了我们吐蕃的提议?只是,唐皇收了我们最珍贵的雪域珍宝,却没有给我们什么回礼?就是回了一个颉利的头颅,唐皇这是在威胁我们吗?”

说到这里时,松赞干布脸色张红,目光愤怒。

殿内一片死寂。

在场的贵族们并不希望与大唐开战,至少,是在这个吐蕃弱而唐强之时,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所以,对于松赞干布的话,无人回应。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吐蕃对上唐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须臾。

松赞干布的叔父论科耳说:“赞普,您提出请求和亲,唐皇竟然拒绝了,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唐皇对我们吐蕃的态度是不友善的。我觉得我们吐蕃应该争取更多的盟友以对抗唐皇。”

松赞干布点点头,“叔父说的没错。我们吐蕃必须早作打算。和亲之路断了,唐皇的态度也很明显。我们吐蕃能做的事情就是抓紧一切时间兴盛吐蕃,这一切,还要仰仗诸位了。若是唐皇倘若派人来攻,我们吐蕃的勇士也不会比唐人差!”

众人闻言,纷纷道:“赞普英明!”

......

春寒料峭的三月,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如瘟疫般在河南道蔓延开来。

先是荥阳城外的商旅发现郑氏祖宅已成焦土,继而博陵的驿卒目睹崔氏庄园血流成河。

待到清明时节,往来于汴水的船夫们都在传说着一个可怖的见闻——清河崔氏的宗祠前,三百颗头颅垒成的京观在雨中腐烂发臭。

这消息乘着驿马,沿着官道一路向西。

洛阳的茶肆里,说书人压低了嗓音描述那些黑衣甲士如鬼魅般的屠戮;潼关的守军交头接耳,议论着太原王氏祖坟前新添的七座无名冢。

每个传递消息的人都面色惨白,仿佛亲眼目睹了那场屠杀。

五月初,当长安城的槐花开始飘落时,这则消息终于传到了太极殿。

一个从河南道快马加鞭赶来的驿丞,在朝会上颤抖着递上奏报。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只听见竹简在御案上展开时发出的轻微沙响。

“启禀陛下,河南道急报......”驿丞的嗓音干涩得像是磨砂,“荥阳郑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他顿了顿,喉结滚动,“全族尽殁,鸡犬不留。”

朝堂上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老臣们面面相觑,年轻官员则死死盯着自己的笏板,生怕泄露了眼中的惊惧。

没有人敢抬头去看御座上的天子,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寒意正从龙椅上弥漫开来。

李承乾紧皱眉头。

自从三月三日灭掉河南道五姓七望后,整个大唐烽火遍布,除了关中,其他地方都已经明面上举起了反旗。

而这些举起反旗的人,赫然是五姓七望的人。

至于关中作乱的五姓七望势力中人,还没有成气候,就被岳飞带人平定了,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出了关中,处处是战乱。

大唐,再一次陷入了战乱之中。

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平息此次叛乱,并借机肃清五姓七望和关陇集团的地方势力,还大唐一片净土。

时间拖得越久,对大唐越不利。

既然他们这些人已经举起反旗,那么,朕就有足够充分的理由除掉他们了。

百姓支持的是他李承乾,而不是五姓七望。

关中被他牢牢掌握在手里,地方的叛乱可以迅速平定。

这一次,就让岳飞和徐达两人各领一支军队平叛吧!

顺带着将江南道的冯盎、剑南道的窦轨、淮南道的李袭誉、山南东道的李孝常全部收拾一遍,然后重新把江南道、剑南道、淮南道、山南东道纳入大唐疆土中。

薛万彻所在的河北道,有王安石、程咬金在,三人联手,应该可以让河北道的叛乱迅速平定。

至于常遇春和李定国不动,李承乾有意让常遇春负责灭薛延陀等铁勒部落,而且就食于敌,而李定国则是防着吐蕃,一旦吐蕃有异动,李定国和尉迟敬德会出兵顺势强占吐蕃国,同样就食于敌。

而且,李承乾给了常遇春和李定国便宜行事的权力。

这一次,他准备借着清除五姓七望和关陇集团等世家的机会,一举荡平大唐,并灭薛延陀等铁勒部落,为他登基改贞观为宣武扫平所有障碍。

既有拓疆之功,又有平叛之绩,那么,他登基称帝,也就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了!

而且,他做的会比李世民还要好。

成为千古一帝吗?

做千古一帝,确实不错。

一扫全球寰宇,足够配得上这个称号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