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 第17章 长孙无忌登门

自李泰那日仓皇离去后,东宫的朱漆大门再未被他的锦靴踏过。

当然,他也被禁足在了东宫,哪儿都不能去。

李承乾倚在廊柱旁,望着庭院里新栽的梧桐,嘴角掠过一丝讥诮——清净,倒是求之不得。

太极殿方向久无动静。没有内侍尖利的宣召,没有李世民故作威严的训诫,连往日总来“指点”太子功课的陆德明和孔颖达也销声匿迹。案头那盏鎏金狻猊香炉终日冷着,倒省了熏香的麻烦。

正合他意。

晨光初现时,青石地面上便映出一道执拗的身影。

李承乾赤着上身,将石锁抡得虎虎生风。汗水顺着少年单薄的脊背滚落,在那些狰狞的鞭痕上蜿蜒成溪。

每当他力竭时,眼前就会浮现太极殿上明黄衣袂扬起鞭影的模样——于是又能多举十次。

午后蝉鸣聒噪,他却沉浸在竹简霉味里。《战国策》的批注越写越密,《鬼谷子》的绢本被摩挲得起了毛边。

偶尔抬头,目光掠过书架上那册蒙尘的《孝经》,喉间便会溢出一声冷笑。

翻遍史书,世上能人无数,可言行一致者,又有几人?

孝,对于唐朝来说,极为奢侈。

父慈子孝,都是演戏,而且,各个入戏极深。

梧桐叶落时,守门的老宦官突然发现——太子殿下蹿高了半头,原本瘦削的肩膀已能撑起织金蟒纹的朝服。

而那双总是阴郁的眼睛,如今像极了武德九年的陛下:淬着冰,裹着火,静待惊雷。

此刻。

李承乾面露慵懒的神色,随意地坐在显德殿台阶上,面色平静。

转眼间,已经过了四个多月。

对于朝堂上的事情,李承乾也没有像以前那般关心了。

而他现在唯一想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吃好,睡好,身体锻炼好,不精神内耗,静待时机。

至于读书,也不过是他用来排遣无聊的时光罢了。

何况,东宫内的藏书数目也不多。

能看的经史子集,他都已经翻了几遍。

剩下的,都是一些野史记载。

没错,最近这段时日,他一直靠着野史记载的事情打发时间。

不过,认真说来,野史上记载的事情还真够野的,有些让他三观崩塌。

譬如,尧舜禹之间盛传的禅让,其背后都经历了一番腥风血雨,只不过这过程是被美化了,还有一种无奈,还有,文帝景帝男女通吃......

野史记载,有时比正史所载更为详细,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为非常符合人性。

反观,正史上的许多记载都比较悖逆人性。

正当李承乾起身之时,他看到有一道身影朝他这个方向快步走来。

李承乾没有理会,径直向正寝殿走去。

他已经算好了时间,到了他午睡歇息的时候了。

所以,看到有人朝他这边走来,他并不想理会。

只是,他准备转身之时,那道身影已经健步如飞来到了李承乾跟前。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说话之人,正是李承乾认识的老熟人长孙无忌,他向李承乾拱手行礼。

李承乾默默凝视着眼前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看到李承乾双眸中的冷漠时,心中有些吃惊。

几个月没见,太子何至于此?

一时之间,长孙无忌沉默了。

他想到了之前的那件事情,当时也引起了朝堂内外一片震动。

大唐储君差点被当今陛下打死。

这件事,很快,就在民间传开,而且议论纷纷。

当然,长孙无忌知道这件事背后肯定有人在推动着扩散。

不管怎样,这件事让当今陛下名声受损。

他也能够感觉到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态度一直不闻不问,很是疏远,有意淡化太子的存在和影响力。

相反,李世民对待卫王李泰的态度,让朝中许多人似乎看到了什么苗头。

譬如,让原先的陆德明和孔颖达成了卫王李泰的先生,还给武德殿配置了不少属臣,可是东宫呢?似乎被陛下遗忘了。

除了储君名分,李世民能给卫王李泰的都给了。

只是,朝臣们起初都以为李世民有废储之心,可是,过了这么久,却迟迟不见李世民行动,这让许多大臣有些看不懂李世民了。

但长孙无忌明白为何如此。

对李世民的了解,他比任何人都要深刻。

他知道,李世民为何不废除李承乾太子而让卫王当,是考虑到了这件事的影响太大,尤其是对大唐的后继之君的影响,还有,太子李承乾没有犯下什么大错。

李世民心中肯定是想要废储的,长孙无忌可以确定,因为每次他会被李世民单独召见,商谈政事后,都会感慨一句“卫王至孝,太子无德”,废储之心,昭然若揭。

除了这些,长孙无忌觉得李世民也考虑到了他的妹妹长孙无垢。

他的妹妹是皇后,之前因为李世民惩罚李承乾太过,与陛下闹出了矛盾,没过多久,宫内就传出帝后不和,引起朝中内外有些震荡。

为了平息此事,李世民选择夜宿立政殿多日,让这传出去的流言不攻自破。

长孙无忌猜测,很可能,在这段时间内,他的妹妹为太子李承乾说了不少话,而李世民在某些方面让步了。

收起复杂的思绪,长孙无忌立即开口道:“太子,此次前来,微臣是奉了陛下的命令。”

李承乾的冷漠依旧。

长孙无忌见此,心中叹息不已。

“陛下让微臣前来告知太子殿下,今后三年内,太子须在东宫内好好读书,尤其是要学会礼还有孝的道理,而且,陛下已经为您挑选了一位先生。此人,是尚书左丞魏徵。”长孙无忌说到此处,打量着李承乾,发现他的神色没有一点变化时,表情有些凝重。

看太子这神色,莫非已经自我放弃了?

“此外,三年内,太子殿下......不许过问朝中政事,如有违背,绝不轻饶。”

李承乾忽地冷笑道:“还有吗?”

长孙无忌心中为李承乾有些惋惜,说:“没了......高明,作为舅舅,我送你一句话,事情还没到最后那一刻,那么,就还有机会。不要轻言放弃。”

见李承乾不为所动,长孙无忌目露失望。

他心想:所以,未来长孙家族要进一步的希望在卫王那里?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就要趁早安排了。

他可是记得,早在两个月前,房玄龄已经将他的儿子房遗爱送到了武德殿做一名属官了。

为了长孙家族,他必须开始做决断了。

如果再晚一些,恐怕卫王那边没什么重要的位置了。

唉,高明,不要怪我。

长孙家族的利益高于其他。

长孙无忌向李承乾微微拱手,匆匆离去。

当他路过武德殿时,看到武德殿的空前盛况,他不由地多看了几眼,然后心中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太子不堪,长孙家族就选择卫王了。

不过,为了稳一手,必须还要做一些其他安排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