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这个放映员擅长寻宝铲地皮 > 第38章 津城隆昌行

下午从庄村回来,张物石开始收拾行李。

其实也没啥好收拾的,带上两身换洗衣服就行,介绍信、入学通知和钱财都装在空间里。

吃食和饮用水,他的空间里也有准备。

不过,家里的妇女们可不知道这些,下午送刘老蔫回庄村的时候,她们就开始准备干粮了。

干粮是用小麦面粉做的饼子。

锅里蒸了咸鱼干,还用铁皮盒子装了一些切好的咸菜。

大饼子配咸鱼干和咸菜,再带一个水壶,这路上几天的吃喝就齐活。

穷家富路,家里人还准备给他多塞点钱。

晚上睡觉前,他的行李就准备好了。

一个灰色厚布的斜挎包,包里装着换洗衣服和干粮。

老娘还往他的裤衩子上缝了个兜,说把钱放这里面安全。

看着手里带兜的裤衩,他嘴角不禁抽了抽。

彳亍 吧。

你开心就好。

次日清晨,天蒙蒙亮。

奶奶就起床包饺子,还是韭菜鸡蛋馅的。

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

家中有人出远门,出发前的那一顿饭,是要吃饺子的。

这里有着对启程之人的祝福,希望他旅途平安顺利。

吃完饺子,他拿着行李,在家人担忧的目光中出发了。

走走停停。

与山风作伴,与彩云同行。

等以后工作了,这种一个人的行程,可能会成为他的日常。

……

中午之前,他就到了四九城。

先去买了点能用到的东西,然后去了一趟图书馆。

坐火车得坐好几天,买两本书打发一下时间。

等他从图书馆出来,手里多了两本书。

一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是一部出版于1948年的长篇小说,内容主要是华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一本民国出版的《聊斋志异》,主要讲各种人和鬼,人和妖相恋的故事。

听说加上《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应该算是六大名着,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才将它俩排除了。

有两本书,路上就不会太过无聊。

……

问:在1950年,老百姓怎样快速的从四九城到达石头城?

答:坐火车。

因为没有直达,所以还需要分三步。

第一步,先从四九城到天津。

乘坐京津铁路,从北京坐火车抵达天津北站。

第二步,从天津到浦口。

乘坐津浦铁路,从天津一路向南,到达南京浦口站,浦口站位于长江北岸。

第三步,从浦口站到南京。

此时长江大桥还未修建,火车到达浦口站点,旅客们需要下车乘坐渡轮到达南京,

津浦铁路全长1000多公里,设有85个站点,是这个年月南北交通的重要路线。

目前火车的时速大概30-40公里,从天津站到浦口站,一路走走停停,大概需要花费三天时间。

这一路,难捱。

来到北京火车站,张物石趁附近没人,把自行车收进空间。

进火车站打听了一下,得知下午有一趟去天津的火车,他便坐在候客大厅休息。

很快,四九城到天津的火车就要检票上车了,他赶紧起身,背着包去检票上车。

四点左右,他就到达了天津。

好不容易来一次天津,肯定是要买一些海鲜的,毕竟这里靠海边比较近,新鲜海货应该少不了。

出了火车站,叫了一个在街边趴活的黄包车,听人说黄包车用天津话叫“胶皮”?

上车坐好,张物石开口问道:“师傅,我想买点新鲜海鲜,这里离海边多远?”

车夫大哥闻言,跑起来的动作一顿,哭笑不得的说道:“同志,咱们这里离海边能有一百里地,你要是去的话,咱俩晚上就不用回来了。”

自己这是闹了个笑话啊。

没想到这火车站离海边还挺远。

“这么远?得,露怯了,不好意思师傅,那咱们本地人一般去哪买海货?”

这年月的黄包车夫和后世的出租车司机一样,对路熟的很。

车夫大哥想都没想,张嘴就来:“北大关附近的隆昌行和源丰永,这两家都不错,两家的货源是一样的,听说啊,源丰永的老板还是从隆昌行跳槽的呢。

还有义承德,复丰成,庆丰恒,这几家海货行都挺有名。”

“咱们去最近那家吧。”

“好,那咱们就去北大关隆昌行,那里比较近。”

说完,车夫大哥就拉着黄包车跑了起来。

北站离北大关好几里地,三十分钟后,车夫才给他拉到地方。

结完账,等黄包车夫走后,他才转身进了隆昌行。

进店看了一眼,他就看到了几筐子新鲜的黑眼带鱼。

带鱼一般在4至6月从黄海返回渤海产卵繁殖,尤其是5月份,如今没有禁海这一说,这新鲜美味的带鱼正当季。

店伙计看到来客人了,赶紧走过来,招呼道:“这位客人您来啦!您这趟过来想买点什么?”

张物石指了指那几筐子带鱼,好奇的问道:“同志,这带鱼看着挺新鲜,是什么时候来的?”

店伙计听到他这么问,笑着解释道:“这位老板,我们店里这批带鱼是今天送来的。”

“哦?是嘛。”

“那是,现在正是吃带鱼的好季节,我们店是老店,和那些捕鱼的小船有合作,他们晚上靠岸后,店里的采购就去拿当天的新鲜带鱼,路上不耽误时间,直接就运过来,就为了让咱店的老饕吃个新鲜。”

这年月,渔民们大多用的小木船出海,跑的也不远,一天出海一趟,鱼获还是挺新鲜的。

走到装带鱼的筐子旁,用手翻了翻下面的带鱼,看带鱼的眼睛新鲜黑亮,闻了闻刚刚摸鱼的手,除了腥味,没有别的异味。

这鱼是挺新鲜的。

他转头对伙计问道:“同志,这一筐子鱼有多少斤?”

店里的伙计心里也有数,笑着说道:“这一筐带鱼有60-70斤。”

“那你们店的带鱼多少钱一斤?”

“我们店的新鲜带鱼,每公斤3000元,一斤1500元。”

张物石点点头,换算成第二版人民币,就是每斤一毛五。

店伙计从柜台上拿了一块布递给张物石,让他擦擦手。

他接过来擦了擦手,放下抹布,对伙计说道:“行,鱼是挺新鲜的,我挺中意,这带鱼给我来5筐子。”

店伙计招招手,让人拿5筐带鱼去称重。

他一脸笑意的说道:“老板,您还要点什么?我们隆昌行除了新鲜海货,还卖别的货物,您仔细看看,想要什么我给您介绍。”

张物石点点头,跟着伙计继续看其他的货物。

隆昌行以贩卖干海货为主,店里有各种大小类型的虾米,还有虾皮、干对虾,干海带,干小黄花鱼,干鲅鱼等干制品。

还经营着各类山杂货,有干蘑菇、中药材、茶叶、砂糖等。

俩人走到摆放海米的地方,张物石抓起一把海米看了看。

这些海米鲜艳发亮,颜色主要是黄和浅红色,说明这些虾米都是在晴天晒制的。

海米体形弯曲,这是用新鲜虾加工的。

海米按照大小分了类。

每一筐的海米大小都比较匀称,里面也没有杂质和其他小鱼虾,捻起一个放嘴里嚼了嚼,味道鲜而微甜,品质不错。

老字号不愧是老字号,品质把控果真有一手,店内货物质量都非常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