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铁血时代:我的1940 > 第131章 盟友的深度合作请求

铁血时代:我的1940 第131章 盟友的深度合作请求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0:04:14

“飞雷”试射成功的振奋,尚未在核心团队内部完全扩散,便被来自重庆方面“捕风”行动的阴影以及内部“信天翁”蠢蠢欲动的迹象所冲淡。林枫和周文博都清楚,这股新生的雷霆之力,已然成为了多方势力觊觎的焦点。保密与反制,成为了比技术完善更为紧迫的任务。

就在这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氛围中,几天后的一个上午,一名通讯兵快步来到林枫的临时办公室,递上一份由总部直接发来的加密电报。

林枫迅速译出电文内容,眉头微微挑起。电报显示,那支此前曾到访过根据地、由米勒少校率领的美军观察组(oSS),在返回重庆进行述职后,再次获得了上级的授权,即将重返太行山根据地。而此次他们带来的,不再是泛泛的军事交流意向,而是一份初步成型的、涉及情报共享与有限军事装备援助的“深度合作计划”草案。

“美国人……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深度合作?”林枫放下电文,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绝不相信这是单纯的巧合。oSS的目光向来毒辣,他们选择在“飞雷”试射成功后不久、且根据地内部潜藏危机之时提出合作,其背后的动机,耐人寻味。

他将电文内容告知了周文博和王猛。

“好事啊!”王猛首先表态,脸上带着兴奋,“老美要是真肯给咱们武器弹药,特别是高射炮和反坦克炮,那咱们打鬼子不就更有底气了?他们不是一直抱怨我们装备差吗?”

周文博则显得谨慎得多:“合作固然是好事,能缓解我们物资和技术上的压力。但美国人无利不起早,他们看中的是什么?是我们展现出的战斗韧性,还是……我们某些他们感兴趣的技术成果?这份合作计划,我们必须仔细审视,尤其是其中的附加条件。”

林枫点了点头,周文博的担忧也正是他所虑。“米勒少校这个人,相对务实,对我们也算有一定了解。但oSS背后是美国的国家战略。他们的援助,绝不会是无条件的。我们必须坚持一个底线:合作可以,情报可以有限共享,但核心技术的独立性和队伍的指挥权,绝不能拱手让人。”

很快,米勒少校率领的观察组一行五人,在八路军联络官的陪同下,再次抵达了黑龙沟。与上次相比,他们的队伍中多了一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精干的技术分析官,名叫戴维斯。

欢迎仪式简单而隆重。米勒少校依旧保持着那种略带矜持的友善,寒暄过后,便直奔主题,在指挥部的会议室里,向林枫、周文博等根据地领导正式提交了那份名为“共同对日情报与技术协作框架”的计划草案。

草案内容确实显示出美方了一定的“诚意”:提议建立定期的日军调动、装备部署情报共享机制;承诺提供一批包括军用望远镜、野战电话、工兵器材以及部分稀缺医疗药品在内的“非攻击性”军事物资;甚至暗示,如果合作顺利,未来可能考虑提供部分轻型火炮和技术培训。

然而,在草案的后半部分,则列出了美方的要求:希望在根据地设立一个“常设联络与技术观察站”,其人员享有一定的行动自由和通信便利;要求八路军方面提供缴获的日军新式装备(尤其是电子和航空相关设备)的“优先研究权”;并含糊地提出,希望了解八路军在“特定通信技术及野战攻坚武器研发方面”的进展,以便“评估协同作战效能”。

林枫仔细翻阅着草案条文,心中冷笑。美方的意图几乎不加掩饰——他们想用这些“非攻击性”的物资,换取一个深入根据地腹地的观察前哨,以及觊觎已久的技术成果,特别是“星火”电台和刚刚初现锋芒的“飞雷”火箭相关技术!

“米勒少校,”林枫放下草案,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贵方的合作意愿我们感受到了,这对于共同对抗法西斯的事业无疑是有益的。对于情报共享和部分物资援助,我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他话锋一转,语气平和却坚定:“不过,关于设立常设观察站以及技术细节交流方面,我们认为需要慎重考虑。您知道,我们处于敌后环境,任何外来机构的长期驻扎都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安全风险。而且,我军的某些技术研发,尚处于高度保密阶段,涉及核心国防机密,不便与外界讨论。”

米勒少校似乎对林枫的反应并不意外,他推了推眼镜,解释道:“林先生,请理解我们的立场。设立观察站是为了更有效地协调和评估援助效果,我们的通信也需要保障。至于技术交流,oSS相信,在共同的目标下,适当的透明能够增进互信,提升整体作战效率。比如,贵军在某些简易火箭武器方面的巧妙应用,就引起了我们技术官戴维斯先生的极大兴趣。”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林枫,带着探究的意味。

戴维斯适时地接过话头,用流利但带着口音的中文说道:“是的,林先生。我们注意到贵军在缺乏重工业基础的情况下,依然能开发出一些……令人惊叹的实用武器。这其中的创新思路,对于在资源有限环境下作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并非索要图纸,只是希望有机会进行一些学术层面的探讨。”

会议室内的气氛微微有些凝滞。王猛皱着眉头,似乎想反驳,被周文博用眼神制止。

林枫心中了然,对方果然将“飞雷”与之前展示的“没良心炮”或“雷公”火箭筒混淆或关联了起来,但这试探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关注点。

“感谢戴维斯先生的赞誉。”林枫不动声色地回答,“我军的任何技术发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更有效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在确保安全和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我们愿意与真正的朋友分享战斗经验。但具体的研发细节,属于我军最高机密,无可奉告。至于观察站的问题,我们可以同意贵方派遣临时性的联络小组,定期前来交流,但常设机构目前条件尚不成熟。”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如果贵方提供的援助,能够包括我们急需的、用于改善医疗条件和基础通信的药品、电子元件等,我们将不胜感激,并会在实战中验证其价值,向贵方反馈使用效果。”

谈判陷入了短暂的僵局。米勒和戴维斯低声交换了几句意见。

半晌,米勒少校重新抬起头,脸上依旧挂着职业化的笑容:“林先生的顾虑我们理解。合作需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暂时搁置常设观察站的提议,联络小组的定期访问模式也可以接受。关于技术交流的范畴,我们可以后续慢慢探讨。”

他话里的妥协意味明显,但林枫知道,这绝非对方的底线。oSS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根据地新兴技术的探查。

接下来的几天,双方就合作的具体细节展开了多轮磋商。林枫作为技术顾问全程参与,在周文博和王猛的配合下,据理力争。他巧妙地利用美方对“飞雷”等技术的渴望,以及展现出的有限合作姿态,不断争取着更实际的利益。

最终,一份初步的合作协议达成:

1. 美方承诺在三个月内,提供首批包括军用望远镜、野战电话、磺胺等药品、以及一批林枫点名急需的无线电电子元件和精密加工工具在内的援助物资。

2. 双方建立月度情报共享机制,主要涉及华北日军大规模调动及重点防御工事情报。

3. oSS派遣临时联络小组,每两月访问一次根据地,进行交流,但活动范围受限,且其通信需经我方同意并使用我方提供的设备。

4. 技术交流仅限于非核心的战场急救、工兵爆破等通用军事领域。

协议内容远未达到美方最初的期望,但也为他们保留了继续接触和观察的渠道。对于根据地而言,则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紧缺物资,尤其是那些电子元件和工具,对“星火”电台的改进和未来更精密武器的研发,至关重要。

米勒少校一行在协议签署后,带着复杂的情绪离开了黑龙沟。临行前,戴维斯技术官似乎仍不死心,在与林枫握手告别时,再次低声提及:“林先生,希望下次来访时,能有机会见识到贵军更多……创新的智慧。”

林枫只是微微一笑,并未接话。

合作的大门看似打开了一条缝隙,但林枫心中没有丝毫放松。他深知,与oSS的合作,如同与虎谋皮,必须万分警惕。

果然,就在美方观察组离开后的第二天,老韩带着一脸怒气和后怕,找到了林枫。

“林工!你让我们仔细检查美方作为‘样品’赠送的那几部新型野战电话,果然有问题!”老韩将一个拆解开的电话机放在林枫桌上,指着内部几个不起眼的、与整体电路似乎并无直接关联的微型元件,“这几个东西,根本不是电话机该有的!我对照了你之前讲过的原理,这他娘的很可能是……是微型窃听器或者某种信号发生器!藏得太深了!”

林枫看着那些精巧而恶毒的“礼物”,眼神瞬间冰冷如刀。

盟友的“援助”,果然包裹着毒刺。这场合作,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谎言与算计。

他拿起那枚比小指甲还小的窃听装置,在指尖轻轻摩挲着,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看来,我们的‘盟友’,是迫不及待地想听听,‘飞雷’下一次的咆哮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