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铁血时代:我的1940 > 第82章 海外来客

铁血时代:我的1940 第82章 海外来客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0:04:14

太行山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酷烈。凛冽的北风卷着雪沫,呼啸着掠过黑龙沟新开辟的各个厂区,将刚刚立起的工棚吹得吱呀作响。分散布局的建设并未因严寒而停滞,反而在适应了新的节奏后,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北坡山洞里炉火熊熊,精密零件的加工声日夜不息;南坡的炸药作坊在采取了严格的防冻措施后,也开始了小批量的试产。

林枫的左臂伤势在沈清禾的悉心照料和自身顽强的恢复力下,终于拆掉了绷带,虽然动作还略显僵硬,不能过度用力,但已无大碍。他更多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整合各个分散厂区和推动技术升级的工作中。

这天下午,他正在北坡山洞车间里,与徐致远以及几位老师傅讨论着如何改进一款新式步枪的击发机构,以解决在严寒天气下偶尔出现的哑火问题。洞外寒风呼啸,洞内却因着几座炉子和人们呼出的热气而显得有些闷热。

突然,负责基地外围警戒的警卫排长顶着一头风雪,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与不确定的奇特表情。

“报告林科长!王司令!沟外来了一行人,说是……说是从南洋回来的华侨,要见根据地的负责人!领头的是个工程师,叫徐致远!”

“徐致远?”林枫和真正的徐致远同时一愣,互相对视了一眼。徐致远更是皱起了眉头,他在海外并无兄弟,这冒名者所为何来?

王猛脾气火爆,闻言眼睛一瞪:“他娘的!这年头还有敢冒充的?不会是鬼子派来的特务吧?抓起来审审!”

“等等!”林枫抬手制止了王猛,他心思更为缜密,“对方有多少人?什么打扮?怎么找到这里的?”在基地刚刚重建、强调隐蔽性的当口,突然有海外来人,这本身就极不寻常。

警卫排长连忙回答:“一共就五个人,都穿着破旧的洋装,冻得够呛,面黄肌瘦的,看起来吃了不少苦头。带路的……是咱们城工部的老周,他做了担保,说身份应该没问题,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找过来的。他们带着一些奇怪的箱子和图纸,说是……献给祖国的礼物。”

城工部老周是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他的担保增加了可信度。而且,对方指名道姓要找“徐致远”,这更像是一个接头暗号,而非简单的冒充。

林枫沉吟片刻,对徐致远道:“徐工,你怎么看?”

徐致远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我的名字在海外学术圈并非寂寂无名,有人借我的名头作为投奔的敲门砖,也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他们带来了什么,以及……真实目的是什么。”

“见一见就知道了。”林枫下了决心,“加强警戒,把他们带到指挥部去。记住,分开带,我要先见那个领头的‘徐致远’。”

命令下达,林枫、王猛和徐致远立刻返回位于主谷地的指挥部——一座半埋入地下的加固型土坯房。为了安全起见,徐致远暂时回避到了隔壁房间。

不一会儿,警卫战士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来人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身材瘦高,穿着一件早已看不出原本颜色的呢子大衣,肘部磨得发亮,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和冻伤的青紫色,头发凌乱,眼镜片上布满裂纹,用胶布粘着。尽管形容狼狈,但那双深陷的眼睛却异常明亮,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特有的执拗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他一进门,目光就迅速扫过屋内的林枫和王猛,最后落在林枫身上,用带着浓重闽南口音的官话,迟疑地问道:“请问……哪位是徐致远,徐工程师?”

林枫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是谁?从哪里来?找徐致远有什么事?”

来人深吸一口气,似乎早就预料到会盘查,挺直了疲惫的脊梁,郑重说道:“我姓徐,徐致远,祖籍福建……呃,当然,我不是你们认识的那位徐致远。”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我是从马来亚回来的,是一名机械工程师。我们一行五人,都是海外华侨,心系祖国抗战,听闻八路军在敌后坚持斗争,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厂,我们……我们想回来尽一份力!”

他说的恳切,但林枫和王猛并未轻易动容。王猛抱着胳膊,冷冷道:“空口无凭,你说你是工程师,有什么证明?又凭什么找到这里?”

自称徐致远的华侨似乎有些激动,他连忙打开随身携带的一个破旧的皮包,从里面小心翼翼地取出几本用油布包裹的书籍和一些卷起来的图纸。“这是我在英国留学时的毕业证书和工程师执业证明的副本,这些……这些是我和朋友们搜集、甚至自己设计的一部分机械图纸和设备草图!有小型机床的改进方案,有水力传动装置,还有……还有关于内燃机的一些构想!”

林枫接过那些文件和图纸,快速翻阅起来。证书的真伪一时难以判断,但那些图纸却让他心中一震!线条精准,标注规范,其中一些设计思路,明显超出了这个时代国内的一般水平,甚至与他脑海中一些超越时代的知识隐隐呼应!这绝不是普通特务能伪造出来的。

他不动声色地将图纸递给从隔壁走出来的真徐致远。徐致远只看了一眼,眼镜后的目光就骤然亮了起来,他仔细地审视着每一张图纸,手指甚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这是格里斯型机床的简化改进版?这个液压原理应用得很巧妙!还有这个……对!对!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用这种连杆结构来解决震动问题!”徐致远喃喃自语,完全沉浸在了技术的世界里,已然忘记了盘问。

看到徐致远这副反应,林枫心中已然信了七八分。他示意王猛稍安勿躁,对那位华侨工程师说道:“徐先生,一路辛苦了。你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这一路上,恐怕不容易吧?”

提到路途,华侨徐致远(为避免混淆,下文称徐工)脸上露出了不堪回首的表情,他叹了口气,声音低沉下来:“何止不容易……简直是九死一生。我们从南洋坐船到越南,想从那边入境,结果赶上日军占领,差点被扣下。后来辗转进入广西,又碰上鬼子扫荡,同行的两位同伴……没能逃出来。我们跟着难民一路向北,躲关卡,绕据点,风餐露宿,身上的盘缠早就用光了,靠乞讨、打零工才走到山西……后来,幸好遇到了你们地下党的同志,才知道了一点黑龙沟的消息,这才能找过来……”

他说得平淡,但其中的艰险,在场的人都能够想象。没有坚定的信念支撑,很难走过这万里归途。

此时,真徐致远也抬起头,对林枫郑重地点了点头,低声道:“林工,图纸是真的,水平很高。有些想法,甚至在我之上。”

林枫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了。他走上前,伸出右手,紧紧握住了徐工那双布满冻疮和茧子的手,诚恳地说道:“徐工,欢迎回家!我是林枫,这位是王猛司令员。你们回来,正是我们最需要人才的时候!根据地条件艰苦,但这里,是真正为这个国家流血奋斗的地方!”

听到“欢迎回家”四个字,徐工的眼圈瞬间红了,嘴唇哆嗦着,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重重的一声:“嗯!我们……我们回来了!”

很快,另外四名华侨也被请了进来。他们同样衣衫褴褛,面带菜色,但眼神都和徐工一样,充满了找到组织的激动和投身抗战的决心。他们中有冶金专业的学生,有擅长电气和无线电的技工,甚至还有一位是学化学的。

林枫和王猛当即安排他们洗漱、吃饭、更换冬衣。当热腾腾的杂粮窝头和一碗飘着油星的菜汤端上来时,这几个历经磨难的海外游子,几乎是含着眼泪狼吞虎咽下去的。

看着他们,林枫心中充满了感慨。这就是这个民族的希望所在,无论身处何地,总有人不忘故土,愿意为她的新生奉献一切。他们的到来,无疑将为正处于技术升级关键期的黑龙沟,注入一股强大的新鲜血液。

然而,在欣喜之余,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林枫面前。这些海外归客带来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理念,这必将与根据地现有的、更偏重实用和土法上马的技术思路,产生激烈的碰撞。如何平衡与融合?如何让这些宝贵的“洋种子”在这片贫瘠而充满生命力的土地上真正生根发芽?

思想的火花即将碰撞,而这碰撞,又将给黑龙沟带来怎样的改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