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铁血时代:我的1940 > 第132章 谈判桌上的博弈

铁血时代:我的1940 第132章 谈判桌上的博弈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0:04:14

老韩发现的微型窃听装置,像一簇冰碴,瞬间冻结了林枫心中因合作协议达成而仅有的一丝缓和。盟友的“诚意”果然包裹着如此不堪的算计!愤怒之余,他更多的是冷静——这本就在预料之中,与oSS的合作,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的友谊,而是基于利益和实力、充满试探与反试探的博弈。

“不要声张,原样装回去。”林枫将那个冰冷的微型装置递还给老韩,声音平静无波,“这批‘样品’单独存放,标注为‘待检’,非经我批准,任何人不得动用。另外,立刻对所有美方赠送或允许我们接触的设备、物资,进行最严格的、不放过任何细节的检测,重点是通信器材、精密工具和医疗设备。”

“明白!”老韩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带着被亵渎的怒意和临战的警惕,匆匆离去。

林枫转身走到挂在墙上的根据地地图前,目光深邃。美方的试探和窃密行为,必须予以坚决而巧妙的回击,但不能因此彻底关闭合作的大门。那些急需的电子元件和精密工具,对根据地的技术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在维护核心利益和底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实际好处,并反过来利用这次合作,成为他需要精心布局的一盘棋。

几天后,按照初步协议,oSS派遣的由戴维斯技术官带领的临时联络小组(共三人)首次抵达黑龙沟,进行所谓的“技术交流与需求评估”。与上次米勒少校在时的正式会谈不同,这次交流的氛围更加“技术化”,也更具针对性。

交流地点设在了一个经过清理、但依旧能看出反扫荡痕迹的兵工厂修复车间。戴维斯显然有备而来,他不再泛泛而谈,而是直接拿出了几份精心准备的、涉及无线电中继、野战火炮观瞄、甚至简易火箭弹道计算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以请教的名义,试图引林枫和他手下的技术人员深入讨论,从而窥探其技术思路和底蕴。

“……林先生,我们发现在复杂山地环境下,无线电中继站的选址和天线架设始终是个难题,信号衰减和干扰非常严重。不知贵军在使用‘星火’电台时,有什么独特的经验可以分享?”戴维斯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诚恳,眼神却如同探针。

林枫心中冷笑,知道对方意在“星火”电台的核心频段控制和抗干扰技术。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示意身旁一名参与过“星火”改进的技术员上前。

技术员按照林枫事先的交代,侃侃而谈,内容都是关于如何利用地形地物遮蔽、如何架设更高天线等通用方法,偶尔提及一些无关痛痒的“土办法”,对于频率捷变、信号编码等核心技术则闭口不谈,或者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对美方先进技术的“向往”。

戴维斯几次试图将话题引向深入,都被林枫或用更宏观的技术展望、或用根据地条件艰苦的实际情况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

“戴维斯先生,我们的条件有限,很多问题只能因陋就简。倒是贵国在电子管小型化和滤波器技术上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如果可能,我们更希望获得一些这方面的基础元件,哪怕是淘汰的型号,也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林枫适时地将球踢了回去,并再次强调了己方的需求。

戴维斯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又恢复了专业笑容:“当然,技术共享是相互的。我们也很乐意提供一些基础的帮助。”

随后,在参观修复车间时,戴维斯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每一台机器,每一个工作台,尤其在一些正在进行金属加工和焊接的区域停留良久。他甚至“无意间”踢到了角落里一个覆盖着帆布的、形状特殊的物体(那是一个废弃的“飞雷”平衡杆测试件),然后连连道歉,试图掀开帆布一角查看。

陪同的王猛脸色一沉,正要上前,林枫却抢先一步,不动声色地将帆布重新盖好,笑着解释道:“一些失败的实验品,堆在这里还没来得及处理,让戴维斯先生见笑了。我们这里条件差,失败是家常便饭。”

戴维斯眼中疑惑未消,但也不好再坚持。

第一天的交流,就在这种表面客气、暗藏机锋的氛围中结束。戴维斯小组看似收获寥寥,但林枫知道,对方的试探绝不会停止。

果然,第二天,戴维斯提出了一个更加直白的要求。他表示,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援助物资的使用效果和后续需求,希望有机会“观摩”一次八路军部队的“常规战术演练”,特别是“步兵伴随火力支援”科目。

这个要求极其刁钻!“常规战术演练”很容易演变成对“雷公”火箭筒甚至“飞雷”火箭炮(如果已装备部队)实际使用方式和战术的窥探!

林枫与周文博、王猛紧急商议后,决定将计就计。

“可以安排一次连级规模的防御作战演练。”林枫对戴维斯说,“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演练区域和观摩位置需要由我方指定。而且,我军的战术尚在摸索阶段,恐怕入不了贵方专家的法眼。”

戴维斯自然是满口答应。

演练在根据地边缘一处预设阵地进行。参与演练的是一个主力连,装备的依旧是常规的步枪、机枪和掷弹筒,以及少量“雷公”火箭筒(作为“常规装备”展示)。林枫特意交代,火箭筒的使用要表现得“中规中矩”,甚至刻意模仿了一些日军**式掷弹筒的战术动作,将其定位为“一种射程稍远、威力较大的单兵掷弹武器”,绝口不提其破甲能力和“飞雷”项目的存在。

演练过程中,八路军战士展现出的顽强意志、灵活的战术机动和娴熟的土工作业能力,让戴维斯等人暗自心惊。但在火力支援环节,虽然“雷公”火箭筒摧毁了几个模拟土木工事,但其表现被严格限制在“优秀单兵火力”范畴,并未引起戴维斯过多的特别关注——他显然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寻找那些他想象中的、更神秘的“远程投射武器”迹象上,而一场连级防御演练,显然不是那种武器出现的场合。

演练结束,戴维斯的脸上虽然带着礼貌性的赞赏,但眼神深处的那份探寻未得满足的焦躁,却没能完全掩饰。

当晚,林枫在指挥部设宴招待戴维斯小组。席间,戴维斯几杯酒下肚,似乎有些“感慨”,他借着酒意,再次将话题引向了技术合作。

“林先生,贵军的战斗精神令人钦佩。但在现代战争中,精神固然重要,技术的力量却更为决定性。”他晃动着酒杯,目光灼灼地看着林枫,“oSS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资源和情报网络。如果我们能够更深入地合作,比如,共享一些……更具前瞻性的研发思路,我相信,这对缩短战争进程,对贵军的发展,都将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带着诱惑:“比如,我们注意到贵军对火箭技术似乎有独到的兴趣。其实,我国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如果双方能在这方面有所交流,或许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弯路……甚至,我们可以考虑提供一些……贵军目前无法获取的特殊材料和设备。”

图穷匕见!对方终于不再掩饰对火箭技术的**裸的野心!

林枫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他迎着戴维斯的目光,脸上的笑容淡然依旧:“戴维斯先生,感谢贵方的看重。不过,我想您可能有些误解。我军的任何技术研发,都是为了解决眼前最紧迫的作战需求,比如如何更有效地摧毁敌人的碉堡,如何改善部队的通信。您所说的‘前瞻性研发’,对我们而言还太过遥远。我们当前最需要的,还是那些能够立刻提升战斗力的基础装备和物资。”

他举起茶杯,向戴维斯示意:“至于火箭技术,我们确实在摸索一些土办法,比如您今天看到的‘雷公’,就是为了打碉堡更方便些。比起贵国正在研究的大家伙,实在不值一提。我们还是更期待贵方承诺的电子元件和工具能早日到位。”

林枫的回答,滴水不漏,既守住了底线,又将对方的试探轻轻推开,同时再次强调了己方的现实需求。

戴维斯看着他,眼神复杂,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中国人,远比他想象的更难对付。对方的警惕性极高,底线清晰,而且似乎总能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落后”作为挡箭牌。

接下来的几天,戴维斯小组又进行了一些例行公事般的交流活动,但明显兴致不高。他们知道,在这次博弈中,他们未能取得预期的突破。

临行前,戴维斯与林枫握手告别时,终于不再掩饰那份挫败感,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林先生,您是一位出色的……谈判专家。希望下一次,我们能看到更实质性的合作进展。”

林枫微笑回应:“合作的基础是互利共赢和相互尊重。只要秉持这一原则,我相信前景是光明的。”

送走戴维斯小组后,林枫回到指挥部,周文博和王猛正在等他。

“老林,你这手玩得漂亮!把那洋鬼子憋得不轻!”王猛哈哈笑道。

周文博则更关心后续:“虽然这次顶住了压力,但oSS绝不会死心。他们对我们技术的渴望,尤其是对‘飞雷’的猜测,只会越来越强烈。”

林枫点了点头,目光沉静:“博弈才刚刚开始。他们想要技术,我们想要资源和时间。就看接下来,谁更能沉得住气,谁手中的筹码更多了。”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谈判桌上的交锋暂告一段落,但暗地里的较量从未停止。那个隐藏在内部的“信天翁”,在美方来访期间异常安静,这本身就不正常。而oSS在明面上的试探失败后,又会采取怎样更隐蔽、更危险的手段?

合作的帷幕下,暗流愈发汹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