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铁血时代:我的1940 > 第129章 古老的智慧

铁血时代:我的1940 第129章 古老的智慧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0:04:14

平衡杆的思路为“飞雷”火箭的稳定性难题撕开了一道希望的口子,但随之而来的优化工作却同样繁琐而充满挑战。平衡杆的长度、重量、材质、与弹体的连接方式,甚至末端的微小形状变化,都会对飞行姿态产生微妙而显着的影响。

秘密溶洞的试验场上,新一轮的试射又开始了。这一次,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摸索,而是针对平衡杆参数的系列化测试。

“记录!一号弹,平衡杆长度一点五米,实心钢芯,末端未处理!”

“点火!”

火箭呼啸升空,飞行平稳,但明显感觉沉重,射程严重缩水,未及靶区便坠落。

“二号弹,平衡杆长度一点八米,空心铜管,末端加装小翼!”

点火后,火箭初期稳定,但在中段因末端小翼带来的额外扰动,开始出现规律的、幅度越来越大的“蛇形”摆动,最终失控翻滚。

“三号弹,平衡杆长度两米,空心铝管(极为稀缺的材料),末端削尖!”

这一次,火箭的飞行轨迹出人意料地笔直!然而,由于铝管强度不足,在高速飞行中因气动载荷发生了弯曲变形,连带整个弹体失去平衡,同样未能到达目标。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试验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参数组合和对应的失败现象。平衡杆虽然解决了致命的翻滚问题,但却引入了射程不足、摆动、结构强度等一系列新的难题。团队仿佛陷入了一个不断解决旧问题、又不断产生新问题的循环,进展缓慢,士气再次受挫。

林枫同样感到疲惫和焦虑。他知道方向是对的,但通往成功的路径上布满了需要精确计算的细节。而根据地的条件,恰恰缺乏进行精细计算和试验的手段。

这天傍晚,又一次令人失望的试射结束后,林枫没有立刻返回溶洞进行数据分析,而是信步走到了黑龙沟边缘的一个小村庄散心。连续的挫折让他需要换换环境,理清思绪。

村庄在反扫荡后正在缓慢恢复生机,一些村民在修缮被炸毁的房屋,孩子们在废墟间追逐嬉戏。林枫无意间走到村口,看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坐在一棵大槐树下,全神贯注地制作着什么东西。他身边摆放着芦苇杆、彩纸、浆糊和一些细小的工具。

林枫认得这位老者,是村里有名的扎灯笼、做“起火”(爆竹的一种,可升空)的老手艺人,大家都叫他葛老伯。以前根据地开庆祝会,用的灯笼和烟花不少都出自他手。

林枫没有打扰,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只见葛老伯灵巧地将芦苇杆削刮得粗细均匀,然后用薄纸精心糊成一个细长的圆筒,在筒尾小心翼翼地粘上几根轻柔的、经过修剪的芦苇须,最后在筒内装入黑色的火药,插入引信。

他做的,正是最传统的“起火”。

葛老伯做完一个,将其拿在手中,眯着眼,对着夕阳仔细端详着芦苇杆的笔直程度,又轻轻拨弄着尾部的苇须,调整着它们的角度和长度,嘴里还念念有词:“……杆要直,心要正,尾须散开要匀称,这‘起火’才能一飞冲天,不栽跟头……”

说着,他点燃了引信。

“嗤——”的一声,那枚简陋的“起火”拖着一条火星,笔直地、稳稳地窜上天空,在暮色中划出一道优美的直线,直到火药燃尽才坠落下来。

林枫看着这一幕,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

杆要直!心要正!尾须匀称!

这朴素的语言,不正是他苦苦寻求的火箭飞行稳定性的核心要诀吗?!

他猛地冲到葛老伯面前,把老人吓了一跳。

“葛老伯!您刚才说的……再说一遍!这‘起火’要飞得稳,关键是什么?”林枫急切地问道,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葛老伯看清是林枫,连忙站起身,有些局促地搓着手:“林……林长官,就是老汉瞎琢磨的土法子……杆子要选最直的芦苇,削的时候手要稳,不能歪。里面的火药要压实,但也不能太死,这叫‘心正’。最关键的是这尾巴上的苇须,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要散开得像朵小菊花,每根须子长短差不多,这样飞起来才不晃悠……”

“苇须……平衡……扰动……”林枫喃喃自语,一把抓起地上几个葛老伯做好的“起火”,仔细观察着尾部那些看似随意、实则蕴含匠心的苇须。它们柔软,轻盈,在飞行中会随着气流自然摆动,恰恰起到了动态平衡和阻尼振荡的作用!比起他设计的那些刚性小翼或者单纯的尖头,这种柔性的、分布式的末端结构,似乎更能适应飞行中复杂多变的气流环境!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林枫激动地握着葛老伯的手,“老伯,您这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您这手艺,是真正的大学问啊!”

葛老伯被他弄得有些懵,只是憨厚地笑着。

林枫顾不上多解释,拿着几支“起火”样品,几乎是跑着回到了秘密工作点。他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展示了他的新发现。

“……我们之前的思路可能太‘硬’了!总想着用刚性的结构去对抗气流。但葛老伯的‘起火’告诉我们,可以利用柔性的、分布式的‘尾穗’来吸收和抵消扰动!这就像给火箭装上了‘羽毛’!”林枫兴奋地阐述着,将“起火”尾部的苇须指给大家看。

团队成员们围着那几支小小的“起火”,脸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这个思路完全跳出了他们之前基于现代空气动力学知识的框架,回归到了最原始、也最本质的物理现象。

“我们可以尝试用细金属丝、甚至柔韧的竹篾,制作类似的‘稳定穗’,安装在平衡杆的末端!”老韩第一个反应过来,眼睛发亮,“这玩意儿加工起来可比精密的尾翼简单多了!”

“对!而且可以很容易地调整‘穗子’的数量、长度和分布,来找到最佳的稳定效果!”徐致远(真)也兴奋地补充道。

新的灵感带来了新的动力。团队立刻行动起来,放弃了之前各种复杂的末端设计,转向仿照“起火”尾穗的柔性稳定方案。

他们尝试用不同材质(铜丝、铁丝、甚至处理过的麻线)、不同长度、不同数量(从四根到十几根不等)的“稳定穗”,固定在平衡杆末端,进行了一系列小比例模型的抛射试验。

效果立竿见影!

带有合适“稳定穗”的模型火箭,其飞行姿态的稳定性得到了质的提升!那些柔软的穗子在气流中飘拂摆动,有效地抑制了弹体的摆动和旋转,飞行轨迹变得平滑而可控!

经过数十次模型试验的优化,他们最终选定了一种用细铜丝编制、呈放射状分布的稳定穗方案。当第一枚安装了新型“平衡杆 稳定穗”系统的全尺寸“飞雷-I型终极改”试验弹被推上发射架时,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点火!

火箭咆哮着离架,尾部那长长的平衡杆和杆末如同菊花般绽放的铜丝稳定穗,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它如同一支被赋予了生命的利箭,沿着一条优美而稳定的弹道,坚定地飞向远方的靶区!

观测员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飞行稳定!姿态完美!……命中靶区边缘!”

虽然距离靶心还有偏差,但这已经是“飞雷”计划启动以来,第一次成功地将战斗部(模拟弹头)送达了目标区域!

溶洞内外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许多人相拥而泣,连日来的压抑和挫折在这一刻尽情释放。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的渴求中焕发出惊人的力量,一举攻克了困扰团队许久的稳定性难题!

林枫看着远处靶区升起的烟尘,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飞雷”计划最大的技术障碍,已经被跨越了。

然而,就在这技术取得决定性突破,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时刻,周文博派来的联络员再次带来了不容乐观的消息。

“林工,政委让我紧急通知您,‘信天翁’在半小时前,以汇报近期技术资料整理情况为由,进入了指挥部档案室。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我们监测到,在根据地外围靠近敌占区的某个方向,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弱、但规律性与之前截获的异常信号类似的无线电波束,持续时间很短,方向似乎……指向指挥部区域。”

林枫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信天翁”在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突然活跃,与外界的可疑无线电信号几乎同步出现……这绝非巧合!

内部的鼹鼠,似乎也感知到了“飞雷”计划的重大进展,正在试图向外传递这一关键情报!

技术的曙光已然显现,但来自暗处的致命威胁,也终于按捺不住,露出了狰狞的獠牙。这场围绕“飞雷”的无声较量,进入了最危险的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