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铁血时代:我的1940 > 第122章 技术兵的损失

铁血时代:我的1940 第122章 技术兵的损失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0:04:14

日军“山狐”特种部队俘虏供出的情报,像一根冰冷的毒刺,深深扎进了林枫和根据地高层的心头。惊蛰小队在平安县遭遇针对性伏击,背后竟可能存在着内部泄密的阴影!这消息比任何战场上的失利都更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和沉重的压力。

追悼会的悲恸尚未散去,一场无声但更加严峻的内部清查与反思,已悄然展开。周文博亲自挂帅,联合保卫部门,开始对所有知晓或可能接触到“围魏救赵”计划核心细节的人员,进行极其隐秘而严格的二次甄别。范围涵盖了指挥部成员、通讯兵、以及惊蛰小队内部幸存者。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紧张和猜疑,信任的基石仿佛出现了细微的裂痕。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尤其是刚从重伤中挣扎过来的雷鸣,当他得知这一可能性时,愤怒和痛苦几乎将他再次击垮,他坚信自己的队员绝无问题,但残酷的现实又让他无从辩驳。

然而,就在这内查外调、人心惶惶之际,另一份在混乱中初步整理出来的、关于此次反扫荡作战中技术人员伤亡的详细报告,被送到了林枫的案头。这份报告所带来的冲击,丝毫不亚于内部泄密的疑云。

林枫深吸一口气,翻开了那份浸染着硝烟和血迹气息的报告。目光逐行扫过那些熟悉或不那么熟悉的名字,他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牺牲名单中,除了大量战斗人员,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分布在兵工厂、通讯、医疗乃至刚刚起步的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技术骨干。他们或许不直接参与冲锋陷阵,但却是维系根据地运转和技术进步的毛细血管,是林枫寄予厚望的“星星之火”。

当他的目光停留在“陈志远”这个名字上时,手指猛地一颤,报告纸边缘被捏出了深深的褶皱。

陈志远,那个才十七岁,戴着厚厚的眼镜,有着“小秀才”外号的年轻人。他是最早一批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学员,在电子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热情。林枫还记得,自己讲解基础电路原理时,他那种如饥似渴的眼神;记得他为了搞清楚一个电子管的工作原理,可以不吃不喝地在简陋的实验台前琢磨一整天;记得他成功仿制出第一个矿石收音机时,那兴奋得满脸通红、手舞足蹈的样子……他是林枫在无线电和未来电子技术领域,最为看好的几个苗子之一。

而报告上冰冷地写着:陈志远,兵工厂通讯技术组见习技术员。在日军空袭兵工厂时,为抢救一批刚从学校转移出来的实验器材和珍贵的技术笔记(其中大部分是他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验记录),冒险冲回即将被炸弹击中的库房,不幸被坍塌的房梁砸中,重伤不治。

林枫闭上眼,仿佛能看到那个瘦弱的身影,在火光和爆炸的烟尘中,抱着那些在他看来比生命还重要的器材和笔记,奋力向外奔跑,却被无情吞噬的场景。

一种尖锐的、混合着痛惜、自责和巨大失落感的情绪,狠狠攫住了他。陈志远的牺牲,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更是一个在电子技术领域可能绽放异彩的潜在天才的夭折!这种损失,对于志在建立独立工业和技术体系的林枫而言,是难以用数字衡量的!

他猛地站起身,在临时指挥部(已从“鹰巢”迁回黑龙沟一处半毁的院落)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内心的焦灼几乎要满溢出来。

“我们损失了太多优秀的战斗员……现在,连这些宝贵的技术种子也……”林枫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们本应该在相对安全的后方,专心致志地研究、创造,为我们锻造更锋利的武器,探索更先进的技术!可现在……”

王猛看着林枫痛苦的神情,张了张嘴,想安慰几句,却发现无从说起。他同样心疼那些牺牲的战士,但对于技术人才的珍贵,他的理解远不如林枫深刻。

周文博叹了口气,语气沉重:“战争是残酷的,没有人能绝对安全。尤其是我们处于敌后,鬼子的轰炸和扫荡,针对的就是我们所有的有生力量,包括这些技术人员。”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加重视对他们的保护!”林枫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看向周文博和王猛,“以前我们可能更侧重于保护机器、设备、图纸这些‘死’的物资。但从现在起,我们必须确立一个新的原则:在同等条件下,技术人才的优先级,必须高于设备和图纸!人是活的,只要人在,知识和创造力就在,失去的设备可以再造,毁掉的图纸可以重绘!但人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他越说越激动,这是他在经历了惊蛰小队惨重损失和陈志远等技术人员牺牲后,最深刻的反思和领悟。未来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我提议,”林枫语气坚决,“立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建立技术人员风险评估和分级保护机制。对核心、关键、稀缺的技术人才,建立专门的档案,在面临危险时,优先安排转移和护卫。第二,加强技术单位,尤其是兵工厂、学校、研究所的防空、防特和物理防护措施,不能因为它们位于‘后方’就掉以轻心。第三,改善技术人员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尽最大可能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

周文博认真记录着,点了点头:“林工,你的意见非常及时和重要。我会立刻组织人手,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技术人才是我们根据地的宝贵财富,确实需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他们。”

王猛也用力点头:“没错!以后哪个兔崽子敢不把技术员当宝贝,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初步的统一意见达成后,林枫怀着沉重的心情,去查看了陈志远遗留下来的那些物品。那批被他拼死抢救出来的实验器材大多损毁了,但那些笔记却大部分完好。林枫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公式、电路图、实验数据和各种奇思妙想,有些想法甚至让林枫都感到眼前一亮。

在一本笔记的最后一页,他看到了一行略显潦草、却力透纸背的小字:“若能造出更小、更灵敏的电台,让每个战士都能互通声息,则我军战力必增数倍!吾愿为此穷尽毕生之力!”

林枫的手指轻轻拂过这行字,眼眶再次湿润。这个年轻的灵魂,至死都怀揣着用技术改变战场的梦想。

他将这些笔记仔细收好,这些不仅仅是遗物,更是火种,是未来需要有人接续下去的道路。

然而,就在林枫刚刚为技术人才的保护机制定下基调,并沉浸在痛失英才的悲伤中时,负责内部调查的周文博,再次带来了一个令人更加不安的消息。

“林工,关于泄密渠道的调查……有了一些进展,但也遇到了困难。”周文博的神色比之前更加凝重,“我们排查了所有明面上可能接触计划的人员,暂时没有发现明确的嫌疑对象。但是,在核查通讯记录时发现,在惊蛰小队出发前大约三十六小时,我们的一台备用‘星火’电台,曾短暂接收到一个来源不明、强度很弱的异常信号,持续时间极短,内容无法破译,当时值班人员以为是外界干扰,并未深究。”

他顿了顿,看着林枫骤然锐利起来的目光,缓缓说道:“而经过对那台电台的事后检查,老韩发现,其频率微调旋钮有极其细微的、非正常使用造成的磨损痕迹……有人,可能利用那台电台,在极短时间内,向外发送过信息。”

林枫的心猛地一沉。内部……果然有鬼!而且,这个“鬼”不仅隐藏得深,还懂得利用技术手段,行事极为谨慎和老练!

“那台电台的使用记录和接触人员呢?”林枫的声音冰冷。

“正在严密排查。”周文博道,“但范围很广,包括通讯排的战士,以及……以及一些因工作需要,被允许临时使用电台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学校的教员……”

技术人员的范围!刚刚经历了陈志远牺牲之痛的林枫,听到这个排查范围,心脏像是又被狠狠揪了一下。难道那只隐藏的“鼹鼠”,竟然潜伏在他最为看重、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技术团队之中?

信任的危机,伴随着技术损失带来的伤痛,如同双重阴影,笼罩在重建伊始的根据地上空。那个隐藏在深处的敌人,究竟是谁?他的下一个目标,又会指向哪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