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铁血时代:我的1940 > 第110章 “回家”行动

铁血时代:我的1940 第110章 “回家”行动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0:04:14

白马驿据点伪军中队副赵保原的起义密信,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黑龙沟根据地决策层激起了层层涟漪。机会与风险并存,诱惑与陷阱难辨。

政委周文博的担忧不无道理。在内部可能潜伏着敌人眼线,外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任何过于“慷慨”的投诚,都值得用最审慎的态度去对待。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更不能盲目乐观。”林枫在军事会议上定下了基调,“赵保原这条线,要接,但要按照我们的节奏和方式来。真投降,我们欢迎,给他立功的机会;假投诚,我们就要将计就计,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

详细的计划迅速制定。林枫亲自参与了每一步的策划,他将这次行动视为对根据地反谍能力、战术执行力和心理博弈的一次综合考验。

首先,是谨慎的接触。按照林枫的要求,敌工小组没有直接派人进入白马驿据点,而是通过一个极其可靠的中间人,与赵保原取得了联系。接触地点选在敌我势力交错区的一个偏僻村庄,时间则定在集市日的清晨,利用往来人流作为掩护。惊蛰小队提前一天秘密潜入,控制了村庄的制高点和出入口,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次接触有惊无险。赵保原派来的心腹,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伙夫,带来了更详细的信息:赵保原声称受够了日军的欺压和猜忌,麾下大部分弟兄也都是本地人,思乡情切,愿意阵前起义。他提出的计划是,在三日后午夜,由他值勤时,打开据点西门,放下吊桥,接应八路军潜入,里应外合,解决掉驻守的那小队日军。

条件听起来很诱人,计划也似乎可行。

但林枫并未轻信。他命令惊蛰小队队长雷鸣,亲自带队,对白马驿据点进行为期四十八小时的不间断侦察。不仅要核实赵保原提供的情报,更要找出任何可能存在的疑点。

侦察结果在第二天深夜传回。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

雷鸣带回的消息证实了赵保原部分说辞:白马驿据点防御工事坚固,明碉暗堡林立,但伪军士气确实不高,日军小队与伪军之间的关系也颇为紧张,日军对伪军防范甚严。赵保原本人近期也似乎有些异常,曾因琐事与日军小队长发生过口角。

然而,疑点也随之浮现。

第一,据点的日军小队,表面上看起来与往常无异,但惊蛰队员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其换岗频率和巡逻路线在近期有细微调整,暗哨的位置也增加了,这不符合一般守备部队的松懈状态,反而像是一种外松内紧的戒备。

第二,在据点东南方向约五里的一处废弃砖窑附近,惊蛰队员发现了近期有部队隐蔽驻扎的痕迹——埋锅造饭的灰烬、马蹄印以及少量丢弃的日军制式罐头盒。痕迹被刻意清理过,但并不彻底。经有经验的老兵判断,这里至少曾隐藏过一个中队左右的日军,而且离开时间不超过一天。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雷鸣注意到,在约定起义的西门岗楼上,虽然夜间会悬挂作为信号的马灯,但灯罩的颜色似乎有些不对劲,在月光下反射出的光泽,与赵保原描述的“透明玻璃灯罩”有细微差别,更像是蒙了一层极薄的、不易察觉的浅色纱绢。

所有这些线索拼凑在一起,指向一个惊人的结论:这极可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日军或许早已察觉赵保原的动摇,或者干脆就是他们主动设下的圈套。那个砖窑附近隐藏的日军,很可能是一支伏兵,一旦八路军进入据点,他们就会迅速合围,内外夹击。而那个颜色异常的马灯,或许就是发动总攻的信号!

“好险!”王猛听完汇报,倒吸一口凉气,“差点就着了鬼子的道!”

周文博脸色凝重:“看来,敌人是想利用我们策反心切的心理,打我们一个埋伏。这个赵保原,恐怕已经暴露,甚至可能已经变节,成了诱饵。”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枫身上。

林枫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最终停留在白马驿据点上,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鬼子想玩请君入瓮,那我们就给他来个釜底抽薪!他们将计就计,我们又何尝不能?”

一个大胆的反制计划,在林枫脑中迅速成型。他不仅要粉碎敌人的阴谋,还要趁此机会,真正拿下白马驿这个钉子!

“计划调整!”林枫的声音斩钉截铁,“原定的潜入接应部队,改为伴攻。惊蛰小队主力,秘密运动至废弃砖窑附近,伏击敌人的伏兵!县大队和区小队,负责在外围制造声势,佯攻据点其他方向,牵制敌人兵力。同时,通知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其他伪军内线,一旦听到白马驿方向枪声大作,立刻在各自据点制造混乱,或者阵前举事,让鬼子首尾不能相顾!”

他看向雷鸣:“你们惊蛰的任务最重,必须在敌人伏兵出动、注意力被吸引到据点时,从背后给他们致命一击!速度快,火力猛,打掉就走,绝不恋战!”

“是!保证完成任务!”雷鸣眼中闪烁着兴奋的战意。

“至于那个赵保原……”林枫沉吟了一下,“通过中间人给他递话,计划照旧,但我们要求他,在起事信号发出前,想办法控制或者破坏掉据点内的重机枪阵地和通讯线路。这是对他最后的考验。”

如果赵保原是真心起义,这会增加他的筹码;如果他已是叛徒,这个要求会让他和日军提前暴露意图,打乱他们的部署。

行动之夜,月暗星稀。

按照“原计划”,一支由精锐民兵和部分县大队队员组成的伴攻分队,悄无声息地运动到了白马驿据点西门外数百米的草丛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午夜将至。

据点西门岗楼上,那盏颜色略显异样的马灯,如期亮起,在夜色中微微摇曳。

伴攻分队的指挥员深吸一口气,正要发出前进的信号——

突然,据点内部先响起了枪声!先是几声清脆的步枪声,紧接着是爆豆般的机枪扫射声和剧烈的爆炸声!火光在据点内闪烁升腾!

几乎在同一时间,埋伏在废弃砖窑附近的惊蛰小队,看到了预料中的景象——大批日军从隐蔽处冲出,呈战斗队形,快速向白马驿据点扑去,显然是想执行内外夹击的计划!

“打!”雷鸣一声令下。

惊蛰小队装备的“星火”步枪、轻机枪和刚刚小批量试产成功的“雷公”火箭筒,同时开火!密集的弹雨和拖着尾焰的火箭弹,如同死神的镰刀,瞬间覆盖了日军队列的后半段。日军完全没料到背后会杀出一支如此精锐的部队,顿时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与此同时,伴攻分队和外围佯攻部队也猛烈开火,喊杀声震天动地,造成了大军围攻的假象。

据点内的日军被打懵了。他们预期的“瓮中捉鳖”变成了腹背受敌,内部还出现了混乱(很可能是赵保原在最后关头做出了选择,或者仅仅是日军与伪军之间因此事产生的信任危机爆发)。指挥系统一度失灵。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外围的日军伏兵被惊蛰小队迎头痛击,损失过半后狼狈溃散。据点内的日伪军在内外交困下,抵抗意志崩溃。部分伪军在混乱中调转枪口,加入了打击日军的行列。残存的日军小队见大势已去,试图从东北方向突围,却正好撞进了县大队预设的埋伏圈,被全部歼灭。

天亮时分,战斗结束。白马驿据点上升起了红旗。

清扫战场时,人们在一处被炸毁的掩体里,找到了赵保原的尸体。他身中数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砍卷了刃的军刀,刀下躺着一名被劈死的日军曹长。至死,他也没有明确表态自己最终的选择,但他的行为,似乎又说明了一些问题。或许,他只是在最后关头,被迫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无论如何,“回家”行动取得了远超预期的辉煌胜利。不仅成功拔除了白马驿这个重要据点,重创了日军一部,更在政治上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周边数个据点的伪军,在听到白马驿的枪声和后续的宣传后,相继阵前起义或携械投诚。短短数日之内,八路军兵不血刃,连克三座据点,解放了大片区域,将根据地的范围向外推进了数十里。

日军精心布置的陷阱被彻底粉碎,还赔上了一个重要据点和大量兵力,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黑龙沟根据地内,一片欢腾。这次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政治和心理上的巨大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军心民心。

然而,在庆祝胜利的喧嚣背后,林枫却独自站在刚刚收复的白马驿据点炮楼上,眺望着远方日军控制区的纵深,眉头并未完全舒展。

赵保原临死前那未解的谜团,日军此次布局的精准和阴险,以及那个始终若隐若现、引来了空袭却仍未现形的“影狐”……这一切都让他感到,眼前的胜利,或许只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宁静。

敌人绝不会甘心失败,下一次的反扑,必定会更加凶猛和不择手段。那个隐藏在阴影中的对手,此刻又在策划着什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