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救眉庄,护甄嬛,本宫这次要屠龙 > 第188章 耤田礼

弘历不欲多言,只淡淡道:

“无甚大事,不过是些寻常公务。”

青樱沉默片刻,却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是为了耤田礼的仪程安排么?”

弘历转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青樱温声道:“妾身猜的。开春大事,莫过于此。皇阿玛最重此礼,爷的勤勉上进,皇阿玛都看在眼里,或许此次……”

她话未说尽,但意思已然明了。

弘历苦笑一下,反手握了握她的指尖:

“皇阿玛日理万机,未必事事都能顾及。罢了,在其位,谋其政,依礼而行便是。”

话虽如此,那失落却难以掩饰。

次日,青樱吩咐备轿,递了牌子往景仁宫去。

一路上,她手心微潮。

她与皇后姑母因昔日拒婚三阿哥之事,早已心存隔阂,平日请安不过是循例而为,鲜少有深谈。

但想起弘历昨日那双失意的眼睛,她深吸一口气,将那份不自在强行压下。

将至景仁宫门,她却有些踟蹰,正欲通报。

忽见一旁甬道上,碎玉轩的莞妃正扶着槿汐的手缓步而来。

青樱忙敛衽行礼:“给莞妃娘娘请安。”

甄嬛停步,含笑让她起身,目光温和:

“是福晋啊,可是来给皇后娘娘请安?怎的在门口徘徊?”

青樱踌躇片刻,想起弘历私下也曾提及这位莞娘娘性情的几分好处,甚至曾在他还在圆明园时于父皇面前有过一二言的引荐之心。

心下稍安,便斗胆低声道:

“回娘娘话,妾身……确有一事心中惶惑,不知当讲不当讲。”

甄嬛见她神色确有难处,便笑道: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随本宫到前边亭台略坐坐如何?”

青樱点点头。

二人至御花园一处僻静小亭坐下,甄嬛屏退左右,只留槿汐在不远处守着。

青樱绞着手中的帕子,终是鼓起勇气,声音轻缓却带着深深的困惑:

“莞娘娘,妾身冒昧……妾身入府日久,平日里瞧着,我们贝勒爷于政务上是极勤奋刻苦的,于学问上更是手不释卷,不敢有片刻懈怠。为何却似乎一直难入皇阿玛的青眼呢?妾身愚钝,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甄嬛静静地听着,指尖轻轻拂过石桌上细微的纹路。

待青樱说完,亭中静了片刻。

她缓缓开口,声音清缓如流淌的溪水:

“福晋,你可知晓,在这宫墙之内,有时‘看不见’并非是真的‘看不见’,而‘看得见’也未必是真正的‘看得见’。”

青樱抬起头,眼中困惑更深。

甄嬛看向青樱:“皇上是天子,也是阿玛。天心难测,但父心,有时反而简单。弘时贝勒性情外露,他的不妥当,皇上看在眼里,气在心头,那是一种‘近’。因近,故而易怒,易责,却也易恕。”

她微微一顿,继续道,“而弘历贝勒,勤勉克己,事事力求周全,反而将真性情藏得极好。这般的‘周全’与‘规矩’,看似无错处,却也像隔了一层薄纱,自然,也就显得‘远’了。”

“娘娘的意思是……”青樱似乎抓住了一丝微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若一直藏于林间,又如何能让赏林之人一眼望见那最挺拔的枝干呢?”

甄嬛唇角含着一抹极淡的笑意,“耤田礼,重在一个‘诚’字,而非仅是‘礼’数。皇上亲耕,示范天下,期盼的是见到赤诚的农本之心,而非完美的礼仪演练。”

她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随众行礼之人,若能在细微处见得真章,那份不期然的‘诚’心,或许更能触动圣心。”

“细微处?”青樱凝神细思。

只觉得心中豁然开朗,连日来替弘历积压的郁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明晰的方向感。

她起身,郑重地向甄嬛行深深一拜:“多谢莞娘娘点拨!妾身知道该如何做了。”

甄嬛柔声道:“快去吧。记住,心诚则灵。”

青樱再次拜谢,转身离去时,脚步已不似来时那般迟疑沉重,变得轻快而坚定。

.

吉日已至,南郊耤田,旌旗招展,百官肃立。

雍正神情庄重,率先执起金犁,在礼官的高唱声中,犁开了新春的第一道土沟。

彰显着天子亲耕、垂范天下的决心。

众臣与皇子们屏息凝神,气氛肃穆而隆重。

紧随其后,便是弘时行“终亩”之礼。

轮到随众皇子行礼时,弘历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回响着青樱之言。

他不再仅仅将自己视为完成仪式的工具,而是真正将心神沉入到这“耕作”之中。

他挽起袖口,毫不犹豫地踏入松软的田垄。

当湿润的泥土瞬间包裹住他精心擦拭的靴子,甚至溅上他的袍角时,他非但没有避让,反而更踏实了一步。

他执犁的双手用了实劲,每一步推进都扎实。

阳光照在他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上。

他的姿态并非农夫那般纯熟,却透着全神贯注的认真与对农事的尊重,与周遭一些仅摆样子的宗室子弟形成了鲜明对比。

雍正的目光原本只是例行公事地扫过队列,却在掠过弘历时,微微停顿了片刻。

最后停留在那双沾满泥浆的靴子和那双因用力而骨节分明的手上。

仪式后的短暂休憩间,几位老臣谈起今年春耕的雨水情形。

弘历并未急于插话,待一位谙熟农事的官员言毕,他才自然而然地接话,并未高谈阔论,而是就着刚才的话题,引了一句农谚。

“春雨贵如油,犁深耙好莫犯愁。”

并结合自己近日翻阅农书所见,浅谈了两句不同土质保墒的细微差异:

“近日翻阅《农政全书》,见其中提及‘土壤异色,性自不同’。譬如京畿之地,沙质土松易渗,保墒贵在深耕后及时耙碎压实,以减少水分下泄;而黏质土紧实易结,则需犁晒得法,令其疏松通透,方能纳蓄雨泽。二者皆需深耕,但后续之法微有差异,皆是为将春雨牢牢锁于土中。”

言语朴实,却切中要害。

他说话时,雍正正接过苏培盛递上的茶盏,闻言,执盏的手微微一顿,目光再次落于弘历身上,这次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度与探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