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妈祖教我做神女 > 第80章 民心如秤

妈祖教我做神女 第80章 民心如秤

作者:楚卿卷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2:11:47

福州知州衙署的后堂书房,门窗紧闭,隔绝了夏日的蝉鸣与喧嚣。

新任知州张翰端坐于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面前堆叠着厚厚几摞深蓝色封皮的册簿。空气里弥漫着陈年纸张的微尘味道,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银钱的冰冷气息。

张翰眉头紧锁,手指间夹着一支紫毫小楷,笔尖悬停在摊开的账册上方,久久未能落下。他面前这本,是福州路市舶司近五年的商税总录。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算筹,反复拨弄着其中几行墨色尤新的记录——那是隶属于“清云商行”名下的条目。

“丙辰年,清云商行,纳海舶税银……一万八千两。”

“丁巳年,纳……三万五千两。”

“戊午年……七万九千两!”

“己未年……十五万四千两!”

数字跳跃的轨迹,触目惊心!短短四年,从一万八千两,暴涨至十五万四千两!这还仅仅是海舶税一项!若再算上清云遍布福州路的绸缎、杂货、工坊、田庄所纳的商税、工税、地税……张翰在心中飞快地估算着,指尖冰凉。这清云商行,简直像一头深不见底的吞金兽,其攫取的利润之巨,远超他之前最狂放的预估!

他猛地合上账册,发出一声沉闷的轻响。背脊靠在冰冷的太师椅背上,张翰闭上眼,户部侍郎生涯锻炼出的本能,让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无数条线:如此庞大的利润,流向了何处?赵海在任时,清云纳税虽年年剧增,但以其利润之巨,是否存在隐匿?赵海是否……从中分润?这个念头让他心头一跳。

随即,他想起那个立于商贾之首的女子——林穗安。一身素净道袍,眉眼沉静,不卑不亢。

一个出家人……行商贾之事?

张翰的嘴角下意识地撇了撇,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轻蔑与微词。

士农工商,商居末流。一个本该清修的道姑,却搅弄商海,聚敛如此泼天财富,本身就透着一种违和与不安分。道心?怕是早已被铜臭玷污了吧?

“来人。”张翰睁开眼,声音带着户部官员特有的冷硬。

“大人。”一名精干的亲随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

“去,”张翰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带上几个机灵点、脸生的,深入市井。茶楼酒肆、码头货栈、城厢民居……都去转转。听听百姓口中,福州城这些富商巨贾,尤其是那清云商行,可有什么为富不仁、欺行霸市、盘剥小民的劣迹?记下来,事无巨细,报与我知。”

“是!”亲随领命而去。

张翰重新翻开账册,目光锐利如鹰隼,试图从那些冰冷的数字缝隙里,找出清云“不仁”的蛛丝马迹。

他需要突破口,一个能让他名正言顺撬开清云这口“金柜”的楔子。巨额财富本身,在一位精于算计的知州眼中,就是原罪。

几日后的黄昏,亲随回来了,带回的不是张翰预想中的“罪证清单”,而是一沓厚厚的、记录着市井俚语和坊间见闻的笔录。张翰屏退左右,独自在灯下翻阅。

笔录上的内容,让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清云道长?那可是活菩萨下凡啊!要不是她家开的慈幼院收留,我家那饿得皮包骨头的侄儿,早就……”

“欺行霸市?道长怎么会干那种事!清云商行的货,价钱公道,从不短斤少两!他们工坊招工,工钱给得足,还不拖欠!比那些黑心作坊强百倍!”

“盘剥?道长盘剥谁了?她建的女塾,穷人家的丫头去念书,非但不要钱,还管一顿晌午饭!我家隔壁王婶的闺女就在里头学绣花,听说学好了还能进清云的工坊,自己养活自己!”

“就是就是!城西那家济安堂,也是道长开的!前些天我老娘发热,抓不起药,去了济安堂,人家老大夫看了,只收了五个铜板的诊金,药钱都免了!说是清云有善款!这才是积德啊!”

“听说道长还要在全福州路建什么‘养济院’?专门收留没儿没女的老头老太太?我的老天爷,这得花多少钱?道长这心肠……”

笔录里,几乎听不到一句对清云、对林穗安的负面评价。相反,充斥着发自肺腑的感激、赞誉,甚至……崇拜。那些最底层的引车卖浆者、小摊贩、穷苦妇人、码头力工……他们的言语质朴,甚至粗鄙,却带着滚烫的温度,描绘着一个与张翰想象中“贪婪商贾”截然不同的形象。

张翰放下笔录,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夏夜的暖风涌入,带着市井的烟火气,也带来了远处隐约的、从慈幼院方向飘来的孩童嬉闹声。

他第一次感到一种强烈的错位感。账册上那冰冷的、代表巨额财富的数字,与笔录里那滚烫的、代表万民感念的声音,在他脑海中激烈地碰撞着。

他坐回书案,不再看账册,而是铺开一张白纸,拿起他那把算盘打得噼啪作响。这一次,他计算的不是税银,而是清云商行这些年,在福州路这片土地上,撒下的“善款”。

“福州女塾:总十二所(含在建),年耗银……约两万两。”

“慈幼院:总九所,收容孤儿……千余口,年耗银粮……约三万五千两。”

“济安堂:福州城总堂一处,分堂七处(含在建),施医赠药,年耗药材、薪俸……约五万两。”

“新立‘养济院’:规划覆盖全路十二县,初步预估年耗……八万两以上!”

“双季稻推广初期补贴、工坊妇孺额外津贴、海商便民所维系……”

算盘珠清脆的撞击声在寂静的书房里回荡,张翰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游走,列出一条条、一项项。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额头甚至沁出了细密的汗珠。这不是在查账,更像是在丈量一座无形的、名为“慈悲”的大山。

当最后一个数字落下,张翰看着纸上那触目惊心的总和,握着笔的手竟微微颤抖起来!

他精于财货,太清楚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清云商行纵然利润惊人,但扣除庞大的人员开支、工坊运转、船只维护、商路打点……再减去这如同流水般泼洒出去的、覆盖整个福州路的庞大慈善支出……

“竟……竟真的所余无几?!”张翰失声低呼,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这绝非账面上的粉饰,而是他基于走访、基于常识、基于对清云运作模式的深入了解,得出的残酷结论!

清云这头看似凶猛的吞金兽,它吞噬的财富,竟有十之七八,又原封不动地、甚至加倍地反哺回了这片生养它的土地!

它没有中饱私囊,没有骄奢淫逸,没有转移隐匿!它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巨人,将攫取的血肉,化作了滋养万民的琼浆!

张翰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方才心头那份因“女道士行商”而生的轻蔑与微词,此刻如同被投入烈火的薄冰,瞬间消融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心绪。

他想起林穗安在接风宴上,主动提出捐建养济院时那平静而坚定的眼神;想起她一身道袍立于商贾之中,那份格格不入却又无比和谐的奇异气场;想起账册上那不断翻倍、实实在在缴纳的巨额税款……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穗安当日的话语,此刻如同惊雷般在他耳边炸响。原来,那不是场面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身体力行!

张翰停下脚步,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城中万家灯火,其中不知有多少盏,是因清云的善举而得以点亮、得以延续。

一种难以言喻的、夹杂着敬佩、惭愧、甚至一丝自惭形秽的情绪,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冲垮了他作为精明官僚固有的算计与提防。

他缓缓走回书案,拿起那份记录着市井赞誉的笔录,指尖拂过那些粗糙却真挚的文字。良久,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喟叹,从他胸腔深处发出,回荡在寂静的书房里,带着洞悉真相后的释然与深深的敬意:

“好一个清云道长,好一个有道之人!此等慈悲心肠,此等济世胸怀,张某叹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