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妈祖教我做神女 > 第56章 曲径通幽

妈祖教我做神女 第56章 曲径通幽

作者:楚卿卷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2:11:47

清云商行走上正轨,这让穗安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终于能将酝酿已久的计划提上日程——建立“清云女塾”。

女塾的构想远比慈幼院复杂。不仅要教识字算数、女红理家,穗安更想引入一些“离经叛道”的内容:基础的经商算账知识、简单的草药辨识与护理、甚至是一些开阔眼界的史地常识,让女子在这个世上能够独立自主。她深知这必然会触动世俗敏感的神经。

“纸上谈兵易,落地生根难。尤其是女子之事。”穗安在灯下翻阅着自己写下的厚厚教案,眉头微蹙。

许多她认为理所当然、开启民智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看来可能惊世骇俗。如何把握尺度,既能传递理念,又不至于被世俗的浪潮瞬间吞没?

她想到了郑淮,一个熟读儒家经典,又对自己的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包容的人,或许可以帮忙扫清自己眼前的迷雾,不让自己的心血白费。

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发出不久,郑淮的回信便到了,只有一行俊逸洒脱的字:“清云道长若得暇,淮扫榻烹茶,恭候大驾。教案之事,面议为佳。”

穗安欣然前往。

莆田县衙后院的竹轩内,茶香袅袅。郑淮依旧是一身半旧的青色官袍,笑容温和,眼神明亮。他没有过多寒暄,接过穗安带来的厚厚教案,便认真翻阅起来。

轩内一时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茶水沸腾的咕嘟声。阳光透过竹帘,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许久,郑淮放下最后一页,长长舒了口气,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叹:“清云道长宏愿,淮钦佩之至!此教案,若真能推行,实乃闽地女子之福泽。”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促狭的笑意,“不过道长这步子,迈得着实大了些,怕是会吓坏不少老夫子。”

“唔…”他沉吟着,指着一处,“‘通晓商贾之道,以备不时之需’穗安,此心甚善,立意高远。然则,”他抬起头,眼中带着促狭的笑意,却又无比认真。

“你可知《周易·家人》有云:‘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若直白教女子商贾谋利之道,恐被斥为‘牝鸡司晨’,乱了纲常。那些老夫子的唾沫星子,怕是能淹了你这女塾的门槛。”

穗安微微蹙眉,正要辩驳,郑淮却抬手制止,嘴角噙着那抹惯有的、化解紧张的笑意:“莫急莫急。堵不如疏,硬碰不如巧取。你看这样如何——”

他提笔蘸墨,在纸上划掉原句,流畅地写下:“‘习理家理财之术,以定家计,明出入’。如何?”

穗安不解:“这有何不同?”

郑淮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着智慧的光:“大有不同!《礼记·内则》言:‘女子十年不出…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 理家、理财,本就是女子‘正位乎内’的本分!

教授她们如何精打细算,管理米粮调度,记录田产簿记,乃至看懂简单的契书,这都在‘妇德’、‘妇功’的范畴之内。我们教的是‘治家’,而非‘经商’,名正言顺,谁敢置喙?至于这‘以备不时之需’嘛,”

他狡黠一笑,“丈夫若远行,家中产业、店铺账目,主妇代管,岂非天经地义?这‘不时之需’,便在其中矣!待他日风气渐开,再于这‘理家理财’的框架下,悄悄塞些行商坐贾的门道,岂不是水到渠成?”

穗安听得眼睛发亮,拊掌赞道:“妙,妙啊郑兄。将‘商贾谋利’化入‘理家治生’,借圣贤之言,行我辈之实,这曲径通幽的本事,穗安拜服!”

“雕虫小技罢了。”郑淮摆摆手,笑意更深,又翻到另一页,“再看这个,‘辨识寻常病症,照料家人康健’想法是极好的,救人于微时。只是…”

他指了指“病症”二字,“这词太直白,也易惹麻烦。《周礼·天官》有医官之制,讲究师承门户。寻常妇人若敢言‘识病’,那些杏林中人岂不跳脚?斥之为‘巫觋之言’、‘贻误病情’都是轻的。”

“那该如何?”穗安虚心求教。

郑淮提笔沉吟片刻,落笔写下:“‘辨识药性温凉,习照料家小之法’。着重在‘照料’而非‘诊断’!”

他解释道,“《诗经·采蘩》有‘被之僮僮,夙夜在公’,女子为家人操劳,煎汤熬药,悉心照料,本是天职。

我们教她们辨识几味常用草药的寒热温凉之性,比如薄荷清凉可解暑,生姜辛温能驱寒;再教些应对小儿惊风、风寒发热时的物理降温、推拿穴位、或是《肘后备急方》里记载的、公认安全的应急土方。

这不叫‘识病’,这叫‘尽妇责’!是‘未雨绸缪’、‘慈母之心’!谁能挑出错来?至于更深的东西,自有医者仁心,我们只授这‘照料’的皮毛,既不越界,又能解燃眉之急,岂不两全?”

穗安连连点头,眼中满是钦佩:“郑兄真乃解牛之庖丁,游刃有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尺度拿捏,穗安自愧弗如。”

郑淮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一声,翻到地理部分:“还有此处,‘知天下地理,明物产分布’,穗安啊穗安,你这步子迈得,可真是胆大包天!‘女子不宜远游’、‘外事不闻’可是铁律!你教她们看舆图,知道南洋产香料,辽东有人参?这还了得?”

穗安不服:“知道又如何?开阔眼界罢了!难道女子就只能困守闺房,做那井底之蛙?”

“当然不是!”郑淮立刻接道,眼中闪着狡黠的光,“但方法嘛,得迂回。你看——”他提笔在“地理”二字旁写下“‘览《山海》奇志,辨百物以利家计’”。

穗安疑惑:“《山海经》?这与地理何干?”

“大有干系!”郑淮兴致勃勃,“《山海经》乃上古奇书,记载四海八荒、奇珍异兽、神山仙岛,本就是‘地理’之祖!我们便以此为壳!”

他压低声音,带着点分享秘密的兴奋,“教她们认舆图?不,我们讲《山海经》的故事!讲‘大荒东经’汤谷扶桑,日出之地,顺便提一句‘彼处岛屿星罗,海产丰饶’;讲‘海外西经’沃民国,百谷自生,顺便说‘其地产一种金灿灿的谷物,耐旱高产’;讲‘南山经’多桂多金玉,顺便提一句‘岭南瘴疠之地,却盛产甜蜜荔枝、龙眼’!

这都是在讲神话传说,开阔见闻,并非教她们‘远游’。至于‘辨百物以利家计’——这更是正理!主妇掌管中馈,知道何地产何物,何处价廉物美,何处有特产可让行商捎带,不正是‘利家计’吗?

《礼记·曲礼》都言‘问禁问俗’,我们这不过是让她们在‘传说’中,顺便‘知’一点‘俗’罢了!谁能说我们离经叛道?”

“妙哉!”穗安听完这精妙绝伦的构思,忍不住拊掌轻笑,身体微微前倾,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激赏:

“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这删繁就简、曲径通幽的本事,借古喻今、以神化俗的智计,穗安拍马难及。你这哪是修改教案,分明是给我这莽撞人披上了一件刀枪不入的‘圣贤’金缕衣啊!”

郑淮被她亮晶晶的眼神看得耳根微热,端起茶杯掩饰,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道长过誉了。非是淮有本事,实乃道长心灯明亮,志存高远,所行之事虽看似‘奇’,实则暗合‘仁’之本义。淮不过略尽绵薄,添些柴薪,再为这火苗挡挡那些…嗯…无谓的穿堂风罢了。”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而坚定,“能为道长这济世之火,寻得一条更易燎原的路径,亦是淮之所愿。”

阳光透过竹帘,在两人之间洒下温暖的光斑。茶香氤氲中,他们相视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