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妈祖教我做神女 > 第127章 舌辩群儒

妈祖教我做神女 第127章 舌辩群儒

作者:楚卿卷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2:11:47

六月初一,福州鹿鸣书院。

这座闽地最负盛名的学府,今日人声鼎沸,远超任何一次科举放榜或大儒讲学。宽阔的明伦堂前广场被挤得水泄不通。

身着儒衫的学子、清云女塾统一素色衣裙的少女、福州府衙的官员、本地有名望的士绅、乃至许多闻讯赶来的普通百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高台之上。

高台左侧,端坐着泉州四大书院,清源、紫阳、九日、小山,福州鹿鸣、鹤山两院的六位山长。

其中清源书院的陈山长、紫阳书院的吴山长,正是李卓远提过的“清流”领袖,以及鹤山书院的赵山长,三人面色沉凝,眼神锐利,正是此次辩论的核心反对者。

而鹿鸣书院的张山长、九日书院的林山长、小山书院的王山长,则神色相对平和,甚至带着一丝期待。

高台右侧,穗安一身月白道袍,纤尘不染,独自静坐。她神色平静,眼神清澈而坚定,如同深潭,不起波澜,却蕴藏着深邃的力量。李卓远知州作为见证人,端坐主位。

辩论伊始,穗安开门见山,声音清越,响彻全场:

“诸位师长,各位同道,今日清云所请,非为标新立异,实乃秉承圣人‘有教无类’之遗训,欲建‘清云女子书院’,延请名师,教授闺阁女子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更兼格物、算学、商道、医理常识、健体之术。

使其明理知义,增广见闻,修身齐家,乃至如我清云女塾学子般,济世利民!此非牝鸡司晨,实乃固本培元,惠及家国!”

话音未落,鹤山书院赵山长便冷哼一声,率先发难,声音洪亮,引经据典:

“荒谬!《礼记·内则》有云:‘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此乃天理伦常!

女子之责,在于中馈,在于生育,在于相夫教子,岂可抛头露面,与男子同席论学?混淆阴阳,乱纲常之本!

林道长所谓‘增广见闻’,恐是引女子入歧途,使其心性浮躁,不安于室!此等书院,实乃祸乱之源!”

台下不少保守学子纷纷点头附和。

此时,支持者中,德高望重的福州士绅领袖,曾官至礼部侍郎的林老太爷缓缓起身。他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声音沉稳有力:

“赵山长之言,老朽不敢苟同!老朽孙媳,正是出自清云女塾。未嫁之前,便已通晓算账理家、识文断字。

入门之后,持家有道,孝顺翁姑,和睦妯娌,更难得的是,她知书达理,常以古今贤媛故事、圣贤微言开解我那顽劣孙儿!我那孙儿,原本厌学贪玩,自得此贤内助,竟也收心向学,勤勉刻苦!

试问,若非女塾教化,何来如此贤妇?女子明理,非但无碍持家,反是兴家旺族之基!老朽以为,林真人建女子书院,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林老太爷的现身说法,以其身份地位和家事实例,极具说服力!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许多士绅频频点头。

一位激进的鹿鸣书院学子忍不住站起,对着清云女塾学生所在方向高声道:“即便女子可学,又何必学什么格物算学、商道医理?此等杂学,非闺阁所宜!岂不闻‘女子无才便是德’?学得太多,心比天高,恐生非分之想!”

他话音刚落,清云女塾学生中,一位气质沉静、目光明亮的少女——正是妙珠的得意门生苏文君——霍然起身,不卑不亢地回应:

“这位师兄此言差矣!敢问师兄,若无算学,家中账目不清,如何持家?若无格物常识,不识节气物候,如何安排农桑衣食?若无医理常识,家人小恙便惊慌失措,或误信巫医神婆,岂非害人害己?商道更是持家理财之基!

至于‘无才便是德’,更是荒谬!德需明理而后立!浑噩无知,何以明是非,辨善恶?我等女塾学生,学此‘杂学’,只为持家更稳,助人更有力!何来非分之想?师兄以己度人,未免狭隘!”

苏文君条理清晰,言辞犀利,以女子之身,在堂堂书院驳斥学子,其胆识气度,令全场侧目!不少学子面露愧色,无言以对。女塾学生们则挺直了腰杆,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紫阳书院吴山长见势不妙,祭出理学大旗,神色肃然,引朱熹之言:

“哼!巧言令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子首重贞静守节!抛头露面,与男子混杂,学些奇技淫巧,心性必然浮动,如何守得住‘贞静’二字?此乃动摇人伦大防!林东家,你以商贾之身,妄图以利诱之,坏我千年礼教根基,其心可诛!”

吴山长言辞激烈,扣上“动摇人伦”、“坏礼教根基”的大帽子,气氛瞬间紧张!

穗安终于起身。她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对着吴山长及全场,郑重地行了一个弟子礼。这个举动让所有人一愣。

“吴山长之言,穗安不敢苟同。”穗安的声音平静无波,却蕴含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

“圣师言:‘有教无类’!教化之功,在于启迪蒙昧,明理修身,岂因男女之别而设限?”

“圣师言:‘礼之用,和为贵’!礼之本,在于仁心外显,在于秩序和谐!非是束缚人性、区分尊卑之枷锁!将女子囿于深闺,令其浑噩一生,此非‘礼’,实乃‘暴’也!”

“圣师言:‘仁者爱人’!此‘人’,非独指男子!女子怀仁,其光辉更显柔韧绵长! 剥夺女子行仁践义之权,岂非自绝于仁道之半壁?”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论……”穗安目光如炬,直视吴山长,“圣师教诲我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乃儒之‘民本’大道!岂有因虚无缥缈之‘节’字,便置生民性命于不顾之理?此等苛论,已然悖离圣师‘中庸’之道,更远离了‘仁民’之基!”

穗安每引一句“圣师言”,声音便拔高一分,仿佛带着孔圣的煌煌正气!

她并非空谈,而是站在了儒学的源头——孔圣本人的高度,对后世的僵化与偏颇进行了釜底抽薪的批判!

尤其是指出“饿死事小”之论背离“民本”核心,更是振聋发聩!

“圣师还言,”穗安环视全场,目光落在那些女塾学生身上,充满期许,“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试问诸位师长、诸位学子,若尔等身为女子,可愿一生浑噩,不识诗书,不明事理,只做那传宗接代之器?可愿家人病痛,束手无策,只能求神问卜?可愿持家无方,坐困愁城?以己所不欲之枷锁,强加于天下女子之身,此乃忠恕之道乎?”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心上!尤其是最后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让许多原本持中立或反对态度的学子士绅,面露沉思,甚至羞愧。

“清云女子书院,”穗安的声音带着一种开创未来的决绝,“非为颠覆纲常,实为补全人道!教女子明理,使其能更好地相夫教子,持家明义!教女子识文,使其能教子启蒙,传承文明!教女子通晓事理,使其能遇变不惊,襄助家国!

此非牝鸡司晨,实乃固国之本,强家之基!圣师‘有教无类’之宏愿,岂能独缺女子半边天?”

穗安的话语,如同惊涛拍岸,又似春风化雨。她以孔圣真义为矛,以现实需求为盾,以“忠恕”之心叩问灵魂,将女子教育的必要性、正当性、乃至其与儒家核心精神的契合性,阐述得淋漓尽致,无懈可击!

整个鹿鸣书院,陷入一片死寂。

吴山长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想反驳,却发现穗安句句引圣师之言,字字占住大道至理,自己赖以立论的学说根基竟被对方从源头上动摇,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反驳,憋得满面通红。

赵山长颓然坐倒,眼神涣散,仿佛心中某种坚固的壁垒正在崩塌。

陈山长则长叹一声,闭目不语。

而支持者如张山长、林山长、王山长,以及林老太爷等人,眼中则爆发出强烈的光彩和赞许!

尤其是林老太爷,更是激动得胡须直抖:“圣师真义!这才是圣师真义啊!林真人,真乃当世解圣心之第一人!”

台下的学子们,陷入了激烈的思想碰撞。穗安的话颠覆了他们许多固有的认知,却又如此合乎情理,直指人心。许多人的眼神从迷茫、质疑,逐渐变为思索、震撼,乃至……认同!

女塾的少女们,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穗安的话,为她们正名,为她们争取的,是堂堂正正、立足于圣人之道的学习权利!

良久,鹿鸣书院张山长缓缓起身,对着穗安,也对着全场,深深一揖: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林道长引圣师真言,发人深省!女子明理增智,实乃家国之幸!老夫代表鹿鸣书院,全力支持清云女子书院之筹建!愿尽绵薄之力,共襄盛举!”

“九日书院附议!”

“小山书院附议!”

林老太爷等士绅也纷纷表态支持!

吴山长和赵山长脸色铁青,终究无法在圣师真义和众意面前再强辩,只能冷哼一声,拂袖而去。陈山长沉默片刻,也黯然离席。

“谢诸位师长深明大义!”穗安对着支持的山长和士绅郑重还礼。她看向台下激动的人群,尤其是那些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少女,朗声道:

“清云女子书院,不日奠基!凡有志于学、愿明理增智之女子,无论出身,清云皆虚席以待!愿以圣师‘有教无类’之心,栽下桃李,静待天下芬芳!”

“善!”

“大善!”

欢呼声、掌声如同海啸般响起,席卷了整个鹿鸣书院,久久不息。

李卓远看着高台上那个沐浴在阳光与欢呼中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此女,竟真能以圣人之言,破士林之冰!这女子书院,已非她一人之事,更将成为撬动时代观念的一块巨石。他起身,声音威严而郑重:

“本官宣布,福州府衙,鼎力支持清云女子书院建设!凡有阻挠者,以抗圣训、悖民意论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