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阵锁龙蛇
“影煞”刺客的潜入,如同一根导火索,彻底点燃了青云宗内部的紧张气氛。清虚真人震怒,下令彻查,宗门上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果然揪出了几名被外界收买或安插的暗桩,其中甚至涉及一位执事弟子。这无疑给所有青云宗弟子敲响了警钟,也让保守派暂时闭上了质疑的嘴巴——外部的威胁是如此真实而致命。
在巨大的压力下,清虚真人展现了身为掌门的魄力。他强行推动了格物院与阵法堂的深度整合,成立“阵理研究组”,由张磊主导,陈玄瑾长老亲自督导,核心任务只有两个:第一,依据“场论”与“灵气动力学”原理,设计一套专门针对高阶刺客潜伏、渗透的“针对性防护阵法”;第二,开发可供弟子修行、能有效反制隐匿、突袭类手段的“个体反制术法”。
资源无限量供应,权限开到最高。张磊也暂时放下了其他方向的推演,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
藏经阁深处,一间被临时划为“阵理组”核心的密室内。巨大的玉板上,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灵纹结构,它们并非传统阵图的固定模式,而是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相互关联的网络状。
张磊立于玉板前,双眸之中数据流般的光芒飞速闪烁。张圣龙的元神意志将“场论”与初步的“灵气动力学模型”结合,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防御理念。
“传统防御阵法,如同坚固城墙,抵御外敌。”张磊开口,声音在密室内回荡,几位精选出来的、在阵法上最有天赋也最能接受新思想的弟子凝神倾听,“然,城墙再固,亦有被高手潜入之可能。我等新阵,不求‘绝对坚固’,而求‘绝对感知’与‘智能反应’。”
他指尖灵光点在玉板网络的一处节点:“此阵,将以‘灵压梯度传感器’为核心基础。布设于防护区域各处,持续监测微观层面的灵气压力变化。任何外来物体,只要其存在灵力波动或 even 仅仅是物理存在扰动灵气场,皆会引发局部灵压的细微改变。”
他又点在另一处:“此处,‘灵流扰动分析器’。一旦传感器捕捉到异常,分析器将依据预设的‘灵气动力学模型’,瞬间判断扰动源的性质、强度、移动轨迹,区分是风吹草动、小兽经过,还是隐匿的入侵者。”
“最后,”他指向网络中央几个复杂的灵纹结构,“‘协同干涉发生器’。锁定目标后,并非发动全覆盖攻击浪费能量,而是依据分析结果,在目标周围瞬间制造小范围的、高强度的‘灵场干涉域’——或形成灵压泥沼迟滞其行动,或制造属性冲突扰乱其灵力运转,或引发高频灵波震荡迫使其显形!”
“整个系统,如同张开的一张无形巨网,网上布满敏感的‘触须’(传感器)和‘大脑’(分析器),一旦有异物触碰,无需命令,最近的‘毒牙’(干涉发生器)便会自行发动最精准的反击!”
这番描述,让几位弟子听得心驰神往,又感到头皮发麻。这已完全超出了他们对阵法的认知!这不再是死物,更像是一个拥有简单本能的生命体!
【基于传感器-分析器-执行器架构的自动化防御系统理论构建完成。开始本土化灵纹实现。】
接下来的日子,密室内灵光不断。张磊带领弟子们,将理论一步步转化为实际的灵纹组合。他们摒弃了传统阵法追求稳定、对称的美感,设计出的灵纹更加简洁、模块化,强调功能性与响应速度。大量的实验在缩小化的模型上进行,失败是家常便饭,但每一次微小的成功,都让这张“无形巨网”更加清晰。
与此同时,张磊也抽空开始构思“个体反制术法”。他回想起与那“影煞”刺客短暂的接触,对方那融入环境、扭曲感知的能力,本质上也是一种对自身灵场和周围灵气场的极高明操控。
“隐匿,无非是扭曲光线、隔绝声音、收敛灵力波动,乃至干扰他人灵觉感知。”张磊在玉板上勾勒着,“反制,则需提升自身感知敏锐度,并能瞬间识破、干扰对方的‘场伪装’。”
他尝试将“冰心诀”的“静”与“临界之态”理念延伸,创造一种新的感知法门——“洞虚灵瞳”。并非真的修炼瞳术,而是一种以特定频率运转灵力,极大提升对灵场细微变化感知力的技巧。同时,他开始设计一种低消耗、可瞬发的脉冲式灵波术法——“扰灵波”,专门用于冲击、扰乱特定范围的稳定灵场,迫使隐匿者露出破绽。
就在“阵理组”紧锣密鼓进行研究时,外界的压力再次升级。
这一次,并非潜入刺杀,而是堂堂正正的阴谋。
天火宗、玄冰阁、神木宗、烈风谷,四宗联名发出“拜山帖”,言称仰慕青云宗新道,欲派门下精英弟子,与青云宗弟子进行一场“友好”的“切磋交流”,共同印证所学,地点就定在青云宗山门之外的“演武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