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动员:时空生育计划的震撼发布
宇宙自然科学院与社会科学院的所有成员齐聚月球基地的 “星穹宇会厅”—— 这座穹顶由百万块可调节透光率的 “时空晶板” 构成,每块晶板都搭载了 “星轨捕捉芯片”,能实时同步银河系旋臂的光影变化,此刻淡紫色的光晕正顺着穹顶的弧度缓缓流淌,将厅内每一张 “反重力悬浮座椅” 都染成流动的星色,座椅下方的蓝色能量环随人员呼吸轻轻明灭,像沉睡的星子。尽管工作人员临时扩容了 300 个全息投影席位,让实体座位与虚拟影像在厅内呈环形交替排布,但后排未激活的投影区域仍像未被填充的时空裂隙,泛着冷白色的基底光,透着星际航行前特有的肃穆与紧张。
讲台上的米凡静立了三分钟,他指间戴着的 “量子谐振戒” 随呼吸微微闪烁 —— 那是由 “暗物质晶体” 与 “神经元传感器” 融合制成的核心工具,戒面直径仅 1.5 厘米,却能精准校准 ±0.001 秒的时空参数,此刻戒面投射的微型星图正以 0.5 倍速与穹顶的银河影像缓慢重合,星图边缘的红色警示线标记着米王 1 号的预定航线。寂静中,米凡脚下的 “重力缓冲台” 突然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震颤,频率稳定在 2.3 赫兹,这并非机械故障,而是米王 1 号航空母船的 “暗物质湮灭引擎” 在月球背面预热时,通过地月引力波传导来的共振信号,每震颤一次,就意味着引擎的能量储备提升 1%,像某种无声的倒计时,敲击着每个人的神经。
直到那震颤第 12 次传来时,米凡终于抬手,掌心向上展开 —— 一枚嵌着 “时空蓝宝石” 的悬浮全息芯片突然迸发强光,将 “时空生育计划” 的核心公式投射在穹顶:∮?(v????? v????)?dt = ΔL(H T),公式周围环绕着旋转的粒子模型,蓝色代表精子核因微子,粉色代表卵子核因微子,两者在时空坐标轴上的运动轨迹清晰可见。“大家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了。” 他的声音通过 “神经同步扩音器” 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这台设备能捕捉说话者的脑电波情绪,将其转化为声波中的细微震颤,此刻带着时空共振特有的低沉回响,“从这一刻起,米王 1 号将带着我们穿越中宇宙的时空褶皱,那些曾出现在理论模型中的‘虫洞节点’‘暗星走廊’,都将成为我们的航道。而当各位完成本职任务后,只需专注一件事 —— 通过生育,创造宇宙最优等人种。”
宇会厅内瞬间陷入死寂,连穹顶星图的流转都仿佛停滞,只有悬浮座椅的能量环仍在机械地明灭。伊籍特研科员萨迪姆最先打破沉默,他猛地站起身,胸前的 “文明等级徽章” 因动作剧烈而晃动 —— 那枚青铜徽章上刻着 “星际探索者 Ⅲ 级” 的标识,代表他已参与过三次跨星系任务。“博士,这太荒谬了!”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我们是研究宇宙规律的科学家,不是批量生产生命的工具!您的公式再完美,也不能把人类的生育变成一场实验!” 他的质疑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连锁反应 —— 有人低头检查手腕上 “生命监测仪” 的生理数据,看着屏幕上突然升高的心率曲线皱眉;有人则对着穹顶的公式掏出便携全息板,快速输入参数,试图从符号逻辑中找到反驳的依据;还有人悄悄交换眼神,眼中满是困惑与不安。
科学释疑:核因微子与文明存续的定律
米凡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抬手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操控全息芯片将公式拆解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每个符号都化作可触摸的粒子集群:“各位请看,v?????与 v????分别代表精子与卵子的核因微子运动速度,它们在时空维度上的积分值,直接决定新生命的健康阈值(H)与寿命系数(T)。” 他伸出手指,轻轻点向模型中闪烁的蓝色粒子,粒子瞬间放大,展示出内部不断旋转的 “量子自旋结构”,“地球人体细胞的核因微子速度,始终受地球公转速度(29.78km/s)与地轴倾斜角(23.44°)的双重束缚,就像被无形的时空锁链锁住,这也是地球人类寿命难以突破 150 年的核心原因。但米王 1 号的‘时空曲率驱动系统’能突破这一限制 —— 当我们穿越多重时空时,母船会在周围形成‘时空气泡’,气泡内的时间流速与外部星域产生差值,母船的速度每提升 1 倍,核因微子的运动频率就会提升 3-5 倍,新生命的基因序列也会随之优化。”
“那新人种会消灭我们吗?” 社会科学院的王侃侃向前一步,他的 “思维探测眼镜” 瞬间闪烁起红色预警光 —— 这副眼镜能通过监测瞳孔变化与脑电波频率,捕捉使用者的质疑情绪,此刻镜片上跳动的红色波纹,正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安与警惕。他盯着米凡的眼睛,试图从对方的瞳孔中找到逻辑漏洞,却只看到自己的倒影正与穹顶的星图重叠,像被某种宏大的宇宙逻辑包裹,连呼吸都变得滞涩。“我们创造出比自己更强壮、更长寿的生命,难道不是在为自己制造天敌?” 他补充道,声音比刚才更坚定,“历史上所有的‘造物’,最终都会反过来对抗创造者,这是社会演化的必然规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