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侧廊温情与星际过往
正殿的侧门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那声音在金属质感的走廊里带着些许回响,不似寻常步伐那般清脆,反倒因重力场的微妙波动而显得有些滞涩,像是踩在半凝固的凝胶上。狗头蓝德正牵着李涛涛的手,慢慢从走廊里走出来,他的步伐刻意放得极缓,靴底与地面接触时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像是在配合某种无形的节奏。他穿着一身浅灰色的特研科制服,面料是蓝顿星球特产的“云丝棉”,摸上去柔软却极具韧性,纤维中编织着微型温控丝,即使在星际航行的极端温差环境下也能保持恒温,领口处别着一枚小小的地球徽章——那是李涛涛之前在地球纪念日送给她的,来自故乡的纪念品,徽章上的蓝色海洋与白色云层在走廊冷白色灯光下泛着细腻的釉光,边缘还留存着李涛涛手工打磨的细微痕迹。
李涛涛的手指纤细,指节处因为常年握持实验仪器而有些微微泛红,指腹上还残留着做实验时的薄茧,那是无数个在实验室里调试星际能源装置、反复校准光谱分析仪留下的印记。此刻被狗头蓝德紧紧握着,他掌心的温热透过薄薄的制服手套传来,让她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连耳尖都悄悄染上了蜜桃般的粉色。她微微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扇形阴影,目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他的手掌宽大,指骨分明,总能稳稳地包裹住她的手,像是在守护一件稀世珍宝,这让她嘴角不自觉地抿出一抹温柔的弧度,连呼吸都放得轻柔了些。
这段横跨多重宇宙的恋情,在米王1号航空母船上早已不是秘密。早在地球时,李涛涛就是狗头蓝德的大学导师,彼时她刚从星际能源专业博士毕业,以最年轻的研究员身份进入星华大学任教,带着一股对科研的纯粹热忱。而狗头蓝德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顶着一头略显凌乱的蓝发,眼神里满是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凭借着对星际能源研究近乎偏执的热爱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很快就成为了她最得意的门生。后来两人一同加入特研科,这个由星际共同体组建的顶尖科研机构,肩负着探索宇宙能源奥秘、解决星际能源危机的重任,他们穿越中宇宙的“时空乱流带”时,曾遭遇过长达七天的能量风暴,飞船外壳险些被撕裂,是两人默契配合才稳住了能源核心,历经三个月的星际航行,最终来到了资源丰富的蓝顿星球,建立起前沿科研基地。
朝夕相处中,原本的师生情谊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成了难以言说的爱慕。狗头蓝德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在蓝顿星球的地下实验室里,他为了攻克“暗物质能源转化稳定阈值”的难题连续熬了三天三夜,眼睛里布满血丝,最终体力不支晕倒在实验台前。是李涛涛第一时间冲过来,不顾实验台旁尚未冷却的能量导管,小心翼翼地将他扶到休息舱,守在他床边整整一夜,还从自己的私人储物格里拿出珍藏的地球小米,为他熬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小米粥。那粥的香气混杂着她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成了他记忆里最温暖的味道。从那时起,他就知道自己对这位亦师亦友的学姐动了心,只是李涛涛性格内敛,始终把情感藏在严谨的科研态度之下,没有明确回应他的追求,直到昨天,在米王1号的观测甲板上,狗头蓝德操控微型机器人收集星际尘埃,在透明舷窗上拼成了她的名字,那闪烁着微光的尘埃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下格外浪漫,她才终于松口,允许他牵自己的手。
2. 深情告白与意外旁观者
“你慢点走,走廊里的重力还没完全调试好。”狗头蓝德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扶着李涛涛的胳膊,他的手掌轻轻覆在她的小臂上,能清晰地感受到制服下温热的肌肤和细微的脉搏跳动,生怕她因为重力变化失去平衡摔倒。他的眼神里满是宠溺,连说话的语气都放得格外轻柔,像是在对待一件易碎的水晶制品,“刚才维修部发来消息,说是推进器调试时能量波动波及了这层的重力发生器,核心元件需要重新校准,大概还要半小时才能恢复正常标准重力。”
李涛涛嗔怪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却没有丝毫责备,反而带着几分娇嗔,像是在埋怨他小题大做,她没有抽回手,只是轻轻晃了晃手臂:“都多大了,还跟个学生似的黏人。刚才正殿里的话我都听到了,瓜瓜星球那种蛮荒之地……你倒是敢想。”她想起米凡刚才在正殿会议上投放的全息影像,那些凶猛的铁脊兽,皮肤坚硬如钛合金,背部凸起的骨刺闪烁着金属寒光,奔跑起来能震得地面都在颤抖,还有会主动缠绕猎物的银丝藤,藤蔓上的倒刺含有神经性剧毒,接触后三秒内就能让生物失去行动能力,忍不住皱了皱眉,眉宇间满是担忧,“那种地方,别说罪犯了,就是配备了重型武器的巡逻队去了,也未必能活着回来,更别说我们这些搞科研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