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气层边缘的锈蚀光影
康大大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小型穿梭机“星尘号”的操纵杆在掌心微微震颤,像是在传递着艾买尔星球大气层的躁动。舷窗外,原本该是澄澈的天蓝色早已被一层灰紫色的雾霾笼罩,那是密统帝国推行“能源集中化”政策后,废弃矿场和劣质燃料排放的恶果。穿梭机的防护罩在穿越电离层时泛起细密的蓝光,如同被无形的砂纸摩擦,仪表盘上的能量读数跳了两格,发出轻微的“嘀嗒”警示声。他下意识地摸了摸领口内侧的金属芯片——那是米凡耗费三个月才研制出的反侦测装置,能模拟巡逻舰的能量频率,可此刻他的后背还是渗出了一层冷汗。
记忆中的艾买尔星球不该是这般模样。二十年前,他还是帝国科学院的实习生时,曾在草原上见过成片的荧光草,夜晚会发出柔和的绿光,像铺在大地上的星河。那时的城市上空漂浮着透明的空中通道,磁悬浮车在其中有序穿梭,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着全息投影的蝴蝶。可现在,那些荧光草早已因为土壤污染而灭绝,空中通道的残骸像扭曲的金属骨架散落在城市边缘,只有几台型号老旧的巡逻机器人在街道上漫无目的地穿梭,它们的光学镜头闪烁着冰冷的红光,扫描着任何可能的“叛乱信号”。康大大深吸一口气,将星尘号的飞行模式切换到“植被伪装”,机身表面瞬间覆盖上一层与周围环境一致的枯叶纹理。
“还有三分钟抵达预定降落点,能量储备剩余67%,反侦测装置运行正常。”米凡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康大大应了一声,目光锁定在终端屏幕上闪烁的绿色坐标——那是他旧居附近的一片红树林。这片森林曾是帝国禁止开发的自然保护区,如今却成了少数反抗者的藏身之地。穿梭机穿过一层稀薄的云层,红树林的轮廓渐渐清晰,高大的树木枝干扭曲交错,暗红色的叶子在风中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星球的苦难。他调整操纵杆,星尘号缓缓下降,避开几台在空中巡逻的无人机,最终稳稳地停在了一片厚厚的落叶层上,机身与周围的树木融为一体。
2. 枯叶堆里的隐形信号
康大大关闭引擎,星尘号的舱门悄无声息地滑开。他背上装有压缩氧气和应急物资的背包,戴上隐形波动徽章——这枚徽章能干扰半径十米内的电子侦测设备,是他此次行动的关键道具之一。脚踩在落叶层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他立刻停下脚步,屏住呼吸,抬头望向树梢。一只羽毛呈金属灰色的鸟类飞了过去,那是帝国培育的“电子信鸽”,翅膀下装有微型摄像头。康大大缓缓蹲下身子,将自己藏在一棵红树林的根部,直到那只电子信鸽消失在视野中,才继续小心翼翼地拨开茂密的树枝。
森林里的空气弥漫着潮湿的腐殖质气味,混合着淡淡的化学药剂味道——那是帝国为了防止植被过度生长而喷洒的抑制剂。康大大一边走,一边用终端扫描周围的环境,屏幕上不断跳出各种数据:空气质量指数3.7(危险等级),辐射值0.8微西弗/小时(安全范围),距离最近的巡逻机器人还有1.2公里。他回想起米凡在出发前对他说的话:“艾买尔星球的监控网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密,任何异常的能量波动都会触发警报。”因此,他每走几步,就会停下来调整隐形波动徽章的频率,确保自己的存在不会被侦测到。
大约走了二十分钟,终端屏幕上的坐标开始闪烁,提示他已经到达应急通道入口附近。康大大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一棵需要两人合抱的红树林上。这棵树的树干上有一道明显的伤痕,那是他小时候和伙伴们玩耍时留下的标记。他走到树根部,果然看到了覆盖在那里的厚厚的藤蔓。这些藤蔓的叶子呈深绿色,表面有细小的绒毛,摸上去有些扎手。康大大从背包里拿出一把特制的激光刀,调到最低功率,小心翼翼地将藤蔓从金属门上割开。藤蔓的汁液呈淡黄色,滴落在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似乎在腐蚀着地面的落叶。
3. 锈迹门后的潮湿密道
随着最后一根藤蔓被割开,一扇锈迹斑斑的金属门暴露在眼前。这扇门大约一米宽、两米高,表面布满了划痕和锈迹,门把手上缠绕着几根蜘蛛网。康大大用手擦了擦门上的锈迹,露出了上面刻着的一串数字——那是他父亲当年设置的门牌号。他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父亲曾是艾买尔星球的环境工程师,为了保护这片红树林,曾多次与帝国的开发部门发生冲突,最后却离奇失踪。他握紧拳头,指尖在门上的密码锁上轻点,输入米凡为他破解的密码。密码锁的屏幕上闪过一道绿色的光芒,随后传来“咔哒”一声轻响,金属门缓缓向内打开。
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霉味和泥土的味道。康大大打开终端的照明功能,一道柔和的白光照亮了前方蜿蜒的通道。通道的墙壁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表面有些地方已经剥落,露出了里面的钢筋。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碎石和枯叶,似乎很久没有人来过。他小心翼翼地走进通道,身后的金属门缓缓关闭,将外面的光线和声音隔绝在外。通道里静得可怕,只有他自己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在回荡。他每走一步,都要先用终端扫描前方的路面,防止触发可能存在的陷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