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农村穷小伙的逆袭 > 第216章 棕榈棚下的新发现

农村穷小伙的逆袭 第216章 棕榈棚下的新发现

作者:伏羲传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21:00:34

尼日利亚的棕榈棚比照片里更壮观。成片的棕榈叶像撑开的巨伞,遮住正午的烈日,光伏板在棚下安静运行,温度比露天时低了近十度。马哈迪带着林宇一行人穿过棚架,指着阴影里的菌床笑:“你们看,这蘑菇长得比雨后的春笋还快,上周刚收了一茬,欧洲的超市抢着要。”

林宇蹲下身,摸了摸菌床的湿度:“棕榈叶的遮光度刚好,通风也好,难怪能种出这么好的蘑菇。”他把带来的竹筒引流装置递给马哈迪,“这是我们根据老挝茶农的办法改的,下雨时能把棚顶的积水引到菌床旁的蓄水池,既防设备受潮,又能省灌溉的功夫。”

马哈迪眼睛一亮,当场让工人安装。竹筒咔嗒一声卡进棚架的缝隙,水流顺着竹节的凹槽蜿蜒而下,正好滴落在菌床边缘,溅起细碎的水花。“太妙了!”他拍着林宇的肩膀,“你们的想法总像藏在竹筒里的水,看着简单,流到哪儿哪儿就活了。”

这时,棚角传来一阵争执。几个当地工人正对着一台故障的光伏板犯愁,用扳手敲了半天,零件反而松得更厉害。林宇走过去一看,发现是固定螺丝锈住了——尼日利亚的雨季潮湿,金属件特别容易氧化。

“试试这个。”江诗雅从包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用蜂蜡和桐油混合的膏体,“中国南方的船工以前就用这个涂在船钉上防生锈,我们加了点当地的棕榈油,粘性更好。”

工人将膏体涂在螺丝上,静置片刻,扳手轻轻一拧,锈住的螺丝居然松动了。其中一个留着络腮胡的工人忽然一拍大腿:“我奶奶以前给木犁涂的油膏,跟这个味道很像!她说里面加了蜂巢里的蜡,原来是这个道理!”

马哈迪忽然拉着林宇往棚外走,远处的山坡上,几个孩子正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走近了才看清,他们在临摹《民间智慧集》上的竹篓图案,旁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棕榈棚,棚下写着“光”和“蘑菇”两个汉字——是小林教他们写的。

“这些孩子以前只会写自己的名字。”马哈迪的声音有些哽咽,“现在他们追着问我,光伏板为什么会发电,蘑菇为什么长得快。林先生,你们带来的不只是设备和方法,是让他们觉得‘原来世界还能这样’的念想啊。”

林宇望着孩子们认真的侧脸,忽然想起出发前小林奶奶说的话:“物件会坏,法子会老,但人心里的那点盼头,只要传下去,就永远新鲜。”

夕阳穿过棕榈叶的缝隙,在孩子们的画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无数只跃动的萤火虫。林宇掏出笔,在画纸的空白处添了个小小的箭头,从光伏板指向蘑菇,又从蘑菇指向孩子们的笑脸——这大概就是最生动的“循环”吧,光生电,电护菌,菌养人,而人心里的光,又能照亮更远的路。

夕阳的金辉透过棕榈叶的缝隙,在画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孩子们围着林宇刚添的箭头叽叽喳喳。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起炭笔,在箭头末端画了个冒着热气的陶罐,抬头问:“林先生,这个是不是说,蘑菇长大了,我们就能煮一锅香喷喷的汤呀?”

林宇笑着点头,蹲下身帮她把陶罐的弧线画得更圆些:“对呀,不仅能煮汤,还能拿到镇上去换书本和铅笔呢。”

马哈迪在一旁补充:“等这批蘑菇收了,就用卖的钱给你们盖间新教室,墙上就画满你们刚才画的图案。”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炭笔在地上划出沙沙的声响,不一会儿,画纸上就多了光伏板、竹筒、笑脸,还有个歪歪扭扭的太阳,被无数只小手托着。

江诗雅掏出相机,定格下这一幕。镜头里,棕榈棚的阴影与夕阳的亮光交织,孩子们的脚印在泥土上踩出浅浅的坑,像一串刚种下的种子。“回去后,我要把这张照片印在《民间智慧集》的扉页上,”她转头对林宇说,“这才是最珍贵的智慧——把光变成希望的样子。”

夜幕降临时,棕榈棚下亮起了灯。不是光伏板供电的LED灯,而是孩子们用空玻璃瓶做的油灯,瓶里装着棕榈油,灯芯是晒干的草茎。昏黄的光线下,马哈迪的妻子正教江诗雅用棕榈叶编筐,指尖翻飞间,叶片就成了螺旋状的纹路。“这叫‘生命结’,”她用生硬的英语解释,“一片叶绕着一片叶,就像我们绕着光活下去。”

林宇看着筐上交错的纹路,忽然想起白天松动的螺丝。他摸出手机,给国内的团队发了条消息:“试试用棕榈纤维混合蜂蜡做防锈垫,当地材料够多,成本能降一半。”消息发出没多久,就收到回复:“收到!已经让老木匠按这个思路打样了,他说这法子跟编竹篮的‘咬口’技法异曲同工呢!”

夜深了,油灯的光晕在地上摇晃。孩子们已经睡熟,嘴角还沾着白天吃的野果汁。江诗雅轻轻为他们掖好衣角,发现每个孩子的枕头边都放着一片棕榈叶,叶面上用炭笔写着“光”字——是他们今天刚学会的第二个汉字。

“你说,”江诗雅轻声问,“等他们长大了,会不会记得这个晚上,记得棕榈棚下的光和我们说的话?”

林宇望着棚外的星空,那里的星星比城市里亮得多。“会的,”他肯定地说,“就像我们总会记得,是谁教会我们第一个汉字,是谁在我们心里种下第一束光。这些东西啊,比任何设备都耐用,能传一辈又一辈。”

远处,光伏板还在安静地工作,蓝色的指示灯像一颗颗不会眨眼的星星,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棕榈叶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一个关于光、关于联结、关于生生不息的故事。

喜欢农村穷小伙的逆袭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农村穷小伙的逆袭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