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执事于青玄湖畔经历着认知天翻地覆的同时,远在青云山脉深处,一座悬浮于云海之巅、灵气氤氲如仙境的山峰之上,庄严恢弘的青云殿内,一场足以影响宗门未来数百年气运的高层会议,正因前线传来的一系列惊人战报而气氛凝重得几乎凝固。
大殿穹顶高悬,绘有周天星斗,灵光流转。宗主云胤真人端坐于上首紫檀宝座,身着素白道袍,面容儒雅温和,双目开阖间却自有睥睨山河的威严,其气息与整座大殿、乃至脚下灵山隐隐融为一体,深不可测。左右下首,分列着十余名气息或沉凝、或凌厉、或飘渺的实权长老,他们代表着青云宗的权力核心与各方势力。严守道亦位列末席,面色肃穆,腰背挺得笔直。
大殿中央,一道由精纯水灵气构成的光幕悬浮半空,上面正清晰地投射着由特殊留影法器传回的前线影像——正是叶秋以一片枯叶定住赤鳞鳄妖将、继而聚合众人灵力发出惊天一击、以及挥手间布下那玄奥复合防御阵的片段。画面虽因距离和能量干扰有些模糊,但那超越常理的战斗方式与结果,却震撼着每一位长老的心神。
同时,数枚记载着王磐、孙钱二人详细报告的玉简,也经由侍童之手,恭敬地呈送到每一位长老面前的玉案上。神识扫过,叶秋那近乎妖孽的表现、杂役弟子们狂热的崇拜、乃至阵法院精英弟子心悦诚服的细节,如同冰冷的刀锋,切割着他们固有的认知。
影像播毕,玉简内容消化完毕,偌大的青云殿内,陷入了一种近乎窒息的死寂。唯有殿外云海翻涌的细微声响,以及几位长老略显粗重的呼吸声,证明着时间并未停滞。
每一位长老的脸上,都交织着难以置信、深深思索、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悸。他们修行数百载,见识过无数天才俊杰,经历过宗门兴衰,却从未遇到过如此颠覆常理的存在。
良久,端坐于上,仿佛与周围空间融为一体的云胤真人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如古井无波,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定鼎乾坤的力量:“青玄湖兽潮,虽暂受阻,然根源未明,隐患犹在。眼下,关乎此弟子叶秋,诸位长老,有何见解?”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终在严守道身上略有停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严守道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起身离席,走到大殿中央,躬身一礼,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宗主,诸位长老。此子叶秋,确为散修王道长数月前自东域边陲带回,初入宗门时,依例安置于第七杂役谷。起初,此子仅是异于常人的沉静,然近期其种种作为,已绝非寻常‘天才’乃至‘妖孽’可以界定。”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在场神色各异的长老,继续道:“据弟子观察及前线确凿回报,此子至少显现四大非凡之处:其一,对道法本质有匪夷所思的洞察力,能化腐朽为神奇,优化基础功法如掌上观纹,甚至可指点他人突破瓶颈;其二,于阵道一途,造诣深不可测,理念迥异于当今体系,能以凡物废料布设精妙复合大阵,其效能令阵法院精英汗颜;其三,临阵指挥之能,堪称卓绝,能以弱胜强,于绝境中寻得一线生机,化散兵游勇为铁板一块;其四,亦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其表象修为虽仅练气三层,然灵力之精纯凝练远超同阶,更疑似……魂、体、气、意四法同修,且并行不悖,圆融无暇!”
“四法同修?并行不悖?” 一声冷硬的质疑如同寒冰炸裂,来自左侧上首一位面容古板、双目开阖间精光如电的老者。正是执掌刑堂、以铁面无私和手段酷烈着称的李长老。他猛地睁开半阖的双目,周身散发出凌厉的气息,如同出鞘的利剑,直指严守道,“严守道!你可知‘四法同修,并行不悖’意味着什么?古籍残卷有载,此乃逆天之举,妄图者无不经脉尽碎、神魂崩灭!你一外门执事,信口开河,可知妄言惑众,扰乱宗门视听,该当何罪?”
面对李长老如山岳般的威压,严守道身躯微微一震,但眼神却愈发坚定,他再次躬身,声音清晰:“李长老明鉴,弟子愿以自身道心与百年修为起誓,所言绝无半字虚假!此子周身灵气流转,浑然天成,迥异常规,若非四法同修臻至某种不可思议的平衡,绝难解释其远超境界的战力与那聚合众力的一击之威!弟子恳请宗门派遣精通鉴灵之术的长老前往查验!”
另一位鹤发童颜、手持白玉拂尘的传功长老孙长老,轻轻抚须,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沉吟道:“若严师侄所言非虚,此子天赋确为亘古罕见。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其来历根脚,散修王道长带回时,可曾详加探查?”他的目光转向一旁恭敬侍立的王师叔。
王师叔连忙上前,额角微见汗渍,恭敬回道:“回孙长老,弟子当时确曾仔细探查。叶家镇乃普通凡俗之地,其父母皆为未曾修炼的凡人,此子三岁时曾突发怪疾,魂魄离体,昏迷数日,乡野郎中断言无救,然其竟自行苏醒,此后便渐显不凡。弟子……弟子当时只以为是魂魄归位后灵智大开,乃祥瑞之兆,未曾想……”他脸上露出深深的懊悔与后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