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秋叶玄天录 > 第38章 长老的注视

秋叶玄天录 第38章 长老的注视

作者: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20:24:09

第七杂役谷的日子,依旧在沉重的劳役与稀薄的希望中缓慢流淌。谷中的空气,混杂着泥土的腥气、矿坑的金属锈蚀味、以及众多弟子身上散发出的疲惫与汗水的酸腐气息,凝滞而压抑。然而,在这片被宗门繁华遗忘的贫瘠土壤之下,某些细微却不容忽视的变化,正如同深埋地底的根须,悄然汲取着养分,酝酿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石坚优化《庚金诀》成功,剑气锋芒毕露的消息,如同投入这潭死水中的一块巨石,虽未在明面上掀起滔天巨浪,却在杂役弟子那个封闭、压抑、依靠眼神和低语传递信息的小圈子里,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深层震荡。这不再是简单的突破练气初期瓶颈,带来些许修为增长;这是实打实地提升了一种攻击性法诀的威力!是直接关乎生存能力、资源争夺底气、乃至渺茫未来中一丝自保之力的根本性改变!其意义,对于这些在底层挣扎、时刻面临内外压力的修士而言,不亚于黑暗中瞥见的一缕曙光。

尽管石坚、张淼等直接或间接受益的弟子,出于对叶秋的感激与保护,守口如瓶,对外一律以“偶有所悟”含糊其辞,竭力将叶秋的身影隐藏在迷雾之后。但修炼时灵气运转轨迹的细微优化,施展法术时那迥异于过往的凝练与稳定,以及个别弟子眼中重新燃起的那簇名为“希望”的火苗,这些如同指纹般独特的“痕迹”,终究难以在有心人的审视下完全抹去。

这些散落的、看似孤立的异常点,如同散落在庞大棋盘上的几颗不按常理出子的孤棋,看似微不足道,却因其违背了此界底层修行生态的“常理”,而显得格外刺眼。它们未能逃过那些始终高悬于外门之上、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目光。

青云宗外门,执事堂深处。

一间布置简洁、却处处透着威严与岁月沉淀气息的静室内,檀香袅袅。一位身着玄色长老服饰、身形清瘦、面容古拙、唯有一双眼睛亮得如同寒星、仿佛能洞穿人心虚妄的老者,正端坐在一张巨大的、由整块阴沉木雕琢而成的案几之后。他名唤严守道,乃是外门执事堂三位主事长老之一,地位尊崇,专司弟子稽核、风纪整饬以及……监控外门一切异常动向。其修为已至筑基中期巅峰,只差一步便可窥探金丹大道,为人以铁面无私、明察秋毫、心思缜密着称,是宗门规则最坚定的维护者。

此刻,他手中正拿着一枚不过巴掌大小、却流光溢彩的青色玉简。玉简表面符文隐现,正无声地流淌过外门各区域近日汇总而来的、海量却精简的信息流。严守道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这些信息,如同经验丰富的老农审视着自家田地的长势,大部分区域都符合预期,或有些许无关痛痒的波动。

然而,当他的神识掠过关于丙字区,尤其是那个几乎被标注为“资源耗竭、弟子平庸、无重点关注价值”的第七杂役谷的几条零散记录时,他那只如同枯枝般、却稳如磐石的手指,在玉简表面微微停顿了一下。

信息很简略,却像几根细小的尖刺,扎入了他敏锐的感知:

“第七杂役谷,近一月内,突破练气二层瓶颈者三人,较宗门统计之历年同期平均值,异常提升约五成。”

“据零星反馈,数名弟子施展《御物术》、《庚金诀》、《凝水诀》等基础法术之稳定性与效能,有不明原因之小幅提升,迹象隐晦,然偏离常态。”

“谷内低阶灵气波动监测网络,捕捉到数次**型、高凝聚度、低扩散性之灵力反应瞬发信号,源点分散,能量结构疑似经过优化,与传统修炼模式不符。”

单独看任何一条,或许都可以用偶然、个体差异或监测误差来解释。但三条信息同时指向同一个地点,且都涉及“效率提升”与“模式异常”这两个关键词,尤其是在第七杂役谷——这个宗门地图上几乎被遗忘的、灵气稀薄、弟子资质普遍低劣、理应是一潭死水的地方——就显得格外突兀,甚至……有些扎眼。

严长老放下玉简,深邃的目光投向静室一侧墙壁上悬挂的一幅巨大的、由灵光勾勒出的外门区域动态地图。他的手指虚点,地图迅速放大,聚焦到丙字区那片黯淡的边缘地带,第七杂役谷的微缩影像呈现出来——贫瘠的药田、废弃的矿坑、依山开凿的简陋石屋群,一切都笼罩在一层象征灵气匮乏的灰暗色调中。

“丙七杂役谷……”他低声自语,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刘能(刘管事)庸碌之辈,守成尚且不足,绝无可能引领此等变化之风潮。”

他的神识,如同无形无质、却精密无比的网络,悄然接入了外门那套覆盖广泛、虽不涉及**深处、却能监控宏观灵气流向与异常能量波动的庞大阵法系统。他的感知并未大张旗鼓地降临,那会打草惊蛇,而是如同最狡猾的猎手,将注意力化作亿万条细微的感知触须,融入山谷本身的气息流动中,耐心地搜寻着任何不和谐的“杂音”。

他的神识掠过那些在药田里佝偻着身躯、面容麻木的弟子,掠过矿坑深处挥汗如雨、眼神空洞的身影,掠过夜间石屋中那些因疲惫和绝望而发出的沉重叹息与压抑啜泣……最终,在那片北面山壁,那个编号“甲叁”的石屋附近,如同被磁石吸引般,微微凝聚。

那里,居住着一个名叫叶秋的弟子。玉简中关于他的记录简单得可怜:五岁稚龄,五行混杂灵根(下下等),入门考核表现“侥幸”通过问心路,登仙路止步六百阶,潜龙殿测灵根时被赵长老备注“神魂坚韧、体魄强健,异于常人,可入外门观察”。

一个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应该是宗门底层中的底层,最先被淘汰的那一类存在。

但严长老的神识,却捕捉到几处与这“底层”身份格格不入的细微异常:

其一,以此子石屋为中心,方圆数丈内的环境,似乎存在一种极难察觉的“秩序感”。空气中的尘埃沉降速度、湿度的分布、甚至光线折射的细微角度,都呈现出一种违背自然混沌的、近乎“优化”过的和谐。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微观层面悄然梳理着这一切。

其二,他“看”到几名杂役弟子在劳作间隙或收工之后,会有意无意地靠近甲叁号石屋,并非欺凌或骚扰,而是带着一种混合着敬畏、期盼、乃至一丝虔诚的谨慎态度,徘徊片刻,有时甚至会对着石屋方向微微躬身,方才离去。这种无声的“朝圣”般的举动,在等级森严、竞争残酷的杂役谷,极不寻常。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他的神识以一种近乎融入天地、不带任何主观意图的、最隐秘的方式,轻轻拂过那间石屋时,竟感到一种……“平静”。那不是空无一物的死寂,也不是低阶修士气息微弱的孱弱,而是一种如同万丈深海般的、内蕴着难以想象庞大数据流与计算力的、绝对的沉寂。那孩子的生命气息确实微弱,符合其劣等灵根的特征,但那份灵魂本质透出的“质感”,却厚重、凝实、稳定得令人心惊,隐隐透出一种超越年龄、甚至超越此界寻常认知范畴的“非人”之感。

“叶秋……”严守道在心中再次默念这个名字,古井无波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极其锐利的光芒。他想起了赵长老当初那份看似随意的备注,此刻再结合这些异常,那寥寥数语,顿时显得重若千钧。

一个灵根劣等至斯、年仅五岁的孩童,如何能拥有如此与修为严重不符的、近乎妖孽的神魂强度与体魄根基?又如何能在他周围,形成一个隐性的、积极向上的“影响场”,甚至可能间接引导其他弟子突破功法瓶颈?

是身怀隐匿气息、篡改检测的逆天异宝?是某种从未被典籍记载的、能够伪装灵根、实则惊世骇俗的先天道体?还是……掌握了某种迥异于此界主流、能够直指功法本质进行优化改良的……禁忌知识?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都意味着巨大的变数,都可能对宗门现有的秩序造成不可预知的冲击。

严守道的脸色凝重起来。他并非迂腐守旧之辈,但也绝不容许任何不受控的因素在外门滋生蔓延,尤其是这种根底不明、潜力未知的异常存在。

他没有立刻采取任何强制措施。打草惊蛇是下下之策,尤其是在对方意图不明、深浅未知的情况下。他需要更确切的信息,更深入的观察。

心念微动,一道无形的指令已通过执事堂的权限网络悄无声息地发出。很快,关于第七杂役谷,尤其是甲叁号石屋及其居住者叶秋的日常动态报告,将提升至“乙级”关注度。这意味着,将有更专业的执事弟子(或许伪装成普通巡谷弟子)以更高的频率、更隐蔽的方式,记录叶秋的一切公开行为:劳作表现、言行举止、人际交往、乃至饮食起居的细微习惯。同时,谷内的基础监测阵法对甲叁号区域的能量波动记录,也将更加密集和细致。

他要像解剖一只罕见的昆虫标本一样,将叶秋从外到里,剖析得清清楚楚。

静室墙壁上的灵光地图渐渐隐去。严守道重新拿起那枚玉简,目光却仿佛穿透了玉简和层层虚空,落在了那个远在杂役谷最深处、被阴暗与贫困包裹的瘦小身影上。

“五行混杂,命格黯淡,却如静水潜流,暗涌不息……”他低声沉吟,指尖无意识地在案几上敲击着,发出规律而沉重的笃笃声,在寂静的静室内回荡,“你究竟是无心落入凡尘的异数,还是……带着某种目的,潜入我青云宗的暗棋?”

一道冰冷、审视、带着筑基修士威压与宗门规则重量的目光,已然如同无形的天网,跨越了空间的距离,牢牢锁定了第七杂役谷,锁定了那间甲叁号石屋,锁定了那个正身处屋内的五岁孩童。

与此同时,甲叁号石屋内。

叶秋正盘膝坐在冰凉的石地上,身周没有任何蒲团。他面前平整的泥地面上,铺着一层他精心筛选过的、颗粒均匀的细沙。他正用一根削尖的、蕴含微弱木灵气的细树枝,在沙地上全神贯注地勾勒着一个极其复杂、由无数细微符文和能量回路交织而成的立体阵法模型。这是他对现有“石屋功能阵列”的升级版设计图,旨在集成更高效的“能量过滤”、“信息屏蔽”、“环境微调”乃至初步的“预警反制”功能。

就在他即将完成一个关键的能量节点串联时,执笔的树枝尖端微微一顿。

他抬起头,清澈得不见丝毫杂质的目光,仿佛无意地扫过石屋顶部某个看似寻常的、有微弱水渍渗透的角落。就在刚才那一刹那,他远超此界认知的、凝练如实质的神魂感知,捕捉到一丝极其隐晦、一闪而逝的、带着明确“指向性”和“分析意图”的“注视感”。

这感觉,与他平日感知到的杂役弟子的好奇、监工弟子的冷漠、乃至刘管事那种贪婪而肤浅的打量,截然不同。这道目光,更高,更远,更冷,更……“专业”。如同一位高明的医师,在隔着玻璃观察培养皿中的微生物,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冷静的探究与评估。

来源的方向和层次感,指向外门更高的权力层面,很可能是某位筑基期的执事长老。

“哦?”叶秋心中微动,非但没有惊慌,眼底深处反而掠过一丝极淡的、如同科学家发现了新课题般的兴致,“观测者的层级提升了……来自宗门管理系统的直接关注吗?效率比预期快了百分之十一点七。”

他低下头,继续完成沙地上的阵法勾勒,动作没有丝毫紊乱,仿佛刚才的感知只是一次无关紧要的数据采集。然而,在他刚刚绘制的那个关键能量节点内部,一个极其微小、结构却异常精妙的子符文,被悄无声息地修改了。这个子符文的功能,从单纯的“能量汇聚”,增加了一项隐蔽的“信息过滤与反向特征伪装”——它不会完全屏蔽外界的探测,但会像一层智能滤镜,将石屋内真实的能量活动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降维”和“无害化”处理,反馈出去的信息,将更符合一个“略有古怪但尚在合理范围内”的五岁劣灵根孩童应有的表现,同时,它还会尝试对探测源进行极其微弱的、无源的特征标记与信息反馈分析。

这是一次无声的、技术层面的回应与试探。

严长老的注视,如同试图窥探深海奥秘的探照灯。而叶秋,这片看似平静的深海之下,早已布满了能够扭曲光线、反馈虚假影像、甚至分析光源本身性质的、高度智能化的伪装层与传感器。

主线,的确开始收束了。但这收束,并非单方面的探查,而是一场悄然展开的、跨越了认知维度的、无声的博弈。

叶秋的嘴角,勾起一抹无人能见的、纯粹属于探索者的弧度。

“更高层级的观测样本介入……实验环境变量增加。数据获取渠道有望拓展。风险等级提升至二级,尚在可控范围。应对方案启动,观察日志更新。”

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沙地上的阵法线条,愈发显得玄奥莫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