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会结束后的第三天,康安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内,气氛庄重而肃穆。深秋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斜斜洒进来,在深褐色的会议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主席台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国栋翻开手中的任命草案,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台下一排排神情各异的委员——有人微微颔首,有人交头接耳,还有人盯着面前文件上的名字若有所思。
“各位委员,今天提请审议的议题,是关于秦宇轩同志拟任康安市人民政府市长的任命案。”陈国栋放下文件,声音沉稳,“根据省委提名,结合组织考察与公示结果,现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表决。”
坐在第一排的秦宇轩挺直脊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口袋里的笔记本——那是他连夜整理的“上任百日计划”,封面边角已经被翻得微微卷起。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会场,最后落在会议室后排的几位老委员身上:其中有当年参与过康安老城区改造的老领导,有深耕基层三十年的乡镇代表,还有曾在1994年洪灾中和他一起转移群众的退伍军人代表。
“秦宇轩同志的情况,相信大家都已了解。”陈国栋继续说道,“他在康安工作六年,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到代市长,经历了反腐攻坚、重大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多重考验。特别是在查办杨明礼案中展现出的担当,在世行贷款项目中为群众争取的实惠,在抗洪救灾中守护的平安,都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下面,请秦宇轩同志作简要陈述。”
话音落下,会场内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秦宇轩身上。他站起身,向主席台和委员们深深鞠了一躬,随后语气坚定而谦逊:“各位委员,我叫秦宇轩,1963年出生,1988年至l994年9月在康南县工作,1994年10月到康安工作,至今六年。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组织给予我服务康安人民的更高平台,忐忑的是深知市长一职责任重于泰山。”
他翻开笔记本,目光坚定:“如果能够通过任命,我将重点做好三件事:第一,以‘民’为本,把30万山区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确保世行项目剩余工程半年内全部完工,年内启动青河乡等四个乡镇的产业路硬化工程,让每一笔民生资金都‘晒在阳光下’;第二,以‘稳’为基,统筹老城区改造与新区开发,三个月内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坚决杜绝‘拍脑袋决策’,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第三,以‘干’为要,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每月至少用十天时间深入乡镇、企业、社区,现场解决问题,用实干回应群众期待。”
陈述结束,会场内响起一阵低声议论。几位老委员交换着眼神,有人轻轻点头,有人皱眉思索。坐在中间位置的委员老周——曾是1994年抗洪抢险指挥部的老领导——突然举手:“秦市长,我提个问题。你年轻,有冲劲,但康安现在的矛盾错综复杂,比如老城区的国企改制遗留问题,比如新区开发中的土地权属纠纷,你打算怎么平衡各方利益?”
秦宇轩目光沉稳,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周委员,您提到的正是康安发展的痛点。我的思路是‘尊重历史、直面矛盾、依法解决’。对于国企改制遗留问题,下周我将带队走访三家重点企业,听取职工代表意见,该兜底的民生保障一分不少,该理顺的产权关系一寸不让;对于土地权属纠纷,我会要求自然资源局牵头,联合司法、乡镇成立专班,在一个月内摸清底数,坚持‘公开透明、群众参与’的原则,绝不让矛盾拖成‘老大难’。”
另一位基层委员紧接着追问:“那民生项目呢?比如云岭镇大坪村的茶园灌溉系统,村民反映验收拖了半年,你承诺过上任后解决,具体时间表有没有?”
“有。”秦宇轩翻开笔记本,快速找到标注页,“大坪村灌溉系统验收滞后,是因为施工方与村集体在管护责任上存在分歧。我已要求农业农村局牵头,本周五前组织双方协商,明确‘政府监管 村集体运维’的责任划分,确保十月底前完成验收并通水。”
问答持续了近半小时,秦宇轩的回答始终紧扣实际,数据具体到“户”“公里”“天数”,没有一句空话。会议室里的议论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委员们频频点头的动作。
最终,表决环节开始。陈国栋举起表决器:“同意秦宇轩同志任康安市人民政府市长的,请按‘赞成’键。”
“赞成”“赞成”“赞成”……此起彼伏的按键声在会场内响起。电子屏上的数字快速跳动,最终定格在“32:1”——全票通过,仅有一位委员因公请假未参与表决。
“通过!”陈国栋宣布结果时,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坐在前排的秦宇轩站起身,向委员们深深鞠躬,目光扫过台下时,与后排几位老委员的眼神交汇——其中一位正是1994年洪灾中和他一起在泥水里转移群众的退伍老兵,此刻正用力的点头,眼角泛着泪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