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清晨,秦宇轩刚把三份考察名单钉在办公板上,综合科的电话就响了。
“小秦,陈默那边托人带话,想约你今晚吃饭,聊聊考察的事。”张磊捏着听筒,语气满是无奈,“还说‘都是年轻人,好沟通’,我没敢替你应下。”
秦宇轩的目光落在名单上“罗竟尧”二字旁的“优先考察”标注上,眉头微微蹙起:“替我回了,就说考察期间得按规定来,不能私下接触候选人。”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把考察提纲再细化些,重点加上‘基层矛盾处理实例’这一项,让候选人现场还原处理过程。”
张磊刚点头应下,纪检组李组长就出现在门口,手里捏着一页折叠的纸:“刚从信访室转来的匿名举报信。”
秦宇轩展开信纸,目光快速扫过。信中称罗竟尧在乡镇负责脱贫数据统计时“虚报增收金额”,却没附上任何证据,落款只有“知情群众”四个字。“太巧了,明天就要去清河考察,今天就来这出。”他用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李组长,能不能先压一压?等我们实地核实清楚了再定。”
“林书记已经知道了,让你们‘查细查实,不偏不倚’。”李组长把信放在桌上,“这信没盖章、没证据,大概率是有人故意搅局,但流程上必须核实。”
送走李组长,秦宇轩立刻拨通了清河县教育局办公室的电话。听筒里传来熟悉的声音:“小秦你放心,罗竟尧当年核算数据的底稿我们还留着,都是逐户签字画押的,绝对没问题。他当初为了核实一个养鸡户的收入,连着跑了三天鸡舍,村里的老人都记得这事。”
挂了电话,秦宇轩把举报信塞进文件袋,转身往林致远的办公室走去。刚到楼梯口,就撞见了发改委的田主任。
“小秦,忙着呢?”田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容里带着刻意的热络,“陈默的考察安排得怎么样了?这孩子没经过基层历练,你们多担待些,但论综合素质,在年轻人里可是少见的。”
“田主任,考察是按综合评分排序的,罗竟尧分数排第一,明天先去清河考察他。”秦宇轩语气客气,脚步却没停,“后续结果会统一公示,保证公平公正。”
田主任的手僵在半空,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秦宇轩没回头,径直走进电梯,镜面里映出他紧绷的侧脸——这场选拔,早已不只是单纯的能力比拼。
林致远的办公室里,赵省长的电话刚挂。“赵省长也收到了关于罗竟尧的举报,”林致远揉了揉眉心,“不过他没说别的,只让我们按规矩办事。”他看向秦宇轩,“考察组的人定下来了?”
“定了,纪检组派了小王,再加综合科的老杨,都是踏实可靠的人。”秦宇轩递上行程表,“明天一早出发,当天往返,争取后天拿出考察报告。”
林致远拿起行程表,在“罗竟尧”那栏画了个圈:“去了多找几个人聊聊,别只听乡镇领导的汇报。普通同事、村民,甚至被他得罪过的人,都问问。”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些,“昨天王副主席来找过我,替陈默说情,话里话外提‘干部梯队建设’,暗示要给高学历年轻人机会。”
秦宇轩心里一凛。王副省长是田主任的岳父,在省里人脉深厚,这分明是明着施压了。“我明白,不管谁打招呼,只看实际表现。”他语气坚定。
离开主楼时已是中午,食堂里人声嘈杂。秦宇轩刚坐下,就见陈默端着餐盘走了过来。“秦秘书,借一步说句话?”陈默笑容得体,眼神里却透着急切。
两人走到食堂角落,陈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购物卡,悄悄往秦宇轩手里塞:“一点心意,感谢您面试时的指点。考察的事,还请多关照。”
秦宇轩一把推开他的手,语气冷了下来:“陈先生,请自重。选拔有明确纪律,私下接触、赠送礼品都是违规的,我劝你收回去。”
陈默的脸瞬间涨红,攥着购物卡的手微微发抖:“秦秘书这是不给面子?”
“我只给规矩面子。”秦宇轩转身就走,留下陈默僵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下午,秦宇轩正在整理考察提纲,罗竟尧突然打来电话。“秦秘书,听说有人举报我?”青年的声音带着一丝忐忑,却依旧沉稳,“我这儿有当年的工作台账和村民签字的核实记录,要是需要,我现在就寄过去。”
秦宇轩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不用急,我们明天就过去核实。你正常工作就行,不用紧张。”
挂了电话,他心里多了几分感慨。面对质疑,罗竟尧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拿证据说话,这份沉稳,比那些急着找关系的人强太多。
傍晚下班前,张磊拿着一摞补充材料进来:“这是陈默的企业任职考核表,我托人从省直企业调过来的。你看看这页,去年有个项目审批,他为了赶进度,跳过了合规审查,被通报批评过。”
秦宇轩翻看考核表,“通报批评”四个字被红笔圈出,后面还附着整改说明。“把这个放进考察资料里,重点关注。”他将材料收好,“明天考察时,把这个问题抛给陈默,看他怎么解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