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省委办公大楼,七点半刚过,走廊里已透着忙碌的气息。秦宇轩提前十分钟站在书记办公室门外,指尖捏着《近期工作简报》,指腹微微用力,压下心头的轻颤。
走廊尽头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张文广。他身着挺括的中山装,看到秦宇轩,脚步稍顿,目光温和地一点头:“别紧张,书记刚到,整理下衣襟,进去吧。”
秦宇轩依言轻整衬衫领口,抬手轻敲三下门。门内传来沉稳的回应:“进。”
推开门,暖金色的阳光透过落地窗,铺满整个办公室。靠窗的红木办公桌后,省委书记林致远正低头审阅文件,深灰色西装衬得他身形挺拔。虽刚满五十,眼角却带着历经实务沉淀的锐利,周身萦绕着不怒自威的气场。
“书记,您好,我是秦宇轩,今日来报到。”秦宇轩快步上前,声音平稳有力,微微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不局促。
林致远缓缓抬眼,目光落在他身上。那目光不算灼烈,却似带着穿透力,从他的衣着细节扫到眼神神态,静静停留了两秒。
秦宇轩保持躬身姿势,腰背挺直如松。他清楚,这第一面,考的不仅是礼貌,更是临事的沉稳与底气。
片刻后,林致远才开口,声音比电话里更显厚重:“坐。”
秦宇轩在桌前的木椅上坐下,只坐三分之一椅面,身体微微前倾,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专注等待下文。
“张文广把你的情况都跟我说了。”林致远放下钢笔,指尖轻叩桌面,“从高校到机关,半个多月能摸到工作门道,不错。”
“是组织给了机会,张秘书长和处里前辈们也多有指点。”秦宇轩回应得谦逊,语气却透着笃定,“这段时间我重点梳理了近三年全省经济报告,也熟悉了各部门的职责脉络。”
林致远闻言,拿起桌角一份文件——正是秦宇轩此前批注过的《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报告》。他翻到红圈标注的页面,抬眼问道:“‘对比江浙政策’‘明确帮扶责任’,这两条是你写的?”
“是。”秦宇轩坦然应下,“我曾研究过江浙民营经济扶持模式,他们的优势在‘精准闭环’,从政策出台到落地督查,责任清晰。结合咱们省的实际,我认为补上责任分工和外地经验借鉴这两块,政策落地效率能提上来。”
林致远眼中闪过一丝浅淡的兴味,身体微微后靠:“继续说。”
“江浙对科技型民企,有研发补贴、融资担保、人才引进的全链条支持;咱们省的政策框架齐全,但执行中常因部门权责模糊,出现‘推绕拖’。”秦宇轩条理分明,“所以既要借他山之石,更要画好‘责任清单’,让每个部门知道‘该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
林致远静静听着,没打断。等他说完,才拿起桌上的青瓷水杯,抿了一口:“有想法,不做空论,这是好事。”
话锋一转,他语气稍沉:“试用期一个月,不用急着挑大梁。先跟着张文广学基础——日程排布、文件流转、会议准备,每一项都要吃透。”
“另外,”林致远补充道,“每天早八点,给我一份‘当日要情’。不用长篇大论,三条以内说清重点会议、紧急文件、民生热点,要直击要害。”
“明白。”秦宇轩立刻应下,在心里把“当日要情”四个字刻牢。
这时,张文广敲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会议议程:“书记,九点的重点项目专题会,参会人员已在楼下会议室等候。”
林致远站起身,抬手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他身高近一米八,起身时气场更显开阔。“跟我去会场。”他对秦宇轩吩咐道,迈步朝门口走去。
秦宇轩连忙起身跟上。张文广走在最后,经过办公桌时,目光朝桌上的青瓷水杯一示意,对着秦宇轩轻轻点头。秦宇轩立刻会意,快步上前拿起水杯,稳稳托在手中,快步跟上两人的步伐。
电梯里,空间略显局促。林致远突然开口:“昨天那份《全省重点项目进度表》,你看过了?”
“看过了。”秦宇轩立刻回应,“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进度滞后,核心卡在土地预审与规划调整的衔接环节,相关材料已在‘当日要情’里备注。”
林致远闻言,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没再追问。电梯门打开,他径直朝会议室走去,步伐沉稳,节奏分明。
秦宇轩跟在张文广身侧,悄悄观察着。张文广始终与林致远保持半个身位的距离,既不疏离,又能及时回应需求——这细微的站位,正是秘书工作的分寸。
走进会议室,原本低声交谈的众人瞬间安静,目光齐齐聚焦过来。林致远没有多余寒暄,径直走向主位坐下,拿起议程单,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进度滞后的项目,逐个说清原因、给出时限。”
会场氛围骤然变得严肃。秦宇轩将水杯轻放在林致远手边,悄悄退到后排,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他不仅记会议内容,更在心里描摹林致远的工作风格——雷厉风行,重实避虚,抓问题直击核心。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位年轻的省委书记,秦宇轩心中的模糊印象渐渐清晰。他更明白,这一个月的试用期,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考验。唯有眼亮、心细、手快、脚实,才能跟上这位书记的节奏,接住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喜欢寒门的仕途传奇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寒门的仕途传奇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