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艘由扭曲光影与破碎镜面构成的“镜像方舟”,如同沉默的幽灵舰队,将逆熵之舟死死围困在中央。它们没有舷窗,没有明显的推进器喷口,只有冰冷光滑的、不断微微波动的镜面外壳,倒映着逆熵之舟本身以及周围那片死寂的残骸,形成一种令人不安的无限递归视觉。
攻击,毫无征兆地再次爆发。
并非能量光束或实体弹药,这些镜像方舟的攻击方式更加诡异——它们舰体表面的镜面碎片骤然亮起,将逆熵之舟刚刚用于防御和准备攻击的能量波动,几乎完美地复制、放大,然后如同反射的光束般,从不同角度折射回来!
一时间,逆熵之舟仿佛在同时与五个强化版的自己作战!护盾上涟漪密集炸开,船体传来结构承压的呻吟。
【确认攻击模式:能量与规则反射。】林弦的合成音依旧稳定,【镜像体不具备创造力,仅能复制并反弹当前时间切片内感知到的‘状态’。】
【应对方案:采用非对称、非周期性攻击模式,使其反射逻辑失效。】
灰色冰晶光芒流转,逆熵之舟的攻击模式瞬间改变。原本凝聚的能量炮击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从舰体表面蔓延出的、如同活物般的灰色纹路。这些纹路并非能量,而是林弦所掌控的、局部规则的显化!
一道纹路触及一艘镜像方舟,其表面的镜面光泽瞬间黯淡,构成其躯体的光影开始不稳定地闪烁,其内部复制的“规则”与林弦注入的“规则”发生冲突,导致其结构从内部开始崩解,如同被橡皮擦抹去的铅笔字迹,悄无声息地消散了一小部分。
另一艘镜像方舟试图复制这种规则攻击,但其反射出的灰色纹路却显得呆板而缺乏灵性,如同照猫画虎,不仅未能对逆熵之舟造成有效伤害,反而自身因为强行模拟无法理解的规则而引发了更剧烈的结构震荡,镜面外壳上裂开蛛网般的纹路。
“有效!”苏小婉紧握的拳头稍稍松开。
然而,镜像舰队的难缠程度超乎想象。被损伤的镜像方舟会迅速后退,其损伤部位被其他镜像方舟投射过来的光芒照射,竟能快速“修复”——它们彼此之间,也能进行复制和同步!
并且,它们的学习(或者说复制)能力在飞速提升。最初只能反射能量攻击,很快便开始尝试复制规则攻击的“形态”,尽管效果不佳,却也在不断调整和适应。更麻烦的是,它们开始复制逆熵之舟的机动模式和防御力场结构,使得攻击命中变得愈发困难。
战斗陷入了短暂的僵持。逆熵之舟凭借林弦更高的规则权限和创造性占据上风,但镜像舰队凭借其不死的特性和恐怖的学习复制能力,死死地缠住了它。
【消耗战不利。】林弦冷静地判断,【‘镜界’环境持续为镜像体提供支持。必须打破‘镜界’本身,或瞬间清除所有镜像体。】
【执行方案B:同步超频打击。】
【目标:利用镜像体同步复制特性,向其注入一个经过精密计算的、蕴含自毁逻辑的‘规则病毒’。当所有镜像体同步复制该病毒时,将引发连锁崩溃。】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要求对时机和注入的“规则病毒”有毫秒级的精确掌控。
逆熵之舟的攻势陡然一变,不再追求杀伤,而是开始编织一张无形的、由无数细微规则丝线构成的“网”,试图同时笼罩住所有五艘镜像方舟。镜像方舟果然开始同步复制这种新的“规则状态”,其舰体表面也开始浮现出类似的、但更加混乱无序的规则纹路。
就是现在!
林弦眼眸中的星云旋转骤然加速到极致!一道极其复杂、内部蕴含着无数逻辑死循环和自指悖论的灰色代码,如同隐形的利箭,瞬间透过规则网络,注入了所有正在同步复制的镜像方舟核心!
五艘镜像方舟的动作同时一滞。它们光滑的镜面外壳上,那些刚刚复制出来的规则纹路如同失控的电路般疯狂闪烁、扭曲、彼此冲突!它们试图理解、运行这段“病毒代码”,但代码本身的设计就是为了崩溃而存在。
如同被点燃的连锁炸弹,第一艘镜像方舟从内部亮起刺目的白光,然后无声无息地碎裂成亿万片镜屑,消散在虚空中。紧接着是第二艘、第三艘……第五艘!
短短两息之间,五艘难缠的镜像舰队,化为乌有。
【威胁清除。】
【执行救援最终阶段。】
逆熵之舟的牵引光束再次射出,牢牢抓住了那艘被规则力场暂时固化的梭形舰“星尘之影”。强大的牵引力启动,将其缓缓拉向逆熵之舟的对接舱口。
整个过程,林弦的灰色冰晶始终散发着稳定的光芒,监控着周围“镜界”的反应,预防着可能出现的下一波攻击。
终于,“星尘之影”被成功收纳进逆熵之舟的隔离舱室。厚重的闸门落下,将其与外部危险的“镜界”环境彻底隔绝。
【救援目标已接收。】
【启动生命维持紧急援助程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