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镜深度观测协议,即将启动。”
这行冰冷的文字,如同最后的丧钟,在林弦灵魂中回荡。前有混沌海的未知险恶,后有“巡猎者”的虎视眈眈,如今又加上了来自“秩序观测者”的、目的不明的窥探。他们仿佛成了舞台上的提线木偶,被多方无形的丝线牵引、摆布。
疲惫、伤痛、以及一种深沉的无力感,几乎要将林弦吞噬。但他知道,此刻若倒下,便再无站起的可能。
他挣扎着盘膝坐起,不顾身体的抗议,强行将意念沉入体内。丹田内,“归衍”奇点如同风中的残烛,光芒黯淡,旋转滞涩。灵魂深处,“协议”碎片依旧沉寂,仿佛之前的应激反应耗尽了它最后的力量。而那枚“锈蚀印记”,却在“巡天镜”信息传来后,始终散发着一种冰冷的、带着隐隐敌意的活性,如同蛰伏的毒蛇。
最让他心悸的,是脑海中那套刚刚获得的“混沌认知”模型。它就像一把没有刀柄的双刃剑,在赋予他撬动规则可能的同时,也在不断切割着他的理智与常识。每一次运用,都仿佛在向着非人的深渊滑落一步。
“必须尽快恢复力量,找到‘星锚’……”林弦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开始尝试引导周围空气中那狂暴的混沌能量。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试图用“归衍”之力强行炼化——那在此地效率低下且危险。他回想着巨兽残响中关于“有序之心触碰混沌之核”的提示,以及自己成功转化那一丝能量的经验。
他放缓呼吸,放空思绪,不再将混沌能量视为需要征服的敌人,而是尝试去“理解”它那混乱表象下的内在韵律。他以自身那历经科学思维锤炼、又融合了“归衍”包容特性的意志为核心,构筑起一颗微弱却坚定的“有序之心”。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颗“有序之心”的感知,如同最轻柔的触须,探向周围一缕游离的、极其微小的混沌能量“核”——那能量最核心、最本质的波动点。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危险的过程,如同用绷带去接触沸腾的钢水。他的意志刚刚触及那混沌的“核”,一股狂暴、混乱、充满了无数矛盾信息的意念洪流便反涌而来,试图将他的“有序之心”同化、撕碎!
林弦紧守心神,以“混沌认知”模型为框架,引导着这股洪流,不去对抗,而是去“梳理”其中那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他不再追求完全理解,而是像冲浪者驾驭海浪般,寻找着那瞬间的平衡与借力点。
渐渐地,那缕混沌能量的狂暴特性开始减弱,其内部无数相互冲突的可能性,在“有序之心”的引导下,开始向着“稳定”、“温和”、“可供吸收”的方向微微“倾斜”。
一丝精纯的、远超寻常灵气的能量,被缓缓剥离、转化,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他干涸的经脉与“归衍”奇点之中。
有效!而且效率远比强行炼化要高!
虽然过程依旧凶险,对心神的消耗巨大,但这无疑是一条可行的、在此地恢复甚至提升的道路!
他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却也多了一分神采。他看向身旁担忧的冰璇和两名战士,将这套方法的精髓与注意事项,以神念传递给他们。这并非功法,更像是一种特殊的“冥想”与“认知”技巧,能否掌握,全靠个人悟性。
冰璇天资聪颖,很快便捕捉到要领,开始尝试,虽然进度缓慢,但脸上已现出惊容。两名战士则显得异常艰难,他们的思维模式更偏向于传统的修炼体系,对这种近乎哲学思辨的方法难以适应。
时间在寂静与挣扎中缓缓流逝。林弦一边恢复,一边警惕地感知着四周。黑色海滩依旧死寂,只有混沌海永恒的咆哮作为背景音。灵魂深处,“巡天镜”的印记和“锈蚀印记”都暂时没有新的动静。
然而,一种莫名的、越来越强烈的“被注视感”,却如同阴云般笼罩在心头。这不是来自某个具体方向的窥视,而是仿佛整个天地、这片混沌海的规则本身,都在悄然将“目光”投向他们所在的位置。
是“巡天镜”的观测开始了吗?还是……别的什么?
就在他心神不宁之际,脑海中那巨兽关于“星锚”的残响,再次变得清晰了一些,仿佛受到了他运用“混沌认知”和“有序之心”的刺激:
“……‘归寂之地’……非生非死之境……万物终末之回响……”
“……‘潮汐之眼’……混沌能量汇聚与平息之奇点……”
“……‘星锚’……稳定之基……归途之引……需以‘共鸣’唤醒……”
“归寂之地”、“潮汐之眼”、“共鸣”……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但如何去往那里,如何找到“潮汐之眼”,如何进行“共鸣”,依旧迷雾重重。
突然,正在尝试引导混沌能量的冰璇身体猛地一颤,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一口鲜血毫无征兆地喷了出来!
“冰璇!”林弦心中一紧,立刻中断修炼,扶住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