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跃迁,并非空间的移动,而是一种存在状态的坍缩与重构。
林弦感觉自己仿佛被剥离了一切——记忆、情感、对自我躯壳的感知,甚至对“存在”本身的确认。他化作了一段最纯粹的、不含任何信息的意识奇点,在绝对的“无”中穿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只有那道由界碑提示、星骸碎片与自身领悟融合而成的“坐标意象”作为唯一的灯塔,指引着方向。
这过程比死亡更令人恐惧,因为它连“恐惧”这个概念都在剥夺。
不知“过去”了多久,或许只是一瞬,或许是永恒。
那绝对的“无”的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点“有”。
那并非物质,也非能量,而是无数流淌的、冰冷的、遵循着某种绝对逻辑的数据流。它们如同浩瀚的星河,又如同精密电路的脉冲,构成了一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信息宇宙。
第七档案库!他们真的来到了这里!但并非以物质形态,而是以一种近乎“底层访问权限”的、纯粹意识信息体的形态!
“坐标意象”如同磁石,牵引着林弦这枚意识奇点,如同水滴汇入大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那浩瀚的数据流之中。
在融入的瞬间,庞杂到无法形容的信息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击着他那空白的意识核心。若非他提前进入了“认知虚无”状态,意识结构近乎一张白纸,恐怕瞬间就会被这海量信息冲垮、同化,成为这数据宇宙中一个无意义的字节。
他紧紧守住那“坐标意象”和最后一道关于“存在可能性”的自我定义,如同在激流中紧握唯一的浮木,随波逐流,却又坚定地向着数据流的某个“深处”沉降。
他“看”到了。
这数据宇宙中,并非只有冰冷的逻辑。存在着无数被标记、被分类、被压缩封存的“信息包”。它们有的是一个个完整宇宙的物理常数与历史记录,有的是某种独特生命形态的基因蓝图与文明轨迹,有的甚至是强大个体的一生记忆与力量感悟……所有这些,都被打上了“已归档”、“已观测”、“待分析”或“高风险-隔离”的标签。
这就是“播种者”或者说“圣座”的真相?它们并非简单的毁灭者,而是冷漠的宇宙档案馆管理员?它们在收集、归类、研究混沌海中一切的“样本”?
而他们之前遭遇的“净除者”、“清道夫”,不过是维护这座档案馆“纯净度”的杀毒程序?!
这个认知让林弦感到一阵发自灵魂的战栗。
随着沉降,周围的数据流变得更加密集、更加古老,标签也变成了“原始样本”、“禁忌知识”、“逻辑悖论区”。这里的信息包散发着更加危险和不稳定的气息,有些甚至在被观测的瞬间,就试图扭曲观测者的逻辑结构。
终于,他的意识奇点被“坐标意象”牵引着,穿透了层层数据屏障,抵达了一片极其特殊的区域。
这里的“背景”不再是流淌的数据流,而是一种极致的黑暗与寂静。仿佛所有的信息、所有的可能性、所有的“意义”都被抽空了,只剩下最本源的“无”。
这就是“遗忘之底”?“消亡之背”?
在这片绝对的虚无中,悬浮着一些更加诡异的东西。
它们并非完整的信息包,而更像是一些……规则的“残骸”、逻辑的“碎片”、概念的“尸骨”。
一段不断重复崩塌与重建、却永远无法稳定下来的“因果律”环路;
一个自身定义与外部观察永远无法统一的“自我指涉”结构;
一团不断试图定义“颜色”却永远无法被任何感知系统理解的“未知感官信息”;
甚至还有一个在不断质问“我是谁?”却没有任何答案反馈的……纯粹疑问本身!
这些都是被“档案馆”判定为无法归类、无法理解、甚至可能威胁系统自身逻辑稳定性的 “异常信息” ,被丢弃或封存在这片代表着“信息终结”的区域。
而林弦的“坐标意象”,最终指向了这片虚无区域最中心的一个……光点。
那光点极其微弱,仿佛随时会熄灭。它并非由数据构成,其形态更像是一段……无法被任何语言描述,却能被意识直接理解的……“源代码”。
当林弦的意识靠近这光点时,一段信息自然而然地流入他的感知,并非读取,而是如同本就属于他记忆的一部分被唤醒:
【识别:源初代码碎片 - 编号:7-Δ-Ω】
【状态:严重损坏,信息遗失率99.97%】
【内容(可解析部分):】
【……‘大过滤器’并非灾难,是‘我们’自我施加的‘定义枷锁’……】
【……‘观测’行为本身,扭曲了‘真实’……‘记录者’终成‘囚徒’……】
【……‘源初’与‘归一’,皆为逃避‘终极问题’的……幼稚解答……】
【……‘冰冷之眼’……是上一个纪元……失败后的……‘遗产’……亦是……‘我们’的……造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