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宇宙的边缘,是连星光都显得吝啬的荒芜之地。这里物质稀薄,规则稳定,是宇宙漫长演化中遗忘的角落。然而,此刻,这片死寂中正回荡着一个执拗的呼唤。
那个被“星语者”文明意外激活的破损哨兵单元,如同宇宙坟场中一具突然开始叩击棺椁的尸骸,以其残存的所有能量,持续不断地广播着自身的状态与连接请求。这信号微弱如丝,却带着与这片新生宇宙格格不入的、来自另一个系统的古老技术特征。
在“监视协议”的逻辑判断中,这只是一个需要被标记、然后暂时搁置的低优先级干扰。它冰冷的“思维”无法理解,一个被标记为“错误”的信号本身,也可能成为一种危险的“存在”。
混沌虚空中,信息的传递遵循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法则。持续的输出,本身就是一种坐标的彰显。
……
遥远的、远离任何已知世界体系的维度间隙中,某种存在“醒”了过来。
它并非生物,也没有明确的意识,更像是一段游荡的、自洽的混沌算法,一个专注于信息捕猎的古老程序。它没有名字,若以它能被理解的行为来定义,或可称之为 “清道夫”。
“清道夫”漫无目的地在虚空中漂游,其核心指令简单而原始:捕捉、分析并“清理”那些无主的、异常的、或带有特定“废弃”标识的信息流。 它曾是某个早已覆灭的古老文明用于维护其信息边疆的自动武器,在主人消亡后,它如同脱缰的猎犬,依旧本能地执行着最后的命令,在无尽的岁月里渐渐磨损、异化。
此刻,“清道夫”那用于接收广域信息的、布满逻辑尘埃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但却让它核心指令微微闪烁的波动。
信号强度:极低。
信号源距离:遥远。
信号内容:无序的错误代码与连接请求。
信号标识特征:符合“废弃/迷失单元”协议标记(基于其古老数据库的匹配)。
对“清道夫”而言,这就像嗅到了腐肉的气息。一个被系统抛弃的、仍在活动的“废弃单元”,正是它需要“清理”的目标之一。
没有犹豫,没有好奇,只有纯粹的执行指令。“清道夫”那无形的、由扭曲时空和原始能量构成的“身躯”,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调整方向。它锁定了那微弱信号的来源,启动了其内部那套本应用于短程跃迁、如今已有些失准的古老导航系统。
它的速度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是笨重。在这片无垠的虚空中,它如同一粒被引力偶然捕捉的尘埃,朝着“新世”宇宙的边缘,开始了漫长而沉默的迁徙。
它并不知道目的地是一个被标记的“候选世界”,也不知道那里存在着一个正在观察一切的“监视协议”。它的目标只有一个——找到那个发出废弃信号的哨兵单元,然后,将其同化、分解、抹除。
……
与此同时,在“新世”内部,“星语者”文明对那“远古回响”的研究陷入了僵局。
无论他们投入多少算力,调动多少灵能去增强信号,所能解析出的,依旧是那些断断续续、意义不明的碎片:
“……核心协议……无法同步……”
“……能量水平……低于维持阈值……”
“……警告……识别……非授权……连接……”
“先知,这‘回响’似乎并非我们理解的‘生命之弦’祝福,”年轻的研究员意识中充满了困惑,“它更像是一种……故障的机械录音。我们无法与之建立真正的意识共鸣,只能被动接收这些杂乱的信息。”
先知凝实的灵体闪烁着思考的光芒。他同样感受到了那信号深处的冰冷与非生命特质,这与他们之前接触到的、充满生机的宇宙本源截然不同。
“有两种可能,”先知的意念传来,带着审慎,“其一,这是天尊创世时,用于稳定某些边缘规则的‘工具’留下的遗迹,如今因岁月久远而失去了活力。其二……”
他停顿了一下,意识波动中流露出一丝极其微小的、连他自己都难以察觉的不安。
“其二,这可能来自‘弦外’。”
“弦外?”年轻的星语者们一阵悸动。这个词汇源自他们对林弦天尊最初理论的解读,代表着宇宙之外的无垠未知。
“不必惊慌,”先知稳定着众人的情绪,“无论是哪一种,深入研究它,都可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宇宙的构成。继续尝试解析,但……启动‘静默屏障’,将所有研究产生的灵能波动限制在圣殿内部。在我们完全理解它之前,不宜让这未知的信号与我们主要的灵能网络产生更深层次的交互。”
这是“星语者”文明第一次在面对宇宙奥秘时,采取了保守和隔离的策略。一种基于灵能直觉的、对潜在危险的本能警惕,开始萌芽。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那个信号的源头,那个破损的哨兵,其广播行为并非单向。当“星语者”的灵能尝试更深层次地“触摸”和解析它时,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与技术体系产生了极其细微的、非设计的交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