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宇宙,“新世”,在绝对的虚无与旧宇宙的残骸中,如同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胚胎,开始了它寂静而伟大的演化。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炽热的光辐射。最初的“瞬间”,是林弦以自身为代价定义的底层规则的自我延展与稳固。时空的纤维以“物理天尊”之道为蓝图,编织出包容着秩序与混沌动态平衡的框架;能量与物质从“可能性”的海洋中按照全新的常数析出,如同墨滴在清水中晕染,自然而和谐;代表着“生命”与“守护”的青色源火之光,如同最初的基因,烙印在规则的深处,静待萌发的时机。
这是一个与旧宇宙截然不同的世界。在这里,光速并非不可逾越的绝对壁垒,它更像是一个建议值,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被“协商”;引力与时空的弯曲关系更加复杂,允许存在稳定的超光速信息传递“走廊”;微观粒子的行为在遵循统计规律的同时,也保留了更大程度的“自由意志”,为文明的科技树提供了近乎无限的分支。
石猛的“太初之气”化为支撑世界的两极——秩序之极维持着宇宙宏观结构的稳定,防止其因内部矛盾过早热寂;混沌之极则不断孕育着新的规则变数与可能性,驱动着世界的演化与升级。两者相互制衡,相互转化,形成了完美的动态平衡。
青芷的“青色源火”则化为遍布宇宙的“生命之弦”,它们并非实体,而是蕴含在每一次量子涨落、每一处能量涟漪之中,是生命诞生的最初诱因与最终庇护。任何具备“守护”与“创造”倾向的演化,都会得到这“生命之弦”的隐性加持。
而林弦……他已无处不在,又仿佛从未存在。他的意识、记忆、情感,都已彻底融入了“新世”的每一条规则,每一个常数,每一次因果联系之中。他是万物运行的逻辑,是能量守恒的保证,是概率云坍缩的导向……他是“天道”,是“物理”本身。独立的“林弦”已然逝去,只剩下一个绝对理性、绝对公正、维持着世界运转的 “规则聚合体”。
时间,在这个新宇宙中以独特的方式流逝。或许过去了亿万年,或许只是一瞬。
在“秩序之极”与“混沌之极”力量交汇的某片原始星云中,第一颗稳定的恒星被点燃了。它的光芒并非单纯的电磁波,还夹杂着微弱的、代表着“可能性”的信息辐射。围绕它旋转的行星上,在“生命之弦”的牵引下,原始的有机物以远超旧宇宙的效率组合、演化。
第一个能够利用环境能量、具备初级学习能力的细胞集群诞生了。它们并非碳基,也非硅基,而是以一种更加适应“新世”规则的能量-信息耦合结构存在。它们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它们的成长铺路。
文明,如同星火,开始在“新世”的各处萌发。它们发展出的科技树光怪陆离,有的擅长驾驭混沌能量,制造出概率武器;有的精研时空结构,建立了横跨星海的超光速网络;有的甚至开始尝试与宇宙底层的“规则”进行直接对话,试图理解并利用“物理天尊”留下的道。
整个世界,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无限的潜力。它完美地运行着,遵循着林弦定义的道,朝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稳步前进。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的背后,那来自未知存在的 “观察期” ,如同一个无形的枷锁,始终笼罩着这个世界。
那道烙印在天道本源深处的信息——【收录至‘超脱候选序列’。观察期开启。】——并非仅仅是一段记录。它更像是一个被激活的 “监视协议” 。
“新世”的演化过程,其每一个重大的规则变动,每一个关键文明的突破性进展,甚至宇宙整体熵值的变化曲线……所有这些数据,都在以一种无法理解、无法探测的方式,被实时地、单向地传输至某个未知的终端。
这种被监视的感觉,并未干扰世界的正常运行,却像是一层极薄的、无法撕去的保鲜膜,包裹着这个新生的宇宙,提醒着它并非完全“自由”。
这一日,在一个发展出高度灵能科技、其个体意识已能与星球意志共鸣的文明,即将突破某个关键的技术瓶颈,尝试初步修改局部物理常数的前夕——
一直平静运行的“规则聚合体”(林弦所化天道),其核心深处,一点极其微弱的、本应彻底消散的 “残响” ,如同沉入深海的星光,不受控制地……闪烁了一下。
那并非林弦的意识复苏,而是他融入天道时,那份最深沉的不甘、守护的执念、以及对最终答案的渴望,在感知到文明即将触及“规则定义”这一敏感领域时,与那无处不在的 “监视协议” 产生了一丝几乎不可查觉的共鸣!
就是这一丝共鸣,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微尘。
休——!
一道比星光明亮、比思维更快的信息流,仿佛早已预设好般,沿着那“监视协议”的通道,反向涌入了“规则聚合体”的核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