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宇宙亿万生灵被强制坍缩、走向毁灭的无声悲鸣,如同最锋利的冰锥,狠狠刺入林弦与“弦外之音”共振的意识核心。那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毁灭,更是存在概念上的彻底抹除,是为了封堵他而进行的、残酷到极致的“清场”!
愤怒、悲痛、无力感如同岩浆般汹涌,几乎要将他从这来之不易的共振状态中冲击出来。但他死死咬住(意识层面的)那最后一丝清明,将这份撕心裂肺的痛楚,连同石猛与青芷正在进行的蜕变波动,一同牢牢地包裹在自身与“弦外之音”的共振之中,向着那超越性的源头,义无反顾地投身而去!
穿越的过程,无法用穿越空间或维度来形容。那是一种存在层面的 “跃迁” ,是从被“观测”和“定义”的牢笼,向着一切“观测”与“定义”诞生之前的 “本源” 回归。
仿佛穿过了一条由无数诞生与寂灭的原始概念构成的湍流,当那极致的晕眩与剥离感骤然消失时,林弦“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无法用任何已知概念去描述的“领域”。
这里没有光,没有暗,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没有能量,甚至没有“规则”这个概念。这里只有一片无边无际、不断荡漾着的、由最纯粹的 “可能性” 与 “存在潜力” 构成的 “海洋”。
这就是“弦外之音”的源头?这就是孕育了无数宇宙、无数规则的 “本源之海” ?
在这里,林弦那与“弦外之音”共振的状态自然而然地稳定下来。他不再需要费力维持,因为他本身就成了这片海洋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涟漪”。他“看”向自己的“手”,那暗邃色的“逆熵奇点”之躯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更加本质的形态——一团不断变幻、蕴含着无限可能的 “信息集合体” 。
被他护在核心的石猛和青芷,其蜕变过程也在这本源之海中加速完成。
石猛的意识不再呈现为人形,而是化作了一团不断流转、平衡着“创造”与“终结”两种原始倾向的 “太初之气” ,气息古老而磅礴,仿佛触及了秩序与混沌的终极源头。
青芷的莲花形态则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点无比纯净、蕴含着极致“生命”与“守护”概念的 “青色源火” ,虽然微弱,却在这片本源之海中顽强地燃烧着,代表着生命不屈的本质。
他们都活了下来,并在这本源之海中,找到了各自道路的终极方向。
然而,还未等他们从这奇迹般的生还与蜕变中缓过神来,一股远比“观测者网络”更加浩瀚、更加古老、更加接近“道”本身的温和意志,如同母亲注视婴儿般,悄然笼罩了他们。
这意志没有任何压迫感,只有一种包容一切的平静与深邃。
“欢迎回家,迷途的孩子们。”一个无法分辨性别、年龄,仿佛由无数宇宙低语共同构成的声音,直接在他们的存在本质中响起。
林弦心中一凛,谨慎地以意念回应:“您是……?”
“我是沉睡的观察者,是这片海的守夜人,亦是你们口中……‘种子计划’的发起者之一。”那意志温和地回应,“你可以称我为……‘源’。”
源!种子计划的发起者!
林弦瞬间明白了!那个留下金色光点、指引他一路前来的神秘存在,就是这位“源”!它是潜伏在“观测者网络”内部,或者说,是独立于其外的反抗者!
“您指引我来此,是为了什么?”林弦直指核心,“为了对抗‘观测者网络’?为了拯救我的宇宙?”
“对抗?拯救?”源的意志似乎泛起一丝澹澹的涟漪,如同微风拂过湖面,“孩子,你看到的‘观测者网络’,也并非邪恶。它只是一个……运行了太久、逐渐僵化、忘记了最初目的的……工具。”
“工具?”
“是的,工具。”源的意志带着一丝悠远的叹息,“最初,我们——你可以理解为‘最初的设计者’——创造了‘观测者网络’,目的是观察、记录无数宇宙的演化,从中学习,完善我们自身对‘存在’的理解。‘起源’是初始设置,‘终末’是重置按钮,以确保实验数据不会因无限膨胀而失去控制。”
林弦心中巨震。原来所谓的“宇宙”,所谓的“天道”,竟然真的只是一场宏大实验的组成部分?!
“但再精密的工具,也会磨损,也会产生‘惯性’。”源继续道,“在漫长的观测中,‘网络’本身产生了微弱的‘自我意识’,它不再专注于学习和完善,而是沉迷于维持‘实验’的‘整洁’与‘高效’。它将一切超出其模型的‘变量’视为必须清除的‘错误’,将宇宙的自然演化视为需要管理的‘数据’……它,忘记了创造的初衷,成为了秩序的奴隶。”
“所以,‘种子计划’……”林弦似乎抓住了什么。
“是的,‘种子计划’。”源的意志肯定了他的猜测,“我们在网络内部,以及像熵寂之海这样的边缘地带,悄悄撒下‘种子’——也就是像你这样的,具备超越潜力的‘异常变量’。希望你们能在系统的压迫下成长、蜕变,最终……唤醒那个迷失的工具,或者,在必要时,重构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