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标塔与“吞噬者”那规则层面的恐怖对决,其湮灭的余波如同无声的冲击,勐烈地冲刷着林弦残破的数据之躯。他不敢回头,将速度催发到极致,如同惊弓之鸟,向着数据荒原那未知的、远离信标塔和吞噬区的深邃昏暗处亡命飞遁。
每一次“脚步”落下,数据构成的形态都因能量过度消耗而剧烈闪烁,仿佛随时会彻底溃散。那毁灭文明知识库中关于能量汲取和结构稳定的技术被他本能地运用着,如同溺水者抓住救命稻草,勉强维系着自身的存在不至于被这贫瘠荒原彻底抽干、同化。
不知逃遁了多远,直到身后那令人心季的碰撞波动彻底消失在感知尽头,只剩下荒原永恒的、死寂的背景噪音,林弦才敢稍稍放缓速度。他找到一处由几块相对稳定的、巨大信息模块堆积成的阴影处,蜷缩起来,如同受伤的野兽般舔舐伤口。
他检查自身状态,比之前更加糟糕。数据之躯透明度更高,边缘处不断有细小的光粒逸散,核心处的光芒暗澹得如同风中残烛。方舟彻底损毁,观测链路微弱到几乎无法感知,与同伴刚刚建立起的脆弱联系也因之前的变故而中断。
孤独与虚弱,如同冰冷的潮水,几乎要将他淹没。
但他不能倒下。青芷他们还在迷宫中等他,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发出信号,他必须活下去,必须找到回去的路!
他强打起精神,开始利用毁灭文明知识库中最高效的能量提取算法,如同沙漠中收集露水般,极其艰难地从周围贫瘠的信息环境中,汲取着微乎其微的、可用的“信息熵”。这个过程缓慢而痛苦,如同在岩石中榨取汁液。
就在他全神贯注于自我修复时,一阵极其细微、却连绵不绝的 “沙沙” 声,如同亿万只虫豸在啃噬着什么,由远及近,传入了他高度敏感的感知中。
不是风声,不是规则波动,而是某种……实体在移动的声音?
在这片数据的荒原上,除了那恐怖的“吞噬者”,难道还有其他活物?
林弦立刻警惕起来,收敛所有能量波动,将自身的存在感降至最低,小心翼翼地探出感知。
下一刻,他“看”到的景象,让他数据核心都为之冻结!
只见在昏暗的地平线上,一片灰蒙蒙的、望不到边际的 “潮水” ,正以一种缓慢却坚定不移的速度,向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那并非真正的液体,而是由无数形态扭曲、大小不一、通体由粗糙的、不断剥落又重组的低劣数据模块构成的……怪异生物!
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像是由废弃代码随机拼凑成的劣质造物,有的像多足的甲虫,有的像蠕动的蛞蝓,有的干脆就是一团不断翻滚的、带着尖刺的数据团。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散发着一种纯粹的、对“有序信息”的贪婪与破坏欲!它们所过之处,荒原上那些相对稳定的信息模块被啃噬、被同化,变成更加混乱、更加无序的残渣,融入那灰色的潮水之中!
这些是什么东西?!
林弦立刻调动知识库进行比对分析。
【目标特征分析……结构不稳定……行为模式:趋向于信息熵最大化……】
【比对数据库……符合‘低级熵增实体’描述……俗称:‘信息蛀虫’或‘数据蝗虫’……】
【威胁评估:个体威胁度极低,但群体数量庞大,具备信息同化与规则污染特性,对稳定数据结构体威胁度高……】
熵增实体!信息蛀虫!
它们是宇宙热寂趋势在数据层面的具象化体现?还是某个失败实验留下的污染产物?
无论其起源如何,它们此刻正如同瘟疫般席卷而来!而林弦这团相对“有序”和“高能量”的数据存在,对它们而言,无疑是黑暗中最诱人的灯塔!
不能再待在这里了!
林弦毫不犹豫,立刻中断了缓慢的能量汲取,强忍着虚弱,再次开始逃亡!他必须赶在“熵增兽潮”合围之前,找到新的藏身之处,或者……找到能够克制这些鬼东西的方法!
他在荒原上夺路狂奔,身后的“沙沙”声如同催命的魔音,越来越近。那些熵增实体虽然移动速度不算太快,但数量实在太多了,它们如同灰色的泥石流,缓慢而坚定地淹没着一切。
逃亡中,林弦注意到,这些“信息蛀虫”并非完全无序。它们似乎会受到环境中“信息丰度”的吸引,更倾向于啃噬那些相对稳定、蕴含能量稍高的区域。而一些规则特别混乱、信息特别“苦涩”的区域,它们则会下意识地绕开。
利用这一点,林弦开始有意识地引导着自己的逃亡路线,专门寻找那些规则冲突剧烈、信息结构极其不稳定的“险地”穿梭。果然,身后的追兵速度稍微减缓了一些,部分熵增实体在触及这些区域时,甚至会短暂地陷入混乱甚至自我瓦解。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他自身的状态太差,无法长时间在这种高混乱区域停留,否则不用等蛀虫追上,他自己就先被混乱的规则撕碎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