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用不到3亿,确切地说是2.8亿,采购价值18亿的500万套零部件,江晟并不觉得会有障碍。
毕竟,与上一次相比,这次现金翻了一番,采购的量,却只是从300万增加到500万。
而且,之前的金橘,只是一家普普通通的小公司,现在却因为青橘Q1和金橘G3热卖,在业界地位和影响力暴涨。
除了最顶端的四个品牌,目前还没有哪家国产手机品牌,能像金橘一样,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卖出去两百多万部手机。
如果够不要脸,定语加得足够精准,金橘完全可以说,自己是第五大国产手机品牌。
什么国际想、会计视之流,全都是“other”。
然而,只是第二天,采购总监便找他汇报:
“江总,再采购500万套零部件的事,可能要黄了。”
“他们不愿意?”
“倒不是不愿意,而是他们的库存已经卖光,重新生产的话,不可能再像上次那样,让我们只出一点定金,就能下那么大的单。”
“卖光了?”
江晟十分诧异,“我记得之前,为了确保供应稳定,问过他们有多少存货。”
“之前是之前。”
采购总监无奈地解释,“这件事还得从青橘Q1大卖说起……”
简单来说,就是青橘Q1的热卖,让许多濒临倒闭,甚至已经决定停业的小公司,比如青葱,看到了新希望。
青橘Q1能火,凭什么他们的手机就不能火?
不就是价格便宜嘛,直接照抄作业,采用青橘Q1一样的配置,卖一样的价格总行了吧?
而且,金橘自命清高,不在手机里内置广告和预装APP。
他们完全可以反着来,能内置多少广告内置多少广告,什么APP给的多就预装什么APP。
只要价格足够便宜,肯定有人愿意为了省钱,而忍受广告和垃圾APP的轰炸。
“……”
江晟有些无语。
与他做青橘Q1,是为了多招人,多发工资不一样,那些人纯粹是为了赚钱。
而青橘Q1之所以卖499元,还能有10元净利润。
一方面是因为,在利润卡影响下,工人的效率和物料损耗,得到较好控制。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省下了推广费用,反正有利润卡,不做广告也有人来买。
可这两项,是金橘独有的优势,其它公司是没有的。
这意味着,其他公司将同等配置的手机,卖到499元,甚至低于499元,在硬件上100%不赚钱,甚至还会亏钱。
至于价格卖得更贵……
有青橘Q1,以及大米那款499元的手机在,高于这个价格的同等配置手机,基本卖不出去。
也就是说,他们想赚钱,只能疯狂地往里面塞广告,还有各种垃圾APP。
真的是垃圾APP。
在这个时间线,虽然因为净网行动,强制下架了几百款恶意扣费的APP,但漏网之鱼,尤其那种乱跳转的APP还有不少。
而这些APP,最喜欢的推广渠道就是手机预装,而且单价还给得比较高。
江晟已经可以预见,一大批真正的“广告机”即将面世。
想到这里,他只得无奈地摇摇头,道:
“既然这样,那就算了,接下来你多采购些金橘G3的零部件,等这批青橘Q1卖完,就重点推一推金橘G3。”
他打算,先用金橘G3,给公司增加一些资金厚度,再去采购另两款手机的零部件。
反正他手里,也只剩业绩卡,没有利润卡了。
采购总监点头应是,然后又问道:
“那G3的零部件,我们要采购多少?”
“你可以按100万部的量,先跟他们谈。最终采购的量,肯定不低于60万,至于第一批供货能有多少,要看我们的资金情况,还有他们的支付要求。”
“60万?”
“……”
江晟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瞥了其一眼,采购总监便不再质疑。
之前,公司几乎所有人,都觉得200万部青橘Q1卖不出去,但后来的发展却告诉他们——
老板就是老板!
事实上,江晟给出的60万部采购量,也确实不是乱给的。
60万部,一部2000元,总共12亿,正好是他手中,一张十亿业绩卡和两张一亿业绩卡,加起来的总金额。
-----------------
青葱科技。
顾明生与顾聪宝父子,正为新机的定价发生争吵。
是的,他们秽土转生后的第一款新机,终于要正式发售,并且是于双十二当天,在拼夕夕首发。
这款新机,不仅配置和青橘Q1一模一样,就连型号,也是Q1,摆明了要蹭热度。
青葱Q1,青橘Q1,一字之差,说不准就有人,将他们的手机当青橘Q1买了。
只是,在价格上,父子俩出现严重分歧。
“爸,定399,就定399!青橘Q1卖399,我们卖499,你觉得会有人买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