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东宫对砍,谁赢谁是太孙 > 第152章 三傻又要冒头了,准备大闹大明吗?

“有罪?什么罪?”朱允熥笑了下,大概知道了他想要说什么了。

自己下的命令,都没有看自己,反而朝着主事看了过去,这不是冒犯君威的吗?

“殿下,臣,臣冒犯君威!”主事颤抖的说道。

朱允熥却是笑了下,转身看着他,

“孤知道,你是之前和他们说了规矩,这样让他们在孤说话之后,有些不知所措了!”

“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孤的威严,这个很好,孤也满意!”

“后面的,他们不还是听从孤的话了?”

“好好干吧,这次孤就不说什么了!”朱允熥笑道,

“以后多加注意就是了!”

“是,殿下!”主事瞬间就激动起来了,脸上也满是兴奋。

虽然这些人的城府也都有,甚至不少时候都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但是现在,殿下夸赞了,还不表现惊喜一点,你是不满吗?

这可是在大明,面前更是能掌握他们生死的人,每个人也有自己表现的方式方法。

朱允熥说完了之后,带着人就返回了,期间倒是也没有别的事情发生。

各部全都各司其职,而宣传部的事情,如今也还在筹备之中。

想要挑选出来合适的人,不是那么简单的,加上还有之前朱允熥所说的报纸。

也不急于就这么一两天,甚至是十天半个月的。

而且这些也需要一些有文化的人,最起码,目前没有发现什么可以用的人。

还是等着恩科结束了之后再说吧。

不过这边,军队之中的教育,郭镇还是出手了的。

在训练之余,也在教导着,是谁建立了国家,是谁收服了北方,是谁带领大家过上了稳定的日子,是谁给了咱们汉家儿郎们尊严。

军人的职责是什么,大家需要向谁效忠?

现在的一切,都是谁给的,不说每天,但是也经常的给他们灌输。

而外面的那些士子,却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京城,为的就是接下来的科举。

之前给他们修建的房屋,厨房等,如今都已经准备好了。

不过,还没等正式投入使用呢,郭镇就先过来了,

“怎么了?”看着这段时间忙碌的,眼圈都有些发黑的郭镇,朱允熥有些好奇。

“殿下,一个是之前的工部之前建立的士子学舍已经可以入住了!”

“臣想到了一个办法!”郭镇说道。

“办法?什么办法?”朱允熥问道。

“殿下,臣是想到了,但是不知道会不会冒犯殿下!”郭镇有些迟疑。

“直说便是!”朱允熥不在意的说道。

“是,殿下!”郭镇说道,

“臣想的是,民间百姓,为感念恩情的时候,会立下长生牌,或者是建造生祠,寺庙!”

“臣想的,是不是可以在学舍前面,设立一座殿下的雕像?”

“只是如今!”说着,郭镇小心的看了一眼朱允熥。

而朱允熥的脸上却是露出了笑容来,

“郭镇啊,你现在倒是都学会举一反三了啊!”朱允熥笑道。

“这么说,殿下是同意了?”郭镇问道。

“同意了!”朱允熥点了点头,

“不过郭镇,你这里设立了,下面的那些臣子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怕是都会纷纷效仿了!”

“甚至是不惜为此征发徭役,这个和孤之前想的,可就背道而驰了!”

“在做完了这些之后,让他们注重民生,建造这样的雕塑,孤不在意!”

“甚至是乐意看到!”

“但若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那以后,这些人怕不是对着孤的雕塑跪拜,反而是要吐口水了!”

“这个度,你明白吗?”朱允熥说道。

“臣明白,臣回去之后,立刻起草一份奏折,严禁其他地方的人如此做!”

“哪怕真的做了,也会想办法让户部拨款,给这些人足够的钱粮!”

“不会让百姓们吃亏的!”

“嗯,也要做好监察的事情,这个孤会和锦衣卫,还有都察院的人说!”朱允熥说道。

“是,殿下!”郭镇抱拳说道。

“嗯,还有事吗?”朱允熥继续问道。

“殿下,还有一个!”郭镇想了下,继续说道,

“日前,臣不是需要召集足够的人手吗?”

“臣就想着,这些宣传,若是让一些名满天下的大儒,或者是知识渊博的人过来,会不会更好一些?”

“所以就调查了不少卷宗,也找到了一些人!”

“哦?”朱允熥倒是来了兴趣,问道,

“你这个办法倒是想的不错,不过要注意,是面向全体大明百姓!”

“不要弄的云里雾里的,最后大家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殿下放心,臣明白!”郭镇说道。

“嗯!”朱允熥点了点头,

“既然这样,找到了什么人,那就去做吧!”

“殿下,这是臣找到的一些人的名单!”说着,郭镇送上了一份奏折。

朱允熥示意让常务接了过来,朱允熥翻看查看着,

只是没想到,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一个无比熟悉的名字。

怕是只要读过历史的,哪怕没有,看过电视剧的,怕是也少有不知道这位的。

建文三傻之一,方孝孺!

之前的黄子澄已经被自己,或者是被朱元璋给弄死了。

剩下的方孝孺,现在也出现了。

目前据说还在汉中那边担任教授,而且还教导着蜀王世子读书。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蜀王,似乎都对方孝孺的评价很高。

只不过朱元璋却说,目前不是用他的时候,朱允熥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本来是给太子留的,现在又是留给自己了,用这样的人,对自己在士林之中的名声有用。

而且方孝孺的身份也不是那么简单,是以前的大儒宋濂的弟子。

学识渊博,还真的没说错他!

而且也可以说是传统的儒家弟子,不畏强权,舍生忘死,算是让他给玩儿明白了。

有的人说他是沽名钓誉,用自己族人,甚至是学生们的血,染红了自己的名字,说他是虚伪小人。

最起码,他的九族,那些学生,可都是要谢谢他了,一下埋了两亩地。

而且没有多少现实意义。

(正史上没有这么严重,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旁支好像是流传下来的!这里就当是十族了!)

但是他也确实是个犟种,给朱允炆陪葬了,忠诚,可能也是真的忠诚,有自己的理念,坚持。

在如今这样的环境下,可能会被赞扬,也能宣传一下忠君爱国的理念。

最起码,宣传起来,对朱允熥有利。

甚至和这个方孝孺,若是要强行拉关系的话,朱允熥甚至都可以称呼他一句师叔了。

毕竟他老子,以前也是被宋濂教导读书的,是朱标的老师。

方孝孺又是宋濂的弟子,可不就是师叔吗?

不过朱允熥可不会给自己的脑袋上安插什么长辈。

而且,三傻里面,削藩好像也就只有当时的兵部尚书齐泰,主张的是先削藩燕王。

黄子澄,那是纯纯的废材,毫不可惜。

齐泰的话,现在好像也还在兵部里面任职,但是也还没升迁上来。

而且对他的印象,可能也就是做事认真,负责,对边关的将领情况,大明的军队情况,该了解的,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可以不停顿的背诵下来,能力的话,有,但有多少,还不清楚。

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他的记忆力,或者是做事的态度上。

能用,却不能重用,给他安排个具体的事情,估计能做的很好。

但若是让他去讨论什么战略,战术之类的问题,那还是算了,洗洗睡吧。

用他,朱允熥自己怕是都要睡不着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