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返十八岁:我的学神之路 > 第165章 公开答辩与他的港湾

“诺亚生物”的指控如同一颗投入学术界的深水炸弹,掀起了滔天巨浪。“数据造假”、“非法人体实验”,每一个词都触动着最敏感的神经,尤其是牵扯到陈建国这样的知名学者和沈氏集团这样的庞然大物。舆论开始发酵,质疑和猜测如同病毒般蔓延,连Z大的校园论坛都出现了各种捕风捉影的帖子。

安全屋内的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低压。陈教授传来的被篡改的“数据片段”,伪造得极其逼真,甚至利用了林晚照和沈倦在项目早期进行算法测试时产生的一些真实、但已被后续迭代废弃的中间数据,将其与完全虚构的“临床数据”强行关联,用心极其险恶。

公开答辩,定在一周后,由学校学术委员会与国际学术伦理委员会联合举行,全程对外公开。这不仅仅是一场学术辩论,更是一场关乎名誉、前途,甚至可能涉及法律责任的生死之战。

【终极挑战任务触发:『清白的勋章』】

【任务说明:在公开答辩中,成功驳斥所有不实指控,澄清事实真相,扞卫项目及个人学术清白。】

【任务要求:准备无可辩驳的证据链;在答辩现场清晰、有力地完成陈述与质询环节;获得学术委员会至少三分之二成员的认可。】

【任务奖励:系统积分 1500,【真理之辩(被动)】状态(永久提升逻辑思辨与临场应变能力),【学术声望(隐性)】大幅提升并转化为实质影响力,特殊称号【清白扞卫者】。】

【失败惩罚:身败名裂,项目终止,绑定对象处境雪上加霜,系统部分功能冻结。】

前所未有的高压任务,失败的后果不堪设想。林晚照看着系统面板,深吸一口气,眼中燃起的是绝不认输的火焰。

“他们想从数据和伦理层面击垮我们,”沈倦的声音冷静得如同冰原,他指着屏幕上那些被篡改的数据,“那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彻底粉碎他们的谎言。”

分工立刻明确。沈倦凭借他对沈氏集团内部运作和“诺亚生物”手段的了解,负责追查数据伪造的技术细节和可能的信息泄露源头,同时动用他所能联系到的一切资源,寻找对方可能留下的破绽。而林晚照,则依托她对项目核心算法和数据处理全过程的绝对熟悉,负责重构完整、真实、无可挑剔的数据链,并准备应对最严苛的学术质询。

这七天,安全屋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巨大的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数据流向图、时间线和逻辑推导。打印出来的论文、代码、实验记录堆积如山。两人几乎不眠不休,困了就轮流在沙发上靠一会儿,饿了就吃速食食品。

林晚照将所有数据重新在【记忆宫殿】中进行梳理、校验,利用【逻辑编织者】状态构建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证据体系。她反复模拟答辩现场可能遇到的刁钻问题,推演每一种应对策略。沈倦则不断带来外部调查的最新进展,他将‘观察者’提供的线索、自己暗中调查的结果,与林晚照整理的数据相互印证,逐渐拼凑出“诺亚生物”伪造数据、构陷栽赃的完整链条。

高强度的工作和压力下,两人都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但眼神却愈发锐利明亮。他们像两个精密咬合的齿轮,在巨大的压力下高速运转,配合得天衣无缝。有时,在深夜,当林晚照因为一个技术难点而眉头紧锁时,沈倦会默默递上一杯热牛奶,然后用简洁的语言点出关键;有时,当沈倦因为外部调查受阻而气息冷冽时,林晚照会轻轻握住他的手,无声地传递着支持。

这种在绝境中相互支撑、彼此照亮的情感,比热恋期的甜蜜更加刻骨铭心。

答辩前三天,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来到了安全屋——林晚照的父母。

当林晚照通过门禁系统看到站在楼下、提着保温桶、一脸担忧的父母时,她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她看向沈倦,沈倦点了点头,示意助理放行。

“晚照!”妈妈一进门就紧紧抱住了她,声音哽咽,“你这孩子……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家里说!我们在新闻上看到那些乱七八糟的报道,心都快跳出来了!”

爸爸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看着女儿明显瘦削的脸庞和眼下的青黑,又看了看站在她身旁、同样憔悴却身姿挺拔的沈倦,重重叹了口气:“你们两个……唉!”

林晚照拉着父母坐下,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省略了最危险的部分)告诉了他们,重点强调了项目的正当性和对方指控的荒谬。

“……所以,爸,妈,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一周后的答辩,我们会证明一切。”林晚照看着父母,眼神清澈而坚定。

妈妈抹着眼泪,紧紧握着她的手:“妈相信你!我女儿是什么样的人,妈最清楚!你就是太要强了,什么事都自己扛……”

爸爸沉默了很久,最终,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林晚照,最终落在沈倦身上,语气沉重却带着一种决断:“事情到了这一步,躲是没用的。晚照,爸爸没什么大本事,但一辈子行得正坐得直,我相信我的女儿。你们需要家里做什么,尽管开口。就算……就算最后结果不好,这个家,也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这朴实无华却重若千斤的话语,像一道暖流,瞬间冲垮了林晚照连日来强装的坚强堡垒。她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沈倦默默递上纸巾,看向林父林母的目光里,充满了感激与敬意。

父母带来的不仅仅是家乡菜的温暖,更是毫无条件的信任和最坚实的港湾。这份亲情的支撑,成了林晚照迎接最终挑战的、最宝贵的力量源泉。

公开答辩日,终于到来。

Z大最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前排是神色严肃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和国际伦理委员会代表,后面是黑压压的媒体记者、学校师生以及各方关注此事的人群。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林晚照和沈倦穿着简洁正式的服装,并肩坐在陈述席上。她的手心有些冰凉,但当她侧头看到沈倦平静无波、仿佛蕴含着风暴的侧脸,以及他桌下悄然伸过来、紧紧握住她的手时,所有的不安都奇异地沉淀下来。

陈教授首先做了项目概述,强调了其重大的潜在医学价值。然后,轮到了“诺亚生物”的代表发言,对方言辞激烈,出示了那些精心伪造的“证据”,将林晚照和沈倦描述为为了学术成果不择手段、甚至可能涉及伦理犯罪的“帮凶”。

台下响起一片哗然和窃窃私语。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肩上。

轮到他们陈述了。

沈倦率先起身,他没有急于辩解,而是用冷静到近乎残酷的语气,开始逐帧分析对方提供的“证据”图片和文档,从图像处理的微小瑕疵、到元数据的时间戳矛盾、再到数据生成逻辑与项目实际算法根本对不上的致命漏洞……他用缜密的逻辑和无可辩驳的技术细节,如同外科手术般,将对方精心构建的谎言一层层剥开,暴露其内在的千疮百孔。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强大的、令人信服的力量。

接着,林晚照站了起来。她调出了自己重构的、完整的数据链和算法演进过程,从最初的测试数据,到每一次迭代优化的记录,再到最终稳定版本的性能指标,所有步骤清晰可查,逻辑闭环完美。她重点阐述了算法设计中严格遵循的伦理边界,以及所有数据来源的合法性与匿名化处理流程。她的陈述条理清晰,数据翔实,面对委员会成员犀利的质询,她对答如流,引用的文献和推导过程精准得令人惊叹。

两人一个负责揭露谎言,一个负责展示真相,配合得天衣无缝。报告厅内最初的低语和质疑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严谨和事实所折服的安静。

当林晚照展示出她如何利用算法,从公开的、匿名的医疗数据库中海量数据中,识别出与奶奶发病前类似的、极其微弱的异常信号特征,并强调这仅仅是“相关性探索”而非“人体实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更早、更无创的疾病预警工具时,现场许多人的眼神都变了。那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认可,更带上了对人性和未来的期待。

答辩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

当学术委员会主席最终敲下木槌,宣布休庭合议时,林晚照和沈倦几乎虚脱。他们相互扶持着走下陈述席,才发现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等待最终宣判的时间,漫长而煎熬。

然而,就在合议结束前,沈倦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紧急信息,内容让他瞳孔骤缩:

「小心!沈家内部有人与‘诺亚’达成秘密交易,目标可能不仅是项目,还包括在最终裁决前……让你彻底失去发声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