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柯南当奶爸,开局收养琴酒 > 第137章 脱身与转移

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精准地拨回到天空画廊那场震惊东京的爆炸案发生的那一刹那。

当那沉闷而极具毁灭性的巨响从隔壁杂物间传来,炽热的火球与狂暴的冲击波裹挟着碎片,如同愤怒的海啸般狠狠撞向核心监控室那扇刚刚开启的防火门时,灵与肉早已提升至巅峰状态的黑泽光,所做的并非寻常人的惊恐呆滞或本能后退。

就在爆炸声浪即将吞噬他身影的千钧一发之际,他那经过系统SSS级强化的神经反应速度与肌肉控制力,展现出了近乎非人的精准与协调。他并非被动的承受者,而是主动的借力者。身体如同最灵敏的猎豹,又如同柔韧无骨的游鱼,巧妙地顺应着冲击波的推力,脚下步伐以一种违背物理常识的敏捷交错,整个人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和速度,向侧后方——那个被他提前标记、伪装成普通通风管道检修口的地方——猛地“滑”了进去!

“咔哒!”一声极其轻微的机括响动,在他身体没入黑暗的瞬间,检修口外侧一个不起眼的、仿佛被爆炸震得变形的装饰格栅,在他巧劲的牵引下,迅速复位、锁死,从外面看去,与周围被爆炸熏黑、扭曲的墙壁几乎融为一体,再无破绽。

身后是震耳欲聋的爆炸轰鸣、建筑坍塌的巨响、刺耳的警报和人群的尖叫,而身前,则是一条狭窄、阴暗、却异常干净、安静得如同另一个世界的秘密通道。空气里弥漫着地下特有的阴凉和一丝淡淡的金属与尘埃气味。这里是他利用安保承包商的身份,耗费数月心血,秘密改造并维护的、直通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生命线。

没有丝毫停顿,黑泽光在绝对的黑暗中也能视物的双眼迅速适应了环境。他一把扯下身上那件已经被冲击波撕扯、被高温灼烧得破损不堪的昂贵西装外套,随手丢弃在通道角落一个预先准备好的耐高温密封袋内。里面露出的,正是一套毫不起眼、甚至有些陈旧污渍的灰色维修工制服。

他从通道壁上一个隐蔽的储物格中,迅速取出一个半旧的工具箱和一个小巧的、装有特制易容材料的防水包。借着从管道缝隙透入的、外界火灾映照来的微弱摇曳红光,他对着一个巴掌大的防刮小镜子,双手如同最精密的外科手术器械,飞速动作起来。

特殊的肤蜡改变着脸部轮廓,细腻的粉末调和着肤色,使其变得黯淡、粗糙,甚至模拟出长期户外工作的晒斑和细纹。几分钟内,一张饱经风霜、眼神浑浊、带着底层劳动者特有疲惫与麻木的中年男人面孔,取代了黑泽光那俊朗沉稳的容貌。甚至连眉毛的稀疏度、嘴角习惯性的下垂弧度都做了微调。SSS级的伪装技能,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外形的改变,更是气质、神态乃至微表情的彻底重塑,足以骗过最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和最敏锐的观察者。

易容完成,他将工具收拾妥当,毫不犹豫地沿着脑海中演练过无数次的路线快速移动。密道内部并非坦途,需要攀爬垂直的扶梯,穿过狭窄的管道,甚至涉过一段齐膝深的、冰冷的积水。但这些对于身体素质早已超越人类极限的他而言,如同闲庭信步。

约莫十五分钟后,密道的出口出现在眼前——位于爆炸现场两个街区外的一个早已废弃、堆满杂物、罕有人至的旧仓库内部。他谨慎地倾听外面的动静,确认安全后,才推开伪装成砖墙的出口,闪身而出。

外面,已然是另一番景象。警笛声、消防车刺耳的铃声、救护车的呜咽声混杂在一起,撕扯着黄昏的天空。街道上满是惊慌失措、满脸烟尘、尖叫着奔逃的人群,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焦糊气。黑泽光——此刻已是维修工“Ken”——立刻低下头,弯下腰,将自己完美地融入这混乱的人流中。他步履匆匆,脸上带着与其他市民无异的惊恐与茫然,偶尔还会因为远处的二次爆炸声响而“吓得”缩一下脖子。没有任何人会对这样一个普通的、被灾难波及的底层工人多看一眼。

但他并未立刻远遁。高度的警惕性和反侦察本能让他按照预定计划,在附近错综复杂的小巷和商业街中,看似无意识地兜了几个圈子。他利用商店的玻璃橱窗反射、街角的凸面镜,反复确认身后没有“尾巴”。他甚至在一个公共厕所里再次快速检查了自己的易容,确保万无一失。

最终,在确认绝对安全后,他才如同滴入大海的水珠,走进了附近一个繁忙的地铁站。利用东京那庞大、复杂、人流如织的地下铁路网络,他几次换乘,穿梭于不同的线路之间,彻底抹去了自己最后的踪迹,消失在了这座拥有数千万人口的超级都市的人海之中,仿佛从未存在过。

然而,脱身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的 48小时,才是整个“金蝉脱壳”计划中,最为关键、也最为危险的阶段——资产转移与身份的最终切换。

他如同一个隐藏在数字阴影中的帝王,启动了一系列早已布置在全球金融体系深处的精密“开关”。数以十亿计日元计价的庞大资产,开始了一场无声而迅捷的“大迁徙”。

他动用了遍布瑞士、开曼群岛、新加坡、卢森堡等地的、层层嵌套、关系复杂的匿名账户和空壳公司网络。资金被化整为零,通过加密货币交易、虚假贸易合同、艺术品买卖、跨国服务支付等多种高度专业且隐蔽的渠道进行流转。每一次操作都借助了系统赋予的、超越这个时代至少十年的金融工程知识与网络黑客技术,巧妙地绕开了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常规警报阈值,规避了所有可能被组织或红方设置的监控节点。资金的流动轨迹被刻意打乱、混淆,如同在迷宫中奔跑的幽灵,难以捕捉。

而在这无形的金融战场上,两股来自不同阵营、却默契地指向同一方向的力量,为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交替掩护。

降谷零在公安内部,利用其职权和影响力,扮演了一个“尽职但受制于官僚体系”的角色。他签署的文件,看似在推动对黑泽光名下资产的调查,实则在某些关键环节引入了“技术性延迟”——例如,要求对某些跨境交易进行“更复杂的合规性审查”,或者以“权限需要更高层级批准”为由,暂时冻结了部分非核心账户的快速查询功能。这些手段合法合规,却在无形中为黑泽光的资金转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差和视线干扰。

而琴酒的行动则更加直接、冷酷,也更具组织特色。他敏锐地察觉到朗姆可能会派遣金融领域的专家追踪异常资金流向。于是,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两名在组织内部小有名气、受雇于朗姆派系、试图追踪几笔可疑资金链条的金融分析师,先后“意外”身亡——一个死于深夜归家途中的“抢劫杀人”,另一个则是在情妇公寓中因“过量服用助兴药物”而猝死。现场干净利落,毫无破绽,仿佛真是两起不幸的巧合。

同时,琴酒向朗姆提交了一份简短而冰冷的报告,其中“推测性地”提到:“根据有限情报分析,黑泽光生前可能通过不明渠道,提前向某些海外‘合作伙伴’或秘密账户转移了部分资产,建议将调查重点放在其已知的海外人脉和离岸公司上。” 这份报告,成功地将朗姆那多疑的视线,引向了与黑泽光真实转移路径南辕北辙的错误方向。

正是在这两股来自光明与黑暗的、看似对立却又形成诡异合力的交替“护航”下,黑泽光如同一个在雷暴区穿行的幽灵,指挥着那庞大的资金洪流,绕过明礁暗礁,穿过监管的缝隙,最终安全地、几乎无声无息地,汇入了他早已在夏威夷以“Ken Shirakawa”这个全新身份注册成立的、业务范围涵盖旅游、小型地产投资和咨询服务公司的名下账户。这些资金,将支撑他未来所有的行动,以及……那份他始终无法放下的守护责任。

72小时后,天空画廊的废墟仍在清理,媒体的热议尚未平息,各方势力的调查仍在迷雾中打转。

在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熙熙攘攘的国际出发大厅,一位气质沉稳、穿着休闲夏威夷衫、戴着茶色太阳镜、看起来像是常年在海外生活的日裔中年商人“Ken Shirakawa”,使用一张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无论是材质、水印、芯片信息还是出入境盖章都天衣无缝的伪造护照,从容而顺利地通过了海关和安检。

他提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登上了从成田机场直飞檀香山的航班。

当巨大的客机在跑道上加速、轰鸣,最终挣脱地心引力,昂首冲上傍晚被晚霞染成瑰丽紫色的云霄时,黑泽光——或者说,Ken Shirakawa——靠坐在靠窗的位置,平静地注视着舷窗外。

脚下,是他生活了五十多年、承载了太多记忆、痛苦、温暖、挣扎与无奈的日本列岛,那熟悉的城市轮廓在暮色中逐渐缩小、模糊,最终被云层彻底隔绝。

心中没有逃离险境的喜悦,也没有重启人生的兴奋,只有一种如同历经漫长跋涉后、卸下千斤重担的、深沉的疲惫,以及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交织着释然、牵挂、决绝与孤独的复杂心绪。他闭上了眼睛,将外界的光线与内心的波澜一同隔绝。

“黑泽光”,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安保大亨,那个周旋于组织与红方之间的神秘存在,那个养育了三个走向截然不同道路的孩子的父亲,已经在天空画廊的那场爆炸中,在社会与各方势力的认知里,彻底死亡,被埋葬在了媒体的头条和众人的记忆里。

而现在活着的,呼吸着的,是Ken Shirakawa。一个拥有崭新身份、未知未来,却依旧背负着旧日羁绊与责任的……守望者。

飞机的航迹,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空,划出了一道指向新生的、决绝的直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