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78章 林场的第一届文艺晚会

没有水果花生瓜子之类的零食,桌子上空空的,但抵挡不住知青们的热情。

第一次办,都没经验,按后世的说法,摸着石头过河呗。林鸿彬那些重生前的经验有些不适合,那可是要灯光、音响、舞美之类配合的,现在林场可是连电都没有的。

今天主持人祝晓燕。

“各位林场的战友们,各位亲爱的伙伴们,晚上好。今天是除夕,我们欢聚一堂庆祝我们的新春佳节。我们是在教员的感召和指引下,聚在这知青林场,在教员思想的指导下生活工作。教员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让我们一起歌颂我们的伟大领袖。”

“第一个节目,合唱《万岁**》。”作为知青,没有不会唱的,祝晓燕起了个头,大家一起唱了起来。

“金色的太阳升起在东方,光芒万丈。东风万里,鲜花开放,红旗像大海洋。......拨开那迷雾,驱散那乌云,天空多晴朗。革命的航船乘风破浪,前程灿烂辉煌。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敬爱的**!革命人民跟着您前进,永远不迷方向......五洲四海掀起风暴,为自由解放。黑暗的社会一定要灭亡,牛鬼蛇神无处躲藏。向着那光明,向着那幸福,向着**!革命人民跟着您前进,奔向**远方......”

这首歌其实很有特点,融合了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音调与最为简洁的节奏,打破了这几年“语录歌”与“战斗歌”占据主导地位的单一局面,歌坛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是各地“教员思想宣传队”使用的频率最高的歌曲之一。

这歌一唱,气氛就更热烈了,虽然没有伴奏,但这种维族曲风的歌曲一唱起来,就让人想跟着一起跳动。

这年头文艺内容要流传开来太难了,没有电视,这几年很多广播站都停了,渠道太少了,而且很难拿到曲谱。两条最大的渠道是学校和“教员思想宣传队”,“教员思想宣传队”这两年都没来过这山沟沟,林场知青们会的歌基本是在学校学的。

第二个节目是独唱,自我介绍说喜欢音乐的张建华来了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这首歌是在周总理欢迎朝鲜领导人的迎宾晚会上第一次被演唱的,周总理评价这首歌写得好,曲调明快,歌词形象生动,并提了修改建议。

张建华唱的也很生动,也确实对的起他的自我介绍,明显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声音干净,高亢透亮,这声音条件算的是个天赋型选手了,不去文艺团体唱歌确实可惜了。整首歌下来收获了好几次的掌声。

“你们说建华同志唱的好不好!”

“好!”

“再来一首要不要?”

在大家的起哄下,张建华又唱了两首。一首《党的阳光照耀着祖国》。另一首是《我们走在大路上》。

“莽莽昆仑冰雪消融,滔滔江河流向海洋,雄伟壮丽的河山,到处都照耀着党的阳光......**领导的中国**,给我们智慧给我们力量,我们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奔向胜利前方。”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前方,向前进,向前进...”这种积极向上的歌感染力就是强,场中的知青们也跟着唱了起来,成了大合唱,雄壮的歌声又林场的上空回响。

这歌选的,都很大气、很正确嘛,很有前途,看好你哦。

下一个节目是爱好文学的熊小青朗诵了一段《海燕》,从“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诗歌有600多字,这高中都毕业快三年了还能记住全文,也真是个人才,林鸿彬当年就没背完。就是这家伙带着地方口音的朗诵,让林鸿彬有点受不住,差点崩不住笑。熊小青的朗诵感情充沛,动作到位,很有力量,感染了所有的知青,也是收获响亮的掌声。

来自鹭江刘茜华和邱振华合作了一首闽南小调,虽然大部分人听不懂,但曲调很轻快,听着很舒心,也获得的热烈的掌声。

大部分人都上场了,不会唱歌的就说说笑话或者讲个小故事,逗逗开心,表现的很是积极,大家很久没这么开心过了。祝晓燕也来了一首《十送红军》,这是改编后大家比较熟悉的那一个版本。“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守得格)满山湾,山上(里格)枫叶红如火,红了(里格)杜鹃花。二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纵横,......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空,万里(里格)长征任前程,今日(里格)告别雄师志,他日(里格)世界看中国。”

祝晓燕竟然把十送完整的给唱完了,厉害啊!这声音干净清澈,应该也认真学过的。

林鸿彬本来没准备的,被大家起哄上台了,这个身体的记忆里会唱的歌曲没几首,都是在部队学的,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这个会啊,空间里有几百首歌啊,挑了一首适合现在唱的。

“我给大家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国》。”然后直接开腔:“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我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我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我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这歌是另一个时空十几年后由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的作品,这种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与现在的歌曲风格明显不同,林鸿彬也是通俗的唱法,也与现在流行的民美唱法有差异,知青们听着很稀奇。林鸿彬嗓音条件还不错,只是没经过专业的训练,KtV小麦霸的水准,整体效果也算还不错,感情很是充沛。在座的很有眼力的给了一波掌声。对不住了张藜、秦咏诚两位老师,就是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他们还会不会出现。

“场长留步!”林鸿彬刚想下台就被祝晓燕拦住了。

“场长唱的好不好?”

“好!”

“再来一首要不要?”

“要!”

“场长,这群众的呼声你得听啊。”

“我看你们是想让我出丑。”

“对!”

“既然你们这么想看我出丑,那就对不住了。我先让你们出丑。”

林鸿彬开始编排起来,先拿自家表弟开道:“那天建新把头抬的高高的从我面前走过。在这林场竟然还有比我这场长更嚣张的人?我气不过的把他揍了一顿,他问我为什么打他,我对他说,‘你是如此普通的一个人,为何敢如此自信的从我面前走过?’,他哭着一边擦鼻血一边回答,‘场长,我这是流鼻血了’。”

知青们开始起哄了:“建新,你上去报仇,我们给你加油!”

“我打不过,大家一起上!”

林鸿彬继续编排,“那天晓燕同志心血来潮,非要弄个菜让我品尝。晓燕同志在厨房忙活好一会,端了一盘黑乎乎的东西给我,说实话,那东西是啥我也没看出来,吃这菜像猜谜,我猜不出谜底。它看起来难吃,吃起来、那是一点也不好吃。我就问她,‘晓燕同志,你是如何让食材的色、香、味都离家出走的呢?’。晓燕回我一句‘场长,我做的可认真了’,‘晓燕同志啊,你做菜是认真的,做菜难吃是天生的,如果我的嘴长了腿,一定已经出走了。’”

点了几个比较熟悉了人,一个一个的编排过去,郭子好、邱明林、黄逢乾、王志成、陈彩霞等等都上了名单,林鸿彬技巧也不过关,效果不是很好。还好这群人笑点低,都被逗笑了。

最后,所有人一起合唱《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每一句歌词都可以作为一句铿锵有力的战斗口号,以极富鼓动性的语言,激励着广大即将毕业的学生奋发起来,投身革命,报效国家。很多知青就是唱着这首歌,踏上“上下乡的”的征程。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