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325章 都在等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第325章 都在等

作者:石谷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7:24:21

四月的闽南已经有了暑气,鹭大校园里的凤凰木枝头缀满了火红的花苞,像是给这座刚经历变革的学府披上了喜庆的盛装。

月初,学校的一则通知贴满了公告栏:恢复校长职位,由曾书记兼任。

曾书记学校和地方四个职务一肩挑啊,重担压在肩,光是想想都觉得忙碌。

几天之后,也就是4月5日,又一重磅消息传来。上层正式下文,要求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

右派分子哪里最多?各大学啊!

这个消息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校园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消息公布的第二天,后勤处的办公室就被挤得水泄不通。

各地的电报、电话源源不断地传来,都是询问返校安置事宜的。

林鸿彬带着科员们连轴转,既要联系运输部门安排车辆接人,又要在校园里四处找闲置的房屋,甚至把仓库都腾了出来,打扫干净、架上木板当临时宿舍。

安置工作远没有想象中顺利。

回来的老师里,有人带着多年的委屈,一见到临时住处就红了眼;有人觉得自己受了太多苦,对着后勤处的科员发脾气。

办公室里的争吵声、抱怨声此起彼伏,林鸿彬每天要调解好几起矛盾,嗓子都快喊哑了。

那天上午,一位姓丁的老师闯进了林鸿彬的办公室。

这位丁老师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一进门就拍着桌子嚷嚷:“我被下放了十来年,在山里吃了多少苦!现在回学校,凭什么让我住仓库?”

林鸿彬放下手里的报表,耐着性子解释:“丁老师,给您家腾的仓库有一百多平,比不少平房都宽敞,还特意通了水电。新宿舍楼已经开工了,最多等三、四个月,肯定让您搬进去。”

“三个月?我等不了,一天都等不了!” 丁老师梗着脖子,语气越发强硬,“要么现在就给我楼房,要么你把你的住处腾出来给我!”

这话彻底点燃了林鸿彬的火气。

他猛地站起身,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

“看来你们家这些年受的苦不够啊,再瞎逼逼,我直接给你送回山里,永远回不来的那种,你要不要试一试?”

林鸿彬边说边把眼睛眯起来,天天与老虎搏斗产生的凶厉的气息喷涌而出,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温度都降了好几度。

丁老师被他的眼神吓得后退了两步,脚步一个踉跄,差点撞到门框。

连在门口来看热闹的林副处,都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悄悄往后缩了缩。

就在这时,几位闻讯赶来的老师赶紧冲进来,拉住了丁老师。

其中一位头发些许花白的老教授叹了口气:“老丁,你这是干什么?快跟我走,咱们出去聊聊!”

几人拉拉扯扯地走出办公室,林鸿彬隐约听见他们的对话飘进耳朵里:“老丁,你刚回来就闹这么大动静,何必呢?”

“他一个毛头小子,我还怕他不成?”

“老丁,你糊涂啊,你都不想人家年纪轻轻的,凭什么坐上那个位置?”

“......”声音渐渐不可耳闻。

林鸿彬揉了揉眉心,重新坐回椅子上。

窗外的凤凰木随风摇曳,他却没心思欣赏。

安置右派老师只是后勤处的任务之一,更重要的事还在等着他。

四月底,农忙一结束,林鸿彬就从规划种、养的三个村子里,挑选了十多位生产队骨干,送着他们去青云山和石谷生产队考察。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车厢里满是期待的议论声。

可一到目的地,大家都沉默了。

青云山育种中心的养殖规模太令人震撼了,各种蔬菜也是让人眼花缭。

到了石谷村之后,各个的情绪又低落了些许。

听村干部介绍,这里的社员一年每人能分几百块钱、顿顿都能吃上肉、兔肉都不想吃后,就更沉默了。

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返程的路上,几位生产队长坐在车厢里唉声叹气,有人甚至小声嘀咕:“人家每人一年分几百,我们去年种了土豆之后才刚够吃饱,社员会不会把我们的帽子摘了?”

“我还以为我们生产队一年养数千只鸭已经够厉害了,和人家一比,零头都算不上。”

同行的普通社员当然也都在讨论,说着说着情绪就起来了:

“咱们也盖了猪舍、鸡舍,也学一学青云山养虫子,” 有人掰着手指头算,“等猪和鸡出栏了,咱们也有机会顿顿吃肉了!”

“对,要吃肉!在他们那里吃了几餐之后更馋肉了!”

一群人听了这话,也都咽了咽口水。

有了榜样和目标在,一群人回到村子里,大家立刻投入到种养准备中。

三个村子的猪舍、鸡舍盖好了,堆肥的坑也挖好了,甚至也学青云山弄了一片养虫子的场地。

很快的,一群大小不一的杂交猪、小鸡也被送到三个村子里,青云山还安排一个技术员来指导养殖,这也是农科院的工作之一。

这些猪和鸡养起来,正好8月底就可以出栏一批了。

运过来的猪也都是阉猪。

现在青云山培育出来的杂交猪都带有乌苏里野猪的基因,乌苏里野猪和大白猪一结合,产生的效果太好了,光吃甘蔗渣这种粗饲料,一年都能长300来斤,太适合在甘蔗产区饲养了。

所以杂交猪小母猪很抢手,基本被各地的育种场预定了,连石谷村的小母猪也很难留的住,都被人高价买走了。

猪和鸡算是养起来了,就等田里种的早稻收割后就开始种菜。

这几个村子也想学青云山搞大棚种菜,不过被林鸿彬阻止了:

“现在没必要,而且鹭岛台风多,要搞个能抗台风的大棚可得不少钱,再等等吧,等你们有足够收入了再说。”

这三个村子一动起来,今年秋季开学后的肉类蔬菜供应就没什么问题了。

腾地方案算是迈出第一步。

腾地方案最难的其实是安排工作,这个要等,一个等政策,二是等商场盖好!

商场一折腾好,就能安排不少人了,就可以安排几个东澳农场的人了。

林鸿彬也在等,以现在的条件,他都不好施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