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282章 合作可以规范了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第282章 合作可以规范了

作者:石谷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6:14:01

周达和尹华两位在水稻育种基地住了两天,离开时带走了一些水体和泥土样本,说是要给检测化验一番。

至于稻谷,还要进行种资筛选,等筛选后交给邮局运送就行了。

此时,育种的“南繁北育”的机制已经基本形成,按照计划,陆志高在晚稻插秧后,也要动身南下,去南繁基地继续参与三系杂交水稻培育。

晚稻大多是普通水稻,有两个助手盯着就行。

水稻还没有全部收割完,那些满是稻茬的田里又重新的热闹起来。

先是赶着鸭子,把田里的野草、虫子、遗落的稻子都嗦了一遍,稻田一下子就干净了,只剩下鸭子不吃的稻茬子。

接着,休养了好几个月的黄牛就被套上了犁,“哞哞”地在田里来回走;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水稻育种基地之前申请的几台小型农机也派上了用场,在田里穿梭,轰鸣声里,泥土被翻得松软均匀,这效率,是单纯靠牛和人工的好几倍了。

有了农机帮忙,原本要忙活半个月的活计,三天时间就干了快一半。

效率提上来了,正好能多安排些人去插秧!

这天,陆志高特意找到林鸿彬:“林书记,这个水稻品种在南繁表现的很稳定,到明年开春前,还能种两季,如果还是表现良好,就可以上报在开春前推广了。”

“好!这个消息一确定,你马上打电话回来。”

林鸿彬点点头,又补充道,“最近最近打电话过来咨询的人也不少。现在只能以还没获得审批为由先拖着。”

陆志高听了,忍不住感慨:“最近报纸上把咱们的水稻吹得太厉害,特别是‘单产世界第一’这个名头,压得我都睡不好觉。就怕后续推广出点岔子,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他顿了顿,又转了个话头,语气里带着点担忧:

“不过还有个问题 —— 咱们合作的三个生产队,总共就一千多亩水田。想要把良种快速推广开来,就这点地,根本不够用啊!”

“田的事不用太担心。” 林鸿彬很笃定。

“现在有意愿用我们稻种的育种站很多,之前就有好几个主动来打听;

还有古邑公社的其他生产队,也早就流露出合作的意愿,等这阵子农忙一结束,他们肯定都会跑过来问。

只要品种审批一通过,土地的事马上就能解决。

这些年大家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好稻种带来的好处,不用咱们多费口舌,他们自己就会主动找上门。”

没过多久,陆志高就收拾行李南下了。

陆志高去南繁了,他一走,水稻育种基地一大堆事就全落在了林鸿彬肩上。

看着仓库里堆放的优质稻种,林鸿彬心里盘算起来:作为育种单位,承担稻米品质检测和示范加工任务不过分吧。

林鸿彬一个电话摇向地区计划委员会,开门见山地申请一套碾米设备。

有了早稻高产的亮眼成绩打底,计划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一听是青云山水稻育种基地的申请,答应得十分痛快,说的冠冕堂皇:

“你们的情况我们知道,高产水稻是大事!设备先给你们调拨过去,后续补个申请手续就行,别耽误了你们的工作。”

解决了碾米设备的事,林鸿彬接着摇电话给县粮食局。

眼下刚收获的水稻,大部分要作为种子留存,既不能像普通粮食那样直接分给村民当口粮,也没法按常规流程缴纳公粮,这些都得跟粮食系统好好沟通,不然村民的基本生活都没法保障。

“林书记,我们直接收购一批稻种,你们给发钱发粮票不就好了?”电话那头的庄局倒是给了个方案。

“庄局啊,稻种审批不是还在走流程吗。”林鸿彬对着电话说道,

“而且领粮票村民不同意啊,直接用粮票,他们就没有米糠了。

各家各户都养着猪和鸡,全靠米糠当饲料。

要是没了米糠,牲畜都养不成了,这可是事关每家每年数百元收入的大事,村民们肯定不答应。

庄局,能不能想个办法,既解决村民的口粮,又不影响他们养猪养鸡?”

电话那头的庄局长沉默了一会儿,很快给出了方案:

“林书记,这样吧,你们单位用稻种做抵押,我们粮食局先封一个仓库。

直接把大队的公粮抵了,然后给大队发稻谷票,可以直接去粮站提稻谷,先把口粮解决了。”

“还是庄局高明,就按你的方案办。”林鸿彬捧了一句。

让对方出主意,事情才能更快的解决。

大队队员的口粮问题解决了,得重新和生产队协商合作模式了。

因为石洋大队没有划归育种中心管辖,两者现在只是合作关系,之前都没经历过,只有口头约定,靠的是林鸿彬的信用。

由于是刚开始合作,三个生产队各干各的,在农药、化肥等方面也不够统一。

现在做了一遍了,大家心里也有数了,合作可以规范了。

这天,林鸿彬把大队干部、三个生产队的队长、知青代表水稻育种基地,桌上摆着刚泡好的茶。

他开门见山:“现在的问题就摆在这儿,要想把良种种好、推广好,就必须有统一的规矩,不能再各干各的了。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一起商量个靠谱的合作模式,让咱们双方都能受益。”

不断的沟通协商后,合作的条件简单明了:

育种中心指导村民、知青育种,育种中心负责农药、化肥,以及分配口粮,代缴纳公粮等。

村民和知青则按照育种中心的技术要求下田干活,以工分的形式记录劳动,年底按工分参与分红。

在收益分配上,扣除农药、化肥、农机使用等成本后,剩余的利润按五五分账 —— 育种中心分一半,用于后续的科研投入和设备更新;石洋大队所有村民、知青的工分总和抵另一半,再按工分多少分配给个人。

这个方案一公布,村民们都乐开了花。

要知道,卖稻种的价格可比卖普通水稻高得多,去年有几种高产水稻的稻子和种子的价格是1:4,这水稻这么高产,价格也低不了,所以利润根本低不了。

而且对大队来说,啥成本都不用出,不用自己申请农药化肥、不用跟粮食系统打交道、不用操心公粮缴纳,只要好好干活挣工分,就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分红。

以前生产队每年申请农药、化肥都要跑断腿,跟粮站对接缴纳公粮更是麻烦事一堆。

现在这些活儿全由育种中心包了,挤出来的时间正好能多侍弄家里的兔子,一年下来还能多挣不少钱,怎么算都划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