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238章 心目中的好人的模样

张钰琪最近也在干一件“大事”,前些天她看了陆才的两本连环画后,深受启发,意识到图文并茂的连环画比只有文字的小册子,更易被基层群众接受,尤其适合现在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于是,她联系了县里的一个画家,把人邀请到林场,想把林场编写的这些小册子也都改成连环画。

在向上级汇报后,张钰琪直接对接了团省委,团省委刚完成复建工作,他们正愁着要在哪里弄点动静来扩大影响力,所以欣然同意协助,承诺出面协调省内出版社出版连环画。

又过了几天,第一批学习食用菌种植的人安排来了,还是熟悉的配方,知青林场、知青农场先上。

这也挺合理的,知青单位的知青们知识够,接受新事物能力高,纪律性、服从性相对好一些,好管理,方便后续管控。

还有重要的一点,这些单位手上有种菌子的主要材料:木头、秸秆等。

这些其他知青单位的知青、专职一来到青云山知青林场就被震撼到了。以前他们只是听说青云山知青林场很牛,现在总算亲眼看到了。

林场又开始了“培训基地”职能,顺便也让这些其他单位的知青们蹭上补习学校的课程。

又过了几天,榕城二化送来一批菌袋试用,县农机场改装的装袋机里送来也有一些天了。装袋机比较原始,需要一个人送料,一个人套袋,然后还要人扎口系袋子。

既然材料机器都有了,那就开干。

从切片、打粉开始,接着是拌料、装袋、蒸料,然后把蒸好的菌袋放入消毒好的房间等凉透。

现在村民和知青的房子普遍的只有一层楼,为了一致,所以蒸好的菌袋就放在一楼,用木块垫上,隔绝与地皮的直接接触。

现在天气开始热了,所以安排在晚上给菌袋接入菌种。

接种前先给接种室消毒;人也也做好消毒工作,然后换上消毒好的白大褂,戴上白帽子、口罩等。

在接种这事上,现在林鸿彬这半吊子倒成了最专业的,所以他负责指导。

林鸿彬把接种过程中的细节也详细的指点一遍:菌种尽量保持整块;接种时要避免人员走动和交谈;及时清理接种室的废物,保持室内清洁;接种过程中菌种瓶用酒精灯火焰封口,接种工具要坚持火焰消毒等等。

县里来的画家也来了接种室,手中的画笔不停。他不仅要记录接种的操作流程,更要捕捉细节,连环画创作的的好不好,都在细节里。

筒式菌袋是试用的,为了保证质量,料给的很足,有点偏厚了,戳洞时要用上一些力气,戳了几十个后,手臂便开始发酸了。

晚上10点开始给一个房间的菌袋接种,到12点过一点时间就完成了第一次菌袋接种实践。

吃完宵夜,邱明林这位总工不忘知青们留点作业:“大家回去后再回忆一遍细节,一起总结下操作难点。”

带过一遍后,基本是邱明林带着知青们在忙了,林鸿彬主要的工作就剩带娃遛狗了。

林鸿彬以为能继续这种舒心的日子,没想月中过后会议又多了起来,日程再度被会议填满 。

“郑庆宏上书”的事件的后续来了,地委连续召开数次常委会,研究贯彻教员给郑庆宏复信的意见。

会议最终明确两项核心部署:其一,将教员给郑庆宏的复信原文,逐级传达至全地区所有党员、干部、工人、贫下中农及广大群众,确保精神深入人心;其二,地委将组建专项工作组,分赴各知青点开展调研,全面了解知青的生产生活状况与学习安排,现场协调解决知青反映的实际问题。同时,为强化对知青工作的统筹管理,地委决定成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干部,负责统筹推进全区知青工作。

会议最终明确两项核心部署:

其一,决定把教员给郑庆宏的复信原原本本向全地区广大党员、干部、工人、贫下中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传达。

其二,地委将组织工作组,到各知青点,了解有关知青的生产、生活、学习的安排情况,帮助知青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地委还决定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具体负责全区的知青工作。

林鸿彬被兼了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成员,这次是地委韩书记直接下命令的,不给县里和林鸿彬拒绝的机会。

林鸿彬不知道韩书记为什么要把他给安排进这领导小组,而且他的级别也有点配不上领导小组成员这个身份。

作为事件源头,几场会议过后,郑庆宏也快速的被提拔为蒲阳县革委会教育组副组长。短短1个月,连升数级,从普通教师直接升成了县里的领导干部了。

果然,作为普通人,只有斗争才有机会!

地委的会议刚结束,县委这里会议也来了,同样成立县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林鸿彬同样在县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上挂了号,成为这小组的一员,这次的级别倒是够了。

之后县里又召开知青工作会议,发出《坚决贯彻省、地委落实政策会议精神,认真搞好上山下乡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知青单位、各知青点认真学习省、地委的精神,保证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要积极向优秀单位学习,特别是学习青云山知青林场的管理方法和实干精神,等等一堆。

这一次会议,林鸿彬第一次坐在主席台上。

看着林鸿彬年轻异常的脸孔,会议室里大部分人还是很羡慕的,但嫉妒者少。

林鸿彬搞出来的那些技术让在会场的人都受益了,最明显的就是蛋不缺了,肉票也多了,农民的工分更值钱了。最让这些基层管理者开心的是单位也有小金库了。

而且林鸿彬日常远在离县城大几十公里的山沟沟里,不在县里任实职,也没跟人有政治上的冲突,也没对某些人有位置上的威胁。

这种不涉及斗争、且能带给自己实际利益的人,才是心目中的好人的模样,如果可以的话,这种好人最好一直都留在原来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