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209章 交流是个大问题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第209章 交流是个大问题

作者:石谷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6:14:01

在党支部挂牌一周之后,林鸿彬把黄镇山、张钰琪请来办公室喝茶。

“黄副书记,张支书,在林场有没有什么困难?”

“其他的都好,吃的安逸,娃子们都很听话,工作起来劲头足,就是这一开腔,两方都听不懂撒!”

黄镇山抿了一口茶说道,满脸的惆怅。

“我这也是,除了语言沟通,其他的都好!”

张钰琪当然好了,林鸿彬出面开了一次大会,表态“加入团组织很有必要”后,团支部工作开展的就很顺利,知青们就踊跃写申请,知青林场的那些管理者都被快速吸收为入团积极分子。

老知青经过9个月的改造,普通话改善了好多,但新知青的改造还任重道远。

今年的知青来源更广,山水隔阻形成的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不同地方的语音、语调、语法、语顺差别相当的大,现在林场知青的口音那真是千奇百怪。

“语言这个事有点困难,南方人方言多,口音都重,沟通的时候都说的慢一些吧,必要场合,像开会之类的都用黑板,该写的都写上去,让木工组的多搞些小黑板。”

“这个要得!”

“这个可以有!”

“之前的知青的口音是改造过的,就是重学拼音、多唱歌、多朗读,效果还是有一些的,可以对新知青试试!钰琪同志,你的普通话会标准一些,你来负责这事。”

“请场长放心,我一定做好这项工作!” 张钰琪爽快答应。

随后,林鸿彬转向黄镇山,关切地问:“镇山同志,嫂子有没有正经工作。”

“没得,在家种田带幺儿!”

“你既然在地方上班了,也可以把家人接过来,两地分居不太像话。接过来也不怕没活干,今年林场会越来越忙的。”

“要得,哈哈儿就写信给我婆娘,让她带着幺儿过来撒!”

黄镇山说话都是川蜀的调调,没有接触一段时间确实听的需要点脑子去理解。

“这一路还要转好多趟车,挺麻烦的,要不你回去带人过来,安全一些!”

黄镇山考虑了一下,林场这吃好喝好,太适合小孩子的成长了,一定要把孩子带过来。

“那就谢咯场长了,我请假几天,一年多没回去了。”

“镇山同志,回来时帮忙带点你们家乡特有的蔬菜种子。”

“场长,这个才是让我回去的目的吧?”

“被你看出来了,哈哈哈!”

林鸿彬笑着回了一句,然后把头看向张钰琪。

“钰琪同志,你呢?有需要解决的个人问题吗?”

“我暂时没有,有需要一定找场长你!”

“你一定不要客气!”

林鸿彬没继续聊工作,这两位也都是部队出来的,纪律性强,遵守规则、注重秩序,集体荣誉感强,责任感也强,进了林场这样的半军事化单位适应非常的好,加上林场还算完善的管理制度,两人工作还是很顺利的。

之后三人就聊起了部队趣事,反正聊的挺开心的。这么一聊,彼此都熟悉了很多。

与林鸿彬相比,张钰琪这个部队大院长大的同志就单纯许多,对农村生活缺乏常识,但道德感更强烈,社会责任感也是如此。感觉非常的求上进,不甘居人后,不知道这是不是大院子弟的特点?

而黄镇山就很接地气,毕竟一直与基层士兵接触。

林场安排的学习内容着重在管理制度以及各项举措上。

青云山知青林场有明确的组织架构、详细的岗位职责和权限、通畅的工作流程设计、同样详细的考核制度,还有安全生产管理、纪律规范、培训和发展制度、考勤制度、人力管理、奖惩制度、财务制度等等。

这些内容也一并教了,由场办的人负责。

张钰琪也组织这些场长参加学习会和各兴趣小组的活动,最近黄镇山请假了,黄镇山负责的工作交给张钰琪了。

现在开学习会的主力是在林场休养的老同志,他们还组织了社交礼仪、政务礼仪、社交的各种经验等等的学习会。

这些内容一推出,大受林场知青们和来学习的同志们的欢迎。

几位老同志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不少。

如此多得内容让一群知青林场的小场长们有“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感觉,各个如获至宝。

知青林场都是半军事化单位,场长都曾经是军人,管理的模式也大多是在部队上那一套,但知青林场又是生产单位,部队的管理模式难免有点水土不服。

而青云山知青林场弄出来的这一套东西,就是几十年后专门为生产单位服务的,更详细、更系统化、更符合实际需求。

大佬都在最后出现的,林鸿彬也在学习的最后一天下午又和这群知青林场场长见面了,就在林场会议室,林鸿彬和他们围坐着泡茶聊天,就闲聊,气氛还算可以。

“林场长,你们林场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啊!,这几天我们可是学到了很多新东西。”一位场长由衷地感慨。

“这几天的经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林鸿彬微笑着回应。

“那是相当的有帮助,从来没想过还能这么管单位,这么一来,工作上会明了很多。”另一位场长连忙说道。

“我们这也在摸索中,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林鸿彬谦逊地说。

这些知青林场的场长来这里已经第6天了,明天一早这一波人就要送回去了,林鸿彬特地把照相师傅也请了过来,一起拍个照留念。

这种仪式很有必要。当了管理者后,才发觉工作中仪式感很重要。

也给林场那些还没拍过照的人也都来上一份。以前拍过的想再拍的那就得自己付钱了。

晚上搞了个简单的欢送晚宴,这也是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这次学习交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二天一早,“青云山培训基地”的第一批学员算是结业了,送回县里汇报学习成果。

青云山知青林场这里也写了一份培训总结给县里。

第一波过来学习的送走几天后,第二波很快的送了过来,是八个知青农场的场长,在知青林场们身上发生的事在知青农场场长们身上再发生一次。

在这期间,古邑公社也安排人过来学习发酵饲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