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部警卫连的日子,像钟摆一样准点,也像白开水一样没味儿。
但史小凡的心里,却像是被扔进了一块烧红的烙铁,滋滋作响,再也静不下来。
两辈子的记忆拧成了一股绳。上辈子军工工程师的那点“存货”
——对装备的门儿清,对战术的透彻理解,跟这辈子当兵一年攒下的体能和军事底子一碰,直接发生了化学反应。
现在他再看那些训练大纲、勤务手册,甚至师里偶尔传阅的战例通报,感觉全变了。
一眼就能瞅出某个战术队形的软肋在哪儿,下意识就会琢磨哨位布置的火力能不能叉死每个角落。
这种“站得高看得远”的劲儿,让他心里头又爽又慌,像怀里揣了个别人不知道的宝贝。
他玩命似的吸收着能接触到的一切军事知识,然后在脑子里用工程师那套逻辑重新归类整合。
【状态:心率65,肌肉疲劳:低】
那个半透明的系统界面,始终像个沉默的跟班,待在视野角落。
史小凡试过在心里喊它,没半点反应。看来就是个高级点的“运动手环”。
这天下午,警卫连搞月度战术考核。
重头戏是“班组防御演练”,各班自己选地方挖坑布防,连里派人来挑毛病。
二班班长赵强,带着全班弟兄在划给他的那块丘陵地上转悠。
“老规矩!”赵强手一挥,“环形防御,主要火力给我盯死东边那条主路!
西边那坡,鸟都站不住,派个人盯着就行!”
这是警卫连应付考核的老黄历了,稳妥,不容易扣分。
史小凡却盯着西边那道陡坡,眯起了眼。
坡是陡,植被也密,但他瞧见了一条被雨水冲出来的深沟,虽然近乎垂直,但绝不是爬不上来的人。
“班长,”史小凡开口,指着西边,“我觉得那陡坡得加点料。
至少拉条绊索预警。还有,主阵地的机枪,能不能往前挪二十米,卡住那个土坎,弄个倒打火力?”
这话一出,全班都愣了。
“小凡,你没发烧吧?”一个战友乐了,“那鬼地方,谁特么能爬上来?
费那劲儿干嘛?机枪挪出去,让人端了咋整?”
赵强也皱紧了眉头:“小凡,按预案来,别整幺蛾子。”
史小凡知道,在讲究服从和套路的警卫连,他这话确实显得“刺头”。
但他脑子里那个工程师的灵魂在咆哮,告诉他这才是对的。
他吸了口气,没硬顶,换了个说法:“班长,我就是觉得,敌人不一定按咱的剧本走。
多备一手,没啥坏处。布置起来也快,不耽误工夫。”
赵强看着史小凡那双异常沉静、甚至带着点不容置疑的眼睛,又扭头瞅了瞅那道陡坡,心里头第一次有点没底了。
这小子最近邪门得很,训练玩命,理论考核回回拔尖,眼神里那股劲儿,不像瞎胡闹。
“……行吧,”赵强松了点口子,“西边,就按你说的,拉条最简单的警戒线,别整诡雷了。机枪位置不动!动作都快点儿!”
考核开始。“蓝军”一个班嗷嗷叫着冲了上来。
果然,主力在东边主路虚张声势,吸引火力。
与此同时,两个身手利索的“敌人”,借着绳索和灌木掩护,真就从西边那道陡坡的深沟里,像壁虎一样悄摸地爬了上来!
就在打头那个“蓝军”的手快要搭上坡顶边缘的瞬间——
“啪!”一声极轻微的脆响。
他绊断了那根几乎看不见的细线!
坡顶一个空罐头盒里,“噗”地喷出一小股醒目的彩色烟雾!
“西边!摸上来了!”二班负责盯西边的兵立刻扯着嗓子吼了起来。
预警虽然仓促,但够了!二班主力立刻分出一部分火力,噼里啪啦一顿“猛揍”,直接把那两个快要得手的“蓝军”给“报销”在坡下了。
就这么一下,战局定了。二班靠着这提前的报警,稳稳守住阵地,“消灭”了所有进攻之敌。
考核结束,裁判长李振军连长站在阵地上,目光先是在那个还在冒彩烟的罐头盒上停了片刻,然后深深剜了史小凡一眼。
总结讲评时,李振军重点提了二班西边的防守:“……二班这次,在西边陡坡设置了简易警戒,东西不高级,但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脑子里有敌情!这一点,全连都要学!尤其是史小凡,建议提得好!”
全连的目光唰一下聚焦过来。史小凡脸色平静,立正站好,没半点得意。
赵强和班里弟兄眼神复杂,有佩服,更多的是后怕——要不是史小凡坚持,今天这脸可就丢大了!
晚上,史小凡被叫到了连长办公室。
李振军没跟他绕弯子,盯着他直接问:“史小凡,你最近不对劲。
今天那防御布置,不是警卫连教的。跟谁学的?还是自己瞎想的?”
史小凡心里早有准备,开口就是半真半假:“报告连长!
我哥在海军陆战队,写信的时候会聊几句。我自己也爱看军事书,瞎琢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