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的代号:狼脑,会在50章的时候更改,不喜欢的可以直接跳到50章,精彩热血也是从哪里开始的。
接下来的一周,孤狼B组进入了疯狂的磨合训练期。
训练场上,汗水与泥土交织,吼声与枪声共鸣。每个人都在拼命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和新队友。
陈排作为主指挥,展现出了过人的战术素养和指挥能力。
他能够迅速理解战场态势,做出果断决策,并且善于倾听。
他并没有因为担任主官而独断专行,反而经常在战术布置上主动征求耿继辉和史小凡的意见。
尤其是史小凡那些往往角度刁钻、出人意料的“点子”。
耿继辉作为副手,完美地诠释了“沉稳”二字。
他细心周到,负责协调小组内部的各项事务,查漏补缺,是陈排最可靠的臂助。
他在细节把控和风险预判方面极强,多次避免了训练中的意外。
他毫无怨言地履行着副手的职责,其大局观和无私品格让所有队员,包括最初可能有些看法的庄焱,都深感佩服。
史小凡则如鱼得水。他的“战场辅助系统”在训练中提供了许多细微却关键的帮助:【战术风险提示】能偶尔指出队形配合中的微小漏洞;
【体能监测】让他能提醒队友(尤其是陈排)合理分配体力,避免旧伤复发;他积累的【训练点数】终于达到了100点。
兑换了第一份【基础体能恢复方案】,他并没有独享,而是将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巧妙地融入大家的日常拉伸和恢复中。
整个小组的训练后疲劳恢复速度明显提升。
他还利用自己前世的军事知识,结合当前装备和战术条例,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
例如,优化了突击手(庄焱、强子)与爆破手(郑三炮)之间的协同推进流程;为狙击小组(邓振华、史大凡)设计了更多元的通讯和报点方式。
他的价值迅速得到认可,“大脑”的定位日益清晰。
其他队员也各展所长:
庄焱(突击手)冲击力十足,勇猛无畏,但有时略显毛躁。
在陈排的提醒和史小凡的战术约束下,开始学会控制情绪,与队友步调一致。
强子(突击手)同样勇猛,但更加冷静,与庄焱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郑三炮(爆破手)经验老到,爆破物制作精准高效,性格粗中有细,很快成为了小组的火力支柱。
邓振华(狙击手)枪法精准,但有时喜欢嘴贫搞怪,常被史大凡怼得哑口无言,两人一唱一和,成了小组的“欢乐源泉”,也缓解了训练的压力。
史大凡(观察手/卫生员)不仅枪法好,医术更是了得,随时关注着队员的身体状况。
特别是陈排的腰伤和史小凡的体能极限。他的幽默毒舌下,是一颗细腻负责的心。
一周的高强度磨合转眼即过。出发前夜,任务简报终于下达。
会议室内,气氛严肃。高大队亲自做简报。
“据边防部门和情报部门通报,一伙境内外勾结的武装毒贩,计划于明晚夜间。
利用恶劣天气从我西南‘澜江’边境段一处隐秘山谷渗透入境,运送大批毒品和武器。”
高大队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你们的任务,是提前潜伏至该区域,实施监控,确认其交易时间和地点。
并在其交易完成后,实施抓捕!务必人赃并获!如遇激烈反抗,可果断击毙!”
“这是你们孤狼B组的第一次实战任务!有没有信心完成?”
“有!”全体队员起立,怒吼应答,眼中燃烧着战意。
“好!具体行动方案,由你们自行制定!即刻准备,一小时后出发!”
简报结束,队员们迅速检查装备。史小凡感到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心率:102次/分(兴奋且专注)】。终于要来了,真正的实战!
陈排和耿继辉则抓紧最后时间,带着史小凡进行战术推演。
“史小凡,你有什么想法?”陈排直接点名。
史小凡指着地图:“根据情报,这个山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适合隐蔽,但也容易设伏。
毒贩必然异常警惕。我建议,我们分三组:狙击小组(邓、史)提前占据制高点。
提供视野支持和火力压制;指挥组(陈排、耿副组)和突击组(庄、强)在中段预设伏击圈;
爆破组(郑)在对方可能撤退路线上设置隐蔽的阻截装置(如遥控诡雷)。
我随指挥组行动,负责通讯联络和信息处理。”
耿继辉补充道:“潜伏是关键,必须做到绝对隐蔽。
通讯保持静默,非必要不启用。攻击时机选择在他们交易完成,警惕性相对降低的瞬间。
抓捕优先,但安全第一。”
陈排综合两人意见,迅速做出决断:“基本按这个思路。
强子,你负责外围警戒,防止有我们未发现的暗哨。史小凡,你重点关注敌方通讯信号,尝试监听或干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